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号称(1 / 2)

李自成进京后,迟迟没有称帝,野史传闻是说篡窃之辈贼目不可开,李贼一到大殿,不是殿摇,就是地陷。再不就是目眩头痛,甚至金台的雕龙都活过来,要将这个贼子吞噉。

所以李贼虽然三六九日频繁朝集,却迟迟未能正南面称帝者。

事实的结果却是李闯权威不足,与部下协商未果的原因。

当时有降贼太监从宫中出来,暗中言李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凡事皆众共谋之,特别以汝侯刘宗敏彼时最为嚣张。也就是说,李自成虽占京师,却没有皇帝那样的威权与威望,所以迟迟不能行登极礼。

他此时处景颇为类似当年华盛顿,造成这个原因更要追溯到老闯王高迎祥时期,当时众贼皆推高迎祥为首,但其实各家各队头领,不论兵多兵少,大小一律平等。

类似搞出一个武林盟主,但却不能凌驾于各派之上,而且合则聚不合则散,来去非常自由。

他们之间行的也是民主协商原则,有事大家一起商议,相互间更多是盟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所以此时李自成要登基,要搞独裁,各人如何心服?你一当皇帝,我不就成了臣子,要向你磕头,这如何可能?

刘宗敏就公然道:“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

各贼也皆道:“以响马拜响马,谁甘屈膝?”

甚至诸将拷掠无辜,闹得人怨鼎沸时,李自成劝说刘宗敏,刘宗敏竟道:“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

他的言外之意你管皇帝这摊事,我管拷银这摊事,大伙分工不同,但相互还是平等的。

众部下不承认他的皇帝威权,李自成也无可奈何。

当然,对李闯麾下文官们来说,他们是非常希望李自成登极的,在京的大小各投降官员,也希望李自成登极,有功的希图封荫,有罪的侥幸赦免。

牛金星借此遍结私党,从三月二十二日始,就曾七次劝进。

他还搞了历代登极都要搞的事,如伪制一盒,刻永昌年月日于中,密置大内,让人偶得,诈称符命。又诈饰番僧数人,称西域某国,知新天子登极入贺不等。

只是文官们再折腾,麾下武人没有达成共识,李自成这个登极皇帝梦,还是迟迟不能进行。

对此种种,李自成是心烦意乱,最初进京时,国库内库没有获得银粮,部下不能封赏,军心动摇,于是李自成下令追赃助饷,定时令京师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怨鼎沸。

他就是在深宫之中,都有种坐在火山口的心惊肉跳感觉。

这种感觉多少年没有了?

往日他所过之处,都是民众夹道欢迎,争先开门投降。

现在……

对比“闯王来时不纳粮”等歌谣,份外觉得讽刺。

拷掠京官不说,因迟迟未行登极大典,明之降臣企望论功行赏的要求也被打得粉碎,纷纷寻机潜逃,内外离心离德。

李自成有时见明臣,似乎都可以感觉他们眼中带有“沐猴而冠”等字样,这让他感到痛苦,似乎自己成了各人嘲讽与笑谈的对象。

又有此时军心的涣散,因抢掠百姓,便是很多士卒都身怀重资:“腰缠多者千余,少者亦不下三、四百金,人人有富足松弛之念。”

所以李自成心中越发不安,他寻思如何改变这一切,最后还是觉得要“动起来”,当年他在湖广时也有类似状况,最后还是攻打陕西、河南、山东后摆脱。

所以要让部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就是要动起来,不能在一个久待。甚至在流窜的时候,朝不保夕的时候,被别人追着打的时候,那就是他部下斗志最旺盛,上下最团结的时候。

