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杨凡的电锯(1 / 2)

剩下的四万多蒙古兵,从堆积如山的尸体和尸体碎块后面爬了出了,像是一群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他们浑身浴血,嘶吼着,颤抖着,歇斯底里的癫狂的冲上来。

一个个的眼珠充血,像是草原上饿了好几天的狼群。

此时十米高台上,机枪左右的弹药手,立刻把一個竖着的弹匣安装在枪上,这是统一的五十发弹匣。

然后他们一人手持一个新的弹匣,在两边准备着。

后面两个人作为后备的弹药手,等他俩的胳膊没有力气了,用来替换他俩做弹药手。

因为手摇加特林机枪的口径比较大,达到了15毫米。所以子弹也比较大。这样弹匣里就装不了太多的子弹。五十发就是极限。

因为必须考虑到士兵的臂力,亚洲士兵的体型比较瘦小。

这些士兵当兵之前都是流民出身,从小就营养不良。身体根本就没有发育好。

没有足够的油脂和蛋白质、热量,怎么可能长得高大强壮。

尽管征兵时已经时优中选优了,基本把身体素质最好的人都挑走了。但是,他们的普遍身高也就一米六多点。

一米七的就算大个子了,只有少数人天赋异禀,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长得高大。

现代的重机枪里,14.5mm的就是最大的口径了。一般用于高射机枪。

普遍的重机枪子弹口径,也只有12.7mm,也就是0.5英寸。俗称点五零机枪。

而这个时代的火枪口径普遍偏大。西班牙重型火绳枪都在25mm左右呢。大明的鸟铳也在15到20之间。

因为小口径的枪管制造难度太大。

杨凡也只能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来均衡性能和性价比。10以内的口径,以后在逐步发展。

毕竟子弹越小,士兵的携带量越大,战场上子弹充足,这绝对是好事。

这么大的枪弹,还是全金属外壳,重量就会非常大。

一个弹匣的自重,再加上五十发子弹的重量,可绝对不轻。再大再重,士兵两只胳膊装填,可真是费劲了。

况且机枪射速大,需要不停的换弹夹。弹药手会非常的劳累。

现在的编制下,伍长兼任射手,四个手下负责换弹匣,才能勉强供应的上。

因为加特林机枪发射时,旋转枪管射击。一个枪管装弹,一个枪管发射,一个枪管退壳。射速很快,一个弹匣,须臾就会打空。

因为往复循环,旋转着射击,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冷却。

况且,杨凡的子弹底火不合格。只有一半的发火率,导致射速下降一半,每分钟只有一百发左右。

综合起来,这个射速下的样子,就不会怕枪管发热,风冷就足够冷却。

只要子弹够用,就可以长时间的持续射击。

加特林机枪比轻机枪好的地方就是,不用频繁更换枪管。

可以一次性打个痛快。

“加特林机枪,开火!”随着一声令下。

各个高台上的伍长们,立刻一只手把持着机枪的左侧握把,用来调整枪口的左右方向和高低方向,对准敌人扫射。

另一只手,则抓住右侧,横向布置的摇把,开始摇动。

随着摇把的摇动,枪管旋转起来。

手摇式加特林机枪立刻开了火。

加特林这种机枪是一种外源式机枪,也就是开火的动力来自外部。这和后来的所有机枪都不一样。

这种原始的机枪,使用手摇动手柄,驱动枪管转动来发射。后来随着技术逐步发展,外力动力,变成了电池和电机来旋转枪管和电击发而已。

原理上其实并没有神马变化。

而现代的其他种类机枪,全部是内源式机枪。也就是依靠子弹发射时的能源力量实现连发射击。主要有导气式(ak47)、后座式(马克沁)、自由枪机式(汤姆逊冲锋枪)等。

韩德勤是一个机枪营的伍长。

他本来是家丁团的伍长,有一天忽然接到一个调令,让他去新成立的机枪营报道。

他一头雾水的,就来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这里叫做机枪营教导队。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