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1 / 1)

更新时间:2013-12-21

刘铭传援兵的及时赶来,宣告了法军偷袭计划的失败,数百把雪亮的刺刀加入战团,迅速体现出了人数上的优势,法军迅速的被赶了回去,负隅顽抗的都被捅得不成人形。

当一切平静下来后,刘铭传看望了负伤的刘盛藻,这个刘盛藻事实上是他的族侄,虽然少了两个指头,却不以为意,毕竟经过一番恶战,能活着就应该满意了。

而在法军方面,经过这一天的战斗,尤其是半夜偷袭时,遇到了如此凶猛的抵抗,让指挥官约翰尼奈利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获得足够的重炮支援前,是无法突破中国人防线的。

于是他下令,全军在月眉山前地区扎营,一边派人催促后方加速拖送火炮。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除了偶尔有小规模的骚扰和侦察,双方的战线陷入了一片平静,

刘铭传也意识到法军的目地。他认为圆窗岭地形狭窄,不适合大部队进攻,尤其是法军偷袭不成功,最后进攻目标还是会转到月眉山正面来,因此他带着近卫营和黄志忠部队,转到了月眉山。并动员了数千当地的土著,加高加固了防御工事,在阵地前沿放置了大量的滚石。还向大陆发电报,报告了战事进展。

丁云桐迅速回电,对各部英勇奋战进行了表彰和鼓励,要求刘铭传等人再接再厉,不给法国人以可趁之机。

经过了几天艰苦的劳动,法军的一些重型加农炮开始逐渐往月眉山前集结,到了1月10日,约翰尼奈利手上已经有了3门95mm1875年型加农炮;7门80mm1877年型加农炮;4门90mm1877年型加农炮,甚至还有一门120mm1878年型长身管重型加农炮,另外还有3门140mm舰炮,这样的火力就相当可观了。

约翰尼奈利因此信心大增,但为了能将这些笨重的大家伙,运到月眉山下,所有士兵都已经精疲力竭,约翰尼奈利不得不继续等待休息了两天。

1月12日,清晨,天空放晴了,太阳终于出来了,驱赶着连绵多日的湿气,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约翰尼奈利精神大振,立刻下令,所有火炮一起向月眉山开火,重点目标是中国人的炮兵阵地。

无数的呼啸声响起,仿佛一出来自地狱的合唱曲,月眉山上的中国炮兵阵地迅速陷入了一片火海。许多士兵有的头被炸得像裂开的石榴,有的手足和内脏被炸得飞了出来,鲜血把整个阵地的泥土都染红了。

随后,法军阵地上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数以千计的法军,疯狂呐喊着向月眉山上冲来。士兵们争先恐后,冒着枪林弹雨,一直冲到了阵地前沿,突然一阵轰隆隆巨响,犹如山崩地裂一般,从山顶上滚下了大量的巨石,这些石头带着漫天的灰土,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声势从天而降。被石头砸中的士兵,马上自己也会变成落石,从山上一路滚下来。

大量的石头不但遏制了法军冲锋的气势,也让陡峭的山坡更加寸步难行。

但是孤注一掷进攻的法军,在稍微停顿了一下后,没有后退,士兵们蹦跳着,越过了乱石堆,继续向山顶冲来,同时山下的法军的哈乞开司机关炮一顿猛射过来,打得整个山头烟尘飞舞,极大影响了守军的瞄准。

很快,一部分法军士兵冲上了山顶,阵地上一下子形成了混战。

双方使出一切招数,想要把对方从山顶上赶下去,用枪刺,用刀,用石头,用拳脚,甚至用牙齿。这样的战斗既是体力和技艺的较量,更是精神与意志的对决,胜利属于更渴望胜利的一方。

激战中,不同部队的战斗力迅速体现出了差距,练军还勉强能保持抵抗,巡防营却已经渐渐丧失斗志,开始从山顶溃退。

刘铭传眼看形势危急,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立刻带着近卫营冲了上来,一排子弹打出,将逃在最前面的一批巡防营兵击倒,剩下的人慌乱中只好又往回跑。

近卫营又体现出了比练军更强的战斗力,在混乱的战斗中,往往会自觉的几个人配合,体现出了较高的素质。只有经过严格训练后,士兵们才能在心理恐惧的状态下,本能一般的使用技术动作。一个士兵,如果能在实战中,发挥出自己训练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就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士兵了。

