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李秋言的后世思维来看。
守着海,说是守着个金山也不为过。
但这时候的渔业并不发达,旅游业更是提都不用提,一点都没有。
海边的地少,又很贫瘠,种的粮食连最基本的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渔民们只能靠捕鱼为生。
可就是忽略渔业发不发达的问题,海边时不时还会有台风......
遇上台风连续的时候,饿死人也不能算作奇闻。
是以他们的生活,着实是比李家庄最普通的村民还不如。
至于珍贵的海错,多数存在于深海。
小小的渔船去不了深海,捕捞着实不易。
即使是渔民们愿意冒风险,可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渔民们还是更多的依靠着浅海区域的鱼、虾、螺生活。
如此,也无怪他们对过来采买海带虾米的李金热情了。
这些在海边再常见不过的东西,能卖些银钱,就能换成吃食,让大家的日子好过些。
也能让在大海中捕捞的渔船,能够少冒些险。
李秋言这么想着,就眼尖的看见一艘渔船好似正在靠岸。
她忙拉着江哲凑过去看。
这个渔船不大,一艘小小的渔船,上面堆放着了些鱼篓。
几个篓子都盖着盖子,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船板上倒了一小堆小鱼,里面还夹杂着些乱七八糟的贝类。
只是没有看到生蚝的踪影。
船上有两个渔民,都晒的黑黑的,长得还有些相像。
应当是兄弟俩。
两兄弟看到江哲和李秋言两个生脸孔一直盯着船看,不由得有些警惕。
李秋言顿了一下,思考着要怎么介绍自己。
还好,没等她开口。
李金也凑过来了:“陈大哥,你们兄弟俩这是打渔刚回来?”
说着还站在了李秋言旁边。
船上的渔民李金还恰巧都认识。
一个叫陈达,一个叫陈贵。
李金和他们,还打过不少交道呢。
俩渔民见李秋言和江哲与李金是一路的,那警惕心也没了。
陈达更是乐呵呵的应了一声。
“都打啥了?也让我弟弟妹妹涨涨见识,不怕你笑话,这还是他们头一回来海边呢。”
李秋言对这船很感兴趣,李金当然看得出来。
出门在外还论什么少爷姑娘的。
李金这么说,陈达兄弟俩也就这么信了。
“这是你家弟弟妹妹啊。”陈达好像对刚才自己的防备有些不好意思,晒得黑黑的脸咧开一个笑容:“也没打啥。”
他一边说着,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止。
两人合力将船拖上岸。
把背篓船上的小杂鱼放到一旁,又将船倒扣着放好。
这才将篓子打开,给李秋言他们看。
几个篓子全都装的满满当当的。
看兄弟俩脸上的笑容,这一趟应该也属于满载而归了。
只不过,这背篓肚子大口小,李秋言只看到了鱼,还真是看不清楚里面具体都有啥。
自然也就没有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生蚝了。
陈达笑着邀请李金:“走,家去看。”
毕竟都已经装在篓里了,就是李金来了,也不好当下再倒出来给他们看啊。
李金有些犹豫,但看李秋言一脸好奇,也就同意了。
他挺有眼色,还不忘帮陈达拿了个背篓。
江哲也接了陈贵手里一个。
这可让两兄弟急的,黑黑的脸膛都透出一抹暗红。
可惜他们拿的东西更多,实在是追不上李金和江哲的速度。
好在离得也没多远,李金前面带路,没过多久,就到了两兄弟的家。
这家有些简陋,这个倒是在李秋言意料之中。
毕竟整个渔村就这么个环境。
院子里还晒着不少干鱼之类的东西。
渔村里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说回家看,他们也没含糊。
陈达的婆娘抱出来两个大木盆,陈达就直接将篓子里的东西给倒了出来。
虽说用篓子装好了,但东西也没有分类。
里面最多的是鱼,其次是虾,还有些海螺蛏子之类的。
独独没有李秋言要的东西。
李秋言不由得有些失望。
那陈达还在与李金絮叨:“晒得虾米不多,你要了,我再去旁处寻寻......”
这个季节海带还没有成熟,陈达认为李金是来收虾米的。
来都来了,倒是也能顺带着带一点。
李金点点头,与陈达说着什么。
哎,太想当然了。
李秋言叹气。
忽然就没有什么兴致了。
她站起身,打算四处走走看看。
咦?
李秋言瞳孔缩了一下。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