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红妆忍不住挑眉,含笑说:“看来,你也是那一届学生的佼佼者了。”
周盘摇头,无奈说:“我算什么佼佼者?只是那时候年轻,喜欢到处出风头罢了。”
也必然是有什么才能吸引到计长风。
荆红妆暗语,却问:“后来呢?”
周盘叹气:“一个那样的人物对我发出邀请,我自然是一口答应,哪知道,第二年,那场运动爆发,把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打乱。大学是念完了,却没有人能分配,我去了军垦农场,一呆就是四年。”
“你回来之后,是计长风帮你安排工作?”荆红妆猜。
周盘点头:“只是那个时候,京城的单位难进,我只好去了豫省的一个县城,一个很清闲的单位,一呆就是六年。”
“这六年,你有志难舒,有才难施,郁郁不得志,然后,木兰地产成立,计长风把你调回了京城。”荆红妆接着说。
周盘苦笑:“现在我明白,什么有志有才,不过是自己自视过高而已。”
“倒也不用这么妄自菲薄。”荆红妆挑唇,想一想,又问一句,“你认不认识易鹏程?”
“认识。”周盘点头,“他和计长风同一届,是学校里另一个很出色的人物,只是我认识他,他未必注意过我,后来他出事,我还很惋惜,没想到……”说到最后一句,没有再说下去。
没想到,是计长风找人害了他。
他和易鹏程的死没有关系就好。
荆红妆也松一口气,看着他认识的问:“计长风对你,确实有知遇之恩,可是这些年,你为了木兰地产也是尽心尽力,现在计长风已经死了,你总不会为了计家拒绝红妆地产吧?”
周盘抬头看她:“你真的要留下我?”
荆红妆笑:“计长风都能看上的人,我有什么理由怀疑你的能力?”
可是,木兰地产终究走到了那一步……
周盘又无奈苦笑。
荆红妆见他沉默,又再说:“如果你还拿不定主意,可以再回去想想,只是木兰地产别的人,你也把话带到,我这里是不会留的,至于去不去别的公司……”笑笑加一句,“降职降薪,他们不愿意,觉得没有面子,总比家里人饿肚子强。”
其实在她看来,现在这些人只能去一些小的私企,倒比安排进国企强一些。
要知道,到了明年,很多国企被三角债拖垮,造成大规模的下岗潮,多少国企的员工失业,没有了原来的保障,要自谋生路。
而同时,以后私企的用人不再受国家人事部门的牵制,恐怕是想进都进不去了。
周盘还是留下了,把荆红妆的原话转给了另一些人。
其实,长篇大论,荆红妆只一个意思,那就是——不信任。
她不信任计长风从各处挖来的精英,也不相信背叛过红妆地产,被木兰地产挖走的知青,唯独相信了计长风的眼光,留下了周盘。
没有人能明白她这奇诡的心思,连周盘都不能,只是,生活面前,他得养家糊口,红妆地产无疑是他最好的选择。
蒋民等人是说不出的后悔,可是当初确实是自己鼠目寸光,被那高三成的工资诱惑,也已经无话可说。
规划、设计部的几个精英自然也不服,可是当周盘带着他们去参观过两个地块的建设后,也哑口无言。
那两个地块,论地段,是现在的四环,可是在当初,只是一片荒地加几个村子,论面积,也不算很大,仅是普通待开发地块的一半。
可是现在,两处地块的建筑都是高楼林立,是集商住用为一体的高新开发区,不管是从住房,还是商业,环境和发展明显高过别的地区,其间的几处高楼,已经是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而这两处地块,就是红妆地产成立最初,荆红妆买下的三块私人地块中的两块,也是用这两块地诱惑苏志宽和唐进步进的公司。
之后,她也兑现承诺,把这两块地交给两个人随意发挥,并且按他们的规划做了建设。
这就是那两个人的实绩,写在简历里,是非常亮眼的一环。
而他们呢?
担了个“精英”的名头,能数得出的实绩,只有二十多年前和别人一起合作过的一些数得上名字的项目,在木兰地产这几年,他们做的只有整齐排布的住宅,或者一街到底的商业街,再没有别的东西。
终于,在周盘的说服下,没有人再去红妆地产闹事,不管情不情愿,也都去各自新的公司报到,周盘完成第一个任务,也就安心留了下来。
本来他决定不再沾手计家的事,哪知道上任还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一封西泉监狱来的信到了他的手上。
西泉监狱,这几年判刑的计家的女人都在那里,包括计紫仪。
周盘愣怔一会儿,把信拿去给荆红妆。
荆红妆看到也愣一下,抬头看看他,微笑说:“西泉监狱,我还有一个熟人,应该是她的来信。”
可是信拆开,只看一眼,脸色就变的凝重,稍稍一默,向周盘说:“你让王谦过来一下。”
也就是说,事情不交给他。
周盘说不出是轻松,还是失落,出去找了王谦,自己没再进来。
荆红妆等王谦过来,把信给他看,说:“西泉监狱,计潮生越狱,被16774揭发,越狱被抓,你帮我联系江城公安局,我要帮16774申请减刑。”
虽然有她之前的话,可是16774并没有联系过她,也没有提过任何要求,所以,王谦并不知道这个是谁,见她没说也不多问,拿了信飞跑出去。
荆红妆想一想,又把周盘叫来,问:“知不知道段长平到了哪里?”
这个周盘倒知道:“十天前,他押最后一批衣服去了北疆,算起来应该已经到了。”
“十天前?”荆红妆扬眉。
这么看,计潮生越狱,正是那批衣服离开西泉监狱的当天。
也是,从她押送材料进西泉监狱,到现在也才四个月,犯人的三万六千多人的囚服,还有基地队员的夏、秋两套衣服加棉衣,再加五六万双犯人的鞋子,西泉监狱的犯人应该是日夜赶工,才在现在把最后的一批棉衣赶了出来。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