当然,他不可能放弃京师,不过可以让部下动起来,省得他们在京师无所事事。

京师粮米不足,也是让李自成担忧的一个重要原因,追赃助饷的时候,京师百姓不但银钱被抢光,很多人家中粮米也被抢掠,已经越多百姓饿死的消息传来。

前不久时候,李自成派人盘点禄米仓,大通桥光禄寺等仓,发现积米积粮已经用不了多长时间。

若京师粮米食尽,让他几十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

所以让部下动起来成为必然,也正好借此来转移矛盾。

目标李自成也选定了,就是宣府镇,山西省,正好那边富足,攻下后可供他的大军吃喝很长时间。

至于当地吃光了怎么办,那就不是他李自成考虑的事,反正宣府镇吃光了去山西省,山西省吃光了去陕西省,陕西省吃光了去四川省,四川省吃光了去湖广江南嘛。

不管未来怎么样,至少打下的粮米可以供他部下吃喝很长一段时间就是。

正在李自成盘算的时候,正好刘泽清兵败的消息传来,李自成大惊失色,急急召集麾下各官将议事。

……

义侯李岩策马在棋盘街上而过,往日这边百货云集,繁华无比,但此时街上死气沉沉的,浑然没了往日的喧嚣之声。偶尔看到几个百姓,目光望来,皆是刻骨的仇恨。

李岩心中不知什么滋味,当日他投靠李自成,为他编设种种歌谣,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果,却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他想起进京初自己上的四道疏谏,言说四事:

一是闯王退居公厂,待清理六宫后由百官迎进大内。二是追赃宜分三等,不可一刀切。三是各营兵马不得借居民宅,宜退出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四是宜早登极,安抚好各降官。

结果闯王止批三个字:“知道了。”

事后证明他上的四条意见条条皆切中要害之处,惜闯王不用之。

事情发展到这步,已经完全脱离他的初衷了,看着周遭的一切,他心中感慨:“我主马上天子也。”

他策马进入大明门,若闯王登极,该改为大顺门,只是闯王迟迟未能登位,这大明门仍然还是大明门。

他进入皇城,往宫城承天门而去,这时不断有各将奔来,他们欢呼怪叫,直把皇宫当成马场。

进入承天门后,李岩见到蕲侯杨少凡,此人原本平静恬和,深藏不露,然进京之后,也得意忘形起来。

李闯在山东建国时,大封各将,大体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以下封伯、子、男不等。当时封侯之人就有九人,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亳侯李过、蕲侯杨少凡、绵侯袁宗第、磁侯刘芳亮、义侯李岩、淮侯刘希尧、岳侯高一功。

又有太平伯胡天德,文水伯刘泽清,桃园伯刘良佐等人,侯伯子男近二百。

杨少凡的铳营屡立大功,所以他的兵马虽不如别的制将军多,一样封为侯爵。

李岩运筹帷幄,劳苦功高,他还是五营的副权将军,所以封为义侯。当然,各营有各营的制将军把持,他上头又有权将军刘宗敏,实际上他的权力很小。

李岩冲杨少凡打了招呼,杨少凡微微点头,神情高傲冷淡。

李岩暗叹,进京后各人都变了,别看杨少凡现在一副矜持冷淡的样子,但若对上权势滔天的汝侯刘宗敏,那定然会换上另一副完全不同的表情。

又有大将胡天德过来,爽朗的冲李岩、杨少凡等人打招呼,他爱好交游,从不吝啬金银财帛,因此与各官各将的关系都很好。

他打仗勇猛,麾下巡山营又极为犀利,因此李闯在山东建国后,他被封为太平伯,麾下部将孔三、八条人等,也分别被封为宁陵子,临朐男不等。

李岩见那胡天德部下孔三对自己微笑拱手,他连忙还礼,不过总觉得太平伯这个得力部下,总给人一种深沉难测的味道。

他们策马进入端门、午门,本来至少在到达承天门后,各将就不能骑马。紫禁城作为宫禁重地,除非年老的,德高望重的大臣,经皇帝特准后,方可在紫禁城内骑马,作为一种恩遇荣典。

或是更老者,骑马不便者,可恩准令乘肩舆,由二人舁行入直。

然此时李闯占据京师,各将大摇大摆的在宫城内策马行走,显然可看出李闯在众将心中的威望不足。

他们到达建极殿,仍然狂奔而来者不绝,甚至很多人一直奔到大殿外的台阶下,方才大摇大摆下马。

李岩看得只是摇头,心中感慨叹息,至少他与胡天德等人到了午门后,皆都下马步行,保持着对大顺天王的敬意,这些官将太不象话了。

众人进入建极殿,皇极殿烧毁后一直都在这边议事,进行各种仪式。进入宽阔的大殿,就见里面黑压压聚满人,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宋企郊、张璘然等,这些是文臣。

然后是刘宗敏、李过、袁宗第、刘希尧、刘芳亮、高一功、田见秀、刘汝魁、刘国昌、刘忠、王良智、陈荩等武将。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