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四章 辞别(1 / 1)

代晋 大苹果 1845 字 10个月前

次日上午,巳时时分,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灞河桥头,清风习习,气氛一片祥和热闹,甚至有些伤感。

苻朗代表大秦朝廷前来灞河桥头为晋朝使臣李徽送行。桥头长亭之中摆了酒菜,苻朗和李徽对坐亭中饮酒。苻朗还特地带来了乐师女伎,一名女乐师横笛而吹,几名女子翩然起舞。

悠扬婉转的笛声之中,苻朗拱手叹息对李徽道:“弘度此乃我大秦,当真是我意外之喜。我苻朗能和你认识交往,虽短短数日,但却印象深刻,一见如故。现在,你要回晋国了,却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真令人依依不舍,愁绪满怀。苻朗敬你第一杯酒,祝愿你归途顺风,早日回晋国,同亲人团聚。”

李徽举杯笑道:“多谢元达兄。本人也有同感。我早说过,来贵国最大的惊喜便是认识了元达兄。元达兄真诚豁达,待人赤诚,风仪无双,令人钦佩。不过元达兄大可不必愁绪满怀,两国和议既成,今后来往便方便了。或许元达兄会作为使臣出访我大晋,又或者我还会再来贵国出使也未可知。总之,我相信你我必能再见面。就算一时不见,你我友情也是不变的。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涯虽远,只要相互思念,便如咫尺。”

李徽对苻朗确实生出了较大的好感,这番话说的虽然夸张成分居多,但也不全是假意。若说之前李徽刻意结交是看出了苻朗这个人性格算是单纯简单,是很好忽悠的对象。可借助苻朗之口得知一些秦国的事情,也可借助他的帮忙想办法见到王猛。那确实是带着目的性的结交。但现在,李徽确实对苻朗生出不小的好感。

苻朗是秦国宗族子弟,属于没受过苦,没经受过太多苦难和风雨的温室里的花朵。简单而真诚之人,令李徽都生出了些许歉疚之感。其实若苻朗不是秦国宗族贵胄的话,他在秦国怕是都活不下去。所以李徽和他相处数日,确实产生了好感和友谊。谁会拒绝如此真诚之人呢?李徽倒是怕自己会污染苻朗这朵小白花。

“说的好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话说的太好了。这两句诗,我回头要录下挂在书房里。不愧是晋国来的使者,出口便成诗,且应景应时。令人着实钦佩。来,干了。”苻朗叹息着举杯和李徽相碰,一口干了。

李徽也举杯干了。

苻朗命婢女斟酒,举起酒杯道:“这第二杯酒,表达我的歉意。你来我大秦出使,无论两国关系如何,当以礼相待才是。但这几日,发生了许多事,让你难堪,也令我难堪。总之,这几日照顾不周,有失礼数之处,还望弘度老弟包涵则个。希望既往不咎,大人大量。”

李徽呵呵笑道:“元达兄言过了,这没什么。我能活着离开贵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天王陛下确实是仁恕之君,有些天下雄主的气象。否则,以在下在京城之言行,怕是难以容忍。而元达兄待我赤诚,这几日殷勤照应,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只可惜时日太短,无可奈何。总之,此行来长安,我很愉快。并无任何不适之感。来,咱们干了。”

苻朗笑着点头,两人碰杯干了第二杯酒。

第三杯满上,苻朗没有同李徽酒杯,而是自己一口喝干。然后起身走到亭边,伸手折下一束柳条来拿在手里。

“折柳送别,自汉便有此意。今日灞上送别弘度,苻朗便也效古意。我还有一首送别之曲,要送给弘度。此曲响起,我便不耽误弘度的行程了。”苻朗沉声道。

李徽笑着点头,心道:苻朗可算是将中原王朝的那些矫情事学了个七七八八了。李徽平素最怕送别的气氛,被苻朗今日这么一搞,委实尴尬。不过,却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苻朗对自己的友谊,他是真的把自己当朋友的。

“好,那在下便洗耳恭听。”李徽微笑道。

苻朗站在亭中,手扶栏杆,跟随亭下女乐伎的哀婉横笛之声轻轻打着拍子,开口缓缓而唱。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坐看灞河岸,杨柳郁婆娑。

清风如我意,伴君常随身。

此去重山远,万里云水隔。

唯愿秋鸿起,送声到江东。”

