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军区的二三事(1 / 1)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星期。

这几天里,两人一直在忙寄包裹的事。

棚子顶上的葵花盘,已经晒得很干了。

陆芳芳和自家男人一块,将葵花盘全都拿下来,剥下了里边的葵花籽。

一百二十多个葵花盘,剥了小半麻袋的葵花籽。

挑了些大的做种子,剩下的葵花籽让两人全都炒了,炒香之后还剩下二十五斤。

两人打算给京城的庄父寄四斤,给陆家也寄四斤,剩下的十七斤两人留着吃。

本来陆芳芳还想多寄一些的,不过被庄明诚拦下了。

葵花籽很有营养,每天抓一把吃,对肚子里的孩子有好处,他可不舍得再多寄了。

除了瓜子、熊肉干、风干兔,两人还准备了几斤黄蘑菇,这东西晒干了,一斤就有好多,寄这东西也划算。

除此之外,陆芳芳还用罐头瓶子,装了两瓶沙葱花酱,打算寄回去让两家人尝尝。

家里最多的熊油,也不能忘了。

陆芳芳用白酒瓶子,装了好几瓶,害怕熊油撒了,她还单独将瓶口缠住了。

白酒瓶子和罐头瓶,更是被她放到了黄蘑菇里,就怕路上碎了。

为了安全到达两千公里外的目的地,她还在在包裹外,缠了好几层旧布。

这么多东西,一个包裹就有二十斤重。

去县里邮电局邮寄的时候,陆芳芳都有些舍不得邮费。

从这里到京城,路程有一千八百公里,一公斤的包裹,邮费就要七毛。

到她老家更远,足足有两千多公里,一公斤邮费要七毛五分钱。

为了将这两个包裹寄出去,足足花了她十四块五,这下子她手里的钱就更少了。

好在这个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家里也不缺吃的,足够熬到下个月发工资。

从县城回来,陆芳芳便又忙起了养殖场的事,准备开始孵鹌鹑蛋。

至于庄明诚,他坐着驴车,叫着小花、小藏狐,去北边的山林里,捡起了云杉球果,为冬天准备着。

每天晚上,两人坐在书桌前,继续画着图、学着外文,日子倒也过得充实。

……

省城军区。

刘文涛催着部里的人,写好了两份喜报,分别向北京和临水发了出去。

按照邮寄的速度,最多半个月后,喜报就能寄到目的地。

现在军区里的人,心思都不在工作上,要是不催,恐怕还得拖些时间。

忙完了自己的事,晚上回家的时候,他又好奇地向妹妹,问了一下文章的事情。

刘文慧此时很是兴奋,当着爸妈还有哥的面,她高兴地说道:

“我的两篇文章,下周一就要发出来了,刊登在人民军队报上,到时候我拿给你们看。”

“司令员还说了,要将我的文章推给京城那边的报社。”

“好好好,还是我女儿有本事,今儿高兴,我多喝一杯。”

刘父拿起白酒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人民军队报,是兰州军区面向甘、陕、宁、青、新所属的部队发行的报纸,是西北军区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了。

能在上边刊登文章,可是一件荣耀的事,更别说司令员还向京城推荐了。

“文慧,凭你的笔杆子,肯定能登上京城的报纸,你写的真是越来越好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去京城工作呢。”

刘文慧兴奋的同时,又摇了摇头,“不是我写的好,是陆同志与庄同志的经历传奇。”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光凭她的笔杆子可没用,最重要的还是具体的事情。

吃完饭回到屋里,刘文慧坐在书桌前,又写起了信。

她打算等下周一将报纸和信,一块寄给祁连山的陆同志,让陆同志也高兴高兴。

抬头看了一眼桌上相框里的照片,里边是戴着大红花的雪豹和藏狐,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没见到陆同志所说的兔狲,可真是遗憾,等下次有机会再到祁连山,她一定要亲眼见识一番。

“也不知道领导有没有看《鹌鹑养殖技术》。”

刘文慧喃喃自语,心情突然有些低落。

她拿着陆同志给的本子回来,就另外抄写了一份,交给了上级的领导。

她感觉这份鹌鹑养殖技术,写的很好,要是能刊登出版,对想养鹌鹑的人很有帮助。

不过想到如今部里的暗流涌动,她又叹了一口气。

一份养鹌鹑的书,恐怕不会被上级注意到,她想要再去祁连山,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摇了摇头,她拿着笔继续写起了信。

想到陆同志也有照相机,她感觉可以让陆同志,给自己寄一张兔狲的相片,这肯定很有意思。

她拿着钢笔,干脆将自己的请求写上了。

刘文慧拿着钢笔,写到最后,顺便又将军区发出喜报的事,告诉了陆同志。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