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防回湘的命令下达后,各部官兵的思想多少都有些波动。毕竟现在的猛虎旅的兵员构成并非只有湖南一省。在全旅三千九百多人中,湖南籍贯的官兵拢共只有一千三百多,勉强占了三分之一。余下的湖北籍,广西籍,贵州籍以及相对少数河南,安徽,广东籍,四川籍贯则占了三分之二。
所以单从人员组成的地域xing上来看,虽然猛虎旅还挂着湘军第四师第九旅的牌子,但已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湘军了,因为这不符合了当年曾国藩组建湘军时最基本的原则,乡党原则。
当年曾国藩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而筹练湘军义勇时,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提出了同乡同营的概念。实际cao作起来就是给每营的军官一个头衔,然后任其各自回乡招兵买马,这样一来,所招募的大多就是这个带队军官的乡党。军中的官兵基本都沾亲带故,在这个人人害怕被上官用来做垫脚石的时代,互相信任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作战时也就能同进同退,悍不畏死。毕竟最后都是要叶落归根的,跳票跳水的后果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太平天国战争中后期,湘军甚至已经强悍到了仅凭数千人马就敢同十倍二十倍于己的太平军交战的地步。这里面除开太平军自身因两广籍贯的老兵死伤殆尽,而导致战斗力下降的原因外。我们不得不承认,乡党制度下的湘军本身战力确实够强。
不过两世都是湖南人的王振宇根本不在乎这个,时代在发展,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水平能够现在比吗?冷兵器时代还可以靠人心齐泰山移,可到了热兵器时代,特别是马克沁重机枪和各类大口径火炮的陆续登上战争舞台之后,乡党的团队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相反其缺陷却愈发明显,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这样的军队非常容易军阀化。你想想看,如果你手底下的师长和你反目了,全部由他乡党组成的军队是支持你还是支持他,答案显而易见啊。
历史上,民国十年以后的强军大多开始打破这种地域乡党的界限。比如吴佩孚的军队里,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籍的官兵比比皆是,但是老吴做的还不彻底,所以他输给了在这方面做的更彻底的北伐军。可以说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地域的效用就越低,因为优秀军事人才和合格兵源的需求,绝不是一地一域可以满足的了。而乡党制军队的人事因为过于强调关系的远近亲疏,以及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而ri渐走向没落。
就军事素质而言,王振宇确实是半路出家,但并不代表他的军事观念落后。相反在建军思路上,受过后世资讯熏陶过的王振宇,远比这个时代的军人要清晰的多,也务实的多。
因此在目前的中**队里,只有王振宇敢于把不同籍贯的士兵大胆混编。当然这是建立在待遇优厚,一视同仁的基础之上的。加之王振宇努力推广所谓团体概念。因此猛虎旅的战斗力不但没有按这个时代的常规出现下降,反而随着广大官兵对于猛虎旅的认同而大幅上升。
整个混编过程中,最让王振宇担心的军官问题也顺利解决。目前全旅的军官结构十分合理,湖南,湖北,广西三省籍的军官比例相当;其中湖南籍贯略多,占了四成,湖北广西等籍贯的则各占三成。
王振宇对民国时期军阀部队的特点十分清楚,无非就是大军阀哄着小军阀,小军阀哄着小兵头,一级哄着一级。比如袁世凯就要哄着直皖奉,冯国璋就要哄着长江三督,孙中山要哄着陈炯明的粤军和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联军。而这些军头呢?他们则要去哄着手底下那一大堆契弟(结拜兄弟),从上到下全都是在哄着的,你要不哄他就不动。这还没什么,如果那天哄得不高兴了,这些反骨仔就会玩一出炮轰大元帅府或者临阵倒戈的大戏出来,让你知道他们的厉害。再加上列强有意识的cao纵,军阀们自然只能不断上演下野复出,复出下野的剧目了。好好的一个国家硬是被这帮以军人自称的畜生折腾的乌烟瘴气,元气大伤。这样的军队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军队,而是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暴力政治团体,也为后来的诸多历史悲剧埋下了伏笔。
对于军阀,王振宇虽然谈不上深恶痛绝,但是他个人始终认为,如果不是他们割据地盘年年混战伤了国家的元气。ri本绝对没那么大胆子把蚕食改成生吞,苏联也不敢在外蒙和xin jiang的问题上上下其手,反右,文革,计划生育等稀奇古怪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需要强调一点,对于来自后世的王振宇而言,这个军阀可不单指北洋,凡是割据一方,抗拒统一的统统都是军阀。这帮孙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割据一方,反复强调zhong yang的不合法,一个劲的捣乱坏事。其实他们才不在乎zhong yang好不好,他们反对的依据只有一条,谁是zhong yang,老子就反对谁。而既然现在自己来了,那么这些该死的军阀就是他的敌人,就是他的下饭菜,必须坚决彻底的消灭之。