苻朗唱的是乐府古曲,曲调苍茫古朴,但曲词却情真意切。一曲唱罢,伴随着婉转的笛声和乐声,当真是令人动容。

李徽微笑起身,端起桌上的第三杯酒一口干了,拱手向苻朗作了一揖。苻朗依旧在唱着此曲,只是拱手还礼。

李徽缓步走出长亭,来到桥头。周澈等人都站在路上等待着。李徽一摆手,郑小龙牵着马过来,将缰绳递给李徽。李徽接过,翻身上马。

“上马,回大晋。”李徽喝道。

周澈点头,沉声下令:“上马,回大晋。”

所有人翻身上马,车夫赶起大车,车马粼粼,沿着长安东驰道而行。走出很远,李徽依旧能听到灞桥桥头传来的嘹亮的竹笛之声。

……

从长安出发,众人心情都很愉悦轻松。顺着长安东驰道一路往东,当日傍晚便已经脱离京兆府所辖,抵达司隶所属的华阴县境内。

本来一路南下,往襄阳荆州方向,取最近的路线进入大晋境内。但是,考虑到梁益二州已失,襄阳一带正是荆州军统秦军对峙作战的区域。如今虽和议达成,但肯定还是剑拔弩张的局面。穿行这样的地区实属不智。

再者,这一趟行程都是在赶路,天气炎热,心情紧张,来时便没有好好的欣赏中原风物。现在和议达成了,一切顺风顺水,李徽想带着众人去看看黄河,也算是欣赏一下风景。

再加上这一路都是驰道,车马行进也轻松愉快些,所以便决定往东而行。到了潼关之后,看到了黄河,之后再往南回大晋。其实也绕行不了多少路程。

当晚于华阴县内扎营,次日一早,车马继续前行,道路已经变得不太好走。但沿途景色壮丽。南方,秦岭山脉逶迤绵延,仿佛是隔绝南下的屏障。而前方,崤山的连绵山峰在前,仿佛有挡住了往东的去路。驰道便在上下起伏的之中往前延伸。数次都以为前方无路了,但驰道还是绵延向前。

众人皆赞叹不已,连赶路的疲惫都已经置身于外了。要知道,眼下众人走的这条路,便是东出关外之路。先秦之时,另外一个伟大朝代,真正的大秦帝国的兵马,便是从这条路东出函谷关一统天下的。

虽然那已经是七八百年前的事情了,但这条通向关外的道路却是和当初秦国人走过的那条路是同一条。

在赶了一天的路之后,在夕阳西下时分,终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低沉的隆隆水声。前方探路的护卫赶回来禀报说,前方高崖之下,便是一条大河。那大河从北往南而来,转折往东而流。前方的道路更加难走了,因为都是沟壑山坡,崎岖之极。

李徽知道,已经到了黄河边上了。这一带黄河是河道东侧几字弯下来的,所以在此处形成一个巨大的转折。之后便基本上是往东而行。此处正是转折之点。

此处地势之险要,北侧有大河滔滔,南侧有崇山峻岭,著名的崤函古道就在前方,沿着黄河南岸的山岭之中依着地势而行的古道,便是最为险峻之处。这里有潼关关隘,往东是函谷关,都是扼守关中要道的雄关。

李徽当即下令,在道旁寻找平坦之处扎营。众人扎营之时,李徽带着阿珠在周澈的陪同下策马往前行了数里,上了一道高坡。

然后,在最后一道夕阳的光芒照耀下,李徽看到了那条如苍龙一般盘旋东去的大河。滚滚河水从北而来,汇聚支流之后转而往东滚滚而去。河水在夕阳的余晖下闪耀着士黄色的光芒,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暮色之下,山野纵横,大河横流,令李徽心情澎湃而激动,久久难以平静。这条大河的沿岸,便是华夏中原文明孕育之处。先祖们辛勤劳作,在此安居。无数的王朝兴衰,征伐逐鹿,便在这片士地上。

如今,这一切依旧在继续。

南方的大晋丢失这里,便等于丢失了魂魄一般一蹶不振。失去了精神上的家园和故士,确实已经不能算是华夏正统了。文化和士地上的双重占有,才能算是正统继承。

李徽等人一直站在高坡上看着眼前的场景,直到暮色苍茫,四野混沌,才回转营地之中歇息。

这一夜,众人便在黄河的滔滔河水声中,在南侧山峦上的林木风涛之中,在山野的兽吼鸟鸣之中入睡。就像是睡在了大地的脉搏之上一般,虽然嘈杂,但那种感觉甚为奇特,令人难忘。.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