军队的战斗意志往往是一种“随大流”的行为,部队虽然开始恐惧逃窜,但如果有一批人勇敢向前,就有可能激励其余人,带动更多的人前进,最后逃窜的人也会感到胜利的希望,从而加入到前进的行列。

而这些近卫军士兵正是起到了这种带头作用,他们一往无前的进攻,极大的鼓励了其他人,使本来有些松动的防线重新稳固了下来,并开始体现出优势。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整个山头仿佛极度喧闹,又仿佛极度安静,每一个伤者的惨叫声都清晰可闻,到处是金属碰击声和凌乱的枪声。

也许当上苍俯视这人类凶狠的相互残杀,也同样的感到了伤感。中午时分,一场磅礴大雨又降了下来,很快山上山下的双方士兵不得不在烂泥里坚持战斗。浑身湿透,污泥满身,苦不堪言,尤其是法军更加倒霉,后续部队不得不攀爬湿滑的山崖。

最终中国军队人数上的优势体现了出来,法军已经使出了所有的力气,用尽了一切办法,最终还是无法突破,不得不放弃了打垮中国人的计划,随着军号的响起,山顶上剩余精疲力尽的法军也撤了下来。

在经过双方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法军的全力进攻失败了,只能另想办法了。

约翰尼奈利试图撤回基隆,但后方的司令利士比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撤回去就等于宣告进攻计划的彻底失败。

但是当第二天,利士比亲自来到月眉山前线后,他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突破月眉山,直插台北府,这已经完全是一个奢望了。

在这两天的战斗中,将近500战死,600多人受伤,伤亡人数超过总兵力三分之一,这个比例实在可怕,可见战斗的残酷和艰苦。即便伤亡如此之大,仍然未能突破中国人的防线,这极大的打击了部队的信心。

另一方面,糟糕天气更是让人无法可施,连着两天的漂泊大雨,把法军仓促建成的营地变成了一片沼泽,原先挖掘的壕沟现在也已经变成了水渠,没有一块干净硬实的土地,到处都是黄色的烂泥塘。士兵在极度疲惫之下,不得不坐在几寸深的泥浆里,制服已经根本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所有人都是面色苍白,眼神呆滞,没有了一丝一毫的信心。

利士比知道已经无法再战斗下去了,最后只能下令,全军撤回基隆。

这时,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眼前,原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辛苦运来的重炮,现在该怎么弄回去呢?

数百名伤员已经让人头疼了,其余疲惫的士兵更无法在烂泥里拖走这些几千公斤重的大家伙。

即便能从基隆强征伙夫来,只怕士兵们也无法再等待几天了。利士比甚至担心在拖运火炮时,中国人会趁机反攻。

最后,他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将一些重型加农炮炸掉,不能留给中国人做战利品。

随着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声,法军的十几门重炮都被炸成几截,这个动作表明一种无奈的决定,没有了重炮,以后就更不会再发动任何进攻了。

所有人都沿着原路返回了基隆,和出来时的趾高气扬不同,此时大家都是一副狼狈沮丧的样子,利士比已经开始担心,自己将来得到的评价,可能会比孤拔好不了多少了。

他感到自己原先的错误,过去急躁的想要一步到位,彻底征服台湾,其实应该先稳扎稳打的控制整个北部港口。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沪尾港,不过,他已经没有信心再去攻击旁边的基隆岭了。

随后几天,利士比率领舰队在沪尾港外游弋,但是港口坚固的防御配置,让他觉得进攻难度太大。

港口的浮桩和沉船,使他的重型战舰无法进入,而能进入港内的炮舰,想来无法打败水雷和重炮台的。

远东舰队像一只饿狗,一直寻找着机会咬一口,可终究不得不放弃了。

随后利士比给法国政府报告:台湾岛上抵抗的顽强程度,完全超出了想象。如果想要继续原先的计划,必须给他派遣大量的援兵,至少需要一个旅!

台湾和越南北圻,一起向政府要求增兵,这让财政负担沉重的甘必达内阁苦不堪言,他们不禁又重新幻想着,是否能通过外交讹诈来让法国“有尊严的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于是甘比达内阁开始严肃的考虑,应该寻找什么人出来斡旋一下了。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