这个国家非要有军阀存在的话,那也只能有一个军阀,就是他王振宇。
因此在第九旅扩建之初,王振宇很注意这个问题,他把人事和财政大权通过教导队和军需处两个机构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这还不够,他还有意识的把大批湖北和广西籍的学兵招入教导队,然后委任这些人担任基层军官。更重要的是,他很注意士兵的待遇,该给足的从来不短缺;都做到这一步了,如果还有人能从王振宇的队伍里拉出一支队伍来,那王振宇真的要甘拜下风了。
不过负面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当调防湖南的命令一下来,非湘籍的官兵难免会有想家的念头,情绪上自然也会有些波动。不过人类这个高级动物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是趋利避害的。比如这待遇,这些士兵可不傻,真要离开了第九旅,跟哪去找这么优厚的待遇去?两害取其轻,或者说趋利避害,都是人的生物本能,大家情绪上的波动很快就被自身的本能所抑制,同时跟着旅长打天下的意识反而明确了几分。。。
还是说说这次调防,第九旅这段ri子最忙的人是谁?军需处长马西成。近四千人的调防是个让他头痛不已的问题,后世有组织过单位活动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集体活动的人数一旦超过十人,交通出行和吃饭睡觉就是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是个大麻烦。十人以上都如此,更何况是四千人。
要知道军队移防可不是驴友搞旅游,挎个小包带上银行卡就敢四处乱逛。军队的行动是需要携带各种武器装备和军需辎重,偏偏这个时代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铁路就那么几段,飞机还在研发。也罢,不用多想了,马西成只得老老实实联系客轮走长江水道,同时还得派人打前站去安排沿途的补给。
虽然没读过正规军校,但是心细如发的马西成怎么想都会想到派人去打前站,毕竟一个人出门,吃饭不是难事。可如果是近四千人,那就有些恐怖了。
知道隋朝怎么灭亡的吗?隋炀帝没事带着十几万人四处溜达,他到是解决洛阳的粮荒了,可对于地方而言皇帝一干人等跟蝗虫没什么区别。等这蝗虫过境后,已无果腹之粮的百姓除了造反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好在四千人的消耗量还算是可以就地筹措的范围,无非是多花些钱而已。但这件事情向王振宇汇报后,却对王振宇的思维方式却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前,来自后世的他虽然也知道打仗打的是后勤的道理,可这个概念毕竟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个人感触不深;而眼下这一趟下来却是真真切切的摆在了自己面前。他突然有一点感悟,或许自古以来名将和白痴的区别,想来就是后勤保障这点破事了。
别小看后勤保障,这个玩意可是个系统工程,做了往往不见功,但是不做肯定要出大问题。比如说军装,现在已经是三月底,南方的天气渐渐转热,部队继续穿秋冬装已经不合适了。身为军需处长马西成已经提出给全军更换夏装了,这让王振宇很是有些头大。
这事也归自己这个旅长管吗?后世这类换装的事情不是应该由总后勤部,或者三军联勤之类的部门全权负责的吗?
可惜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第九旅名义上隶属于湖南军zheng fu,但是从成立到今天,长沙方面除了一纸任命外,连一个大洋也没发下来过,压在王振宇手里的白条都有六七十万之巨了。
所以换军装要是能指望长沙方面那就得闹笑话了,猛虎旅的番号就得加两个字,丐帮。那可就只有解散的份了,所以你说后勤保障哪一件不重要?
老规矩,王振宇给叶祖文发了封电报,让他准备4000套夏装。全部照新军样式,尺码则以连为单位,让各部连夜统计报上来,军需处这边登记造册后再派专人先一步送去武汉。
电报发完王振宇感觉自己这样cao作还是不科学的,总不能花钱的事情都找叶祖文吧,他是自己的商业系干将,可不是后勤保障系。可是现在的情况好比后世的公司刚开张,人手不足,经验不足,各方面的事情都还没能理出一个头绪来;王振宇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只好先这么凑合着办了。
士兵们可不会去想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特别是调防南京后加入的新人,先是在南京补发了军饷,后是到武汉又更换了新装;更为痛快的是,人手一支新枪,那心情,跟解放区的天一样晴朗。对于他们来说,自打当兵起就没这么阔过。而经过军官们有意识的说教宣传,现在全旅上下都知道本军的全部开支,都是旅长一手经办的。长沙也好,南京也罢,一个大子也没给过。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虽然傻,但是很有职业意识,跟后世动不动抱怨老板待遇太低的打工一族不同,这些大头兵对于他们的衣食父母还是深怀感恩之心的,心中大多就一个念头,自己这百八十斤就卖给旅长啦。王振宇看到这个情况,突然想明白了,钱多不代表威信高,可你用钱厚待手下,却可以增加威信,只是不知道这算不算行贿啊?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