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这一箭射向秦军,赵军能胜吗?(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1265 字 2023-09-28

“愿为赵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愿随将军驱逐虎狼!”

众人此时被徐福三言两语带的气势高涨,其实国难当头,大敌当前,不需要任何语言的煽动,就足以激发所有人的爱国之心。

徐福说的实实在在,赵国儿郎也回答的实实在在。

“赵国万年!”

徐福忽然大呼,着实令一旁站立陪伴的幽若有些意外。

帐中所有人跟着大呼:“赵国万年!赵国万年!赵国万年!”

紧接着,大营中所有的士卒也跟着山呼:“赵国万年!”

……

幽若悄悄靠近徐福,小声在他耳边嘀咕道:“先生还真当自己是赵国的大将军了啊?这一声‘赵国万年’喊得可真是情真意切。”

徐福转头,有些迷茫的看着幽若,不知幽若是夸赞还是有意调笑,于是小声回答幽若说:“从前见过赵军山呼赵国万年,觉得很能煽动人心,你不觉得这个时候需要这样话来调动气氛,煽动人心吗?”

幽若点了点头,尴尬的笑了笑,以示回应。

徐福开始宣布命令——

令,副将司马尚领驻防灵寿的赵国大军由灵寿向西渡过滹沱河,直逼秦国粮道井陉。

令司马尚意想不到的是,徐福竟然又抽调顾城守军及安平守军各一万士卒补充灵寿,这便意味着顾城和安平城防更为空虚,反倒是他手中掌握着赵军大部主力。

倘若此时秦军聚拢渡河向北进攻顾城,顾城又如何能守得住?

司马尚临行前紧急来见徐福,表达自己的忧心。

“末将有三万主力骑兵足够,无需再予末将增援。”

徐福却笑着回答道:“此战关键在于井陉一战,我军需要完胜。”

司马尚坚持道:“末将定不辱使命,请大将军收回成命,末将不需要增援。”

徐福自是明白司马尚为何坚持,和声安慰道:“司马将军不必忧心本将安危,本将眼下已经料定,初步战策无法施行,桓崎最大可能会固守待援,只存在很小的可能渡河袭击帅帐,所以本将很安全。”

司马尚不解问道:“大将军何以如此确信?”

徐福道:“如你此去得手,秦军便成为无根之水,桓崎必成惊弓之鸟,没有根基的支撑,他绝不会冒险渡河的,即便如先前设想,如果秦军决定渡河,那么也有安平在侧翼阻拦,更何况有中人城为背后坚实后盾,坚守几日不成问题,这几日足够你回军救援帅帐了。”

司马尚不再坚持,箭在弦上,由不得半分矫情,否则耽搁战机。

自帅帐告辞后,司马尚便马不停蹄赶往灵寿城。

司马尚或许担忧顾城无法阻挡秦军,却并不如何担心中人城,中人城作为赵军唯一的粮仓所在,早在赵军到来之初,便已经加固城墙壁垒。

正如徐福所言,中人城可以作为赵军背后的坚实后盾。

徐福并不能确信桓崎不会渡河攻击帅帐,只是为坚定司马尚决心,所有的计划都围绕着帮助赵国赢得一场胜利而制定。

只要能一举歼灭二十万秦军,他愿意付出一些代价,例如一些赵人的性命,甚至例如自己的性命。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他亦做好了秦军来攻的准备。

伤病中的李牧便是在中人城养护,中人城距离顾城极近,顾城的军令亦下达到中人城,中人城守军也开始忙碌起来。

军令中说的清楚明白,中人城将是赵军最后的堡垒,所以中人城守军极尽可能收集周边粮草,聚拢分散在周边的赵国百姓,并且用最大努力进一步加固城池防御。

李牧在侍从的搀扶下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中人城城头,抬眼眺望顾城,脸上没有表情,不知是喜还是忧。

赵军在徐福的指挥下蛰伏许久,终于在这一刻动了。

这一动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箭射向秦军,赵军能胜吗?

徐福在信中毫无保留的告知了李牧自己的所有谋划,李牧觉得徐福获取主动的方式十分高妙,对秦军及其将帅的思维分析的入木三分,然而妄图一举歼灭二十万秦军主力,还是太过冒险。

如果是他来统帅大军作战,他不会选择这样冒险的策略,更不会妄图一举击败秦军取得全面的战胜,只会寻求局部的胜利。

因为战胜二十万秦军又谈何容易?因为这是赵国最后的家底。

一旦不能战胜秦军,赵军便完了,赵国再也没有崛起的任何可能。

虽然在对于战局的思考上,李牧并不完全认可徐福,但他并未做出任何干涉徐福的举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信任徐福,也渴望赵军获得一次决定性的大胜。

赵国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或许真当下一剂猛药,才能救得性命。

正如现在的自己,他开始有些庆幸将统帅大权交付于徐福,因为如此考验胆魄的战策,他不敢去实施,而徐福却无顾忌。

李牧凝重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他无比虔诚,像是一个忠实的信徒一般拱手向南遥拜道:“先生,一切拜托了。”

……

司马尚赶往灵寿城的同时,徐福竟然又下达了一项令人匪夷所思的军令。

赵军大部已然西向而去,滹沱河北岸安平及顾城如此空虚的情形之下,徐福竟然下令,将帅帐继续向南迁移,直至濒临滹沱河。

徐福如此,是要做出即将渡河的姿态,将秦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灵寿城以东、安平城以西,这一段滹沱河中下游的区域上来,最大程度上让司马尚此去的成算变得更大。

这无疑十分凶险,因为顾城加之安平赵军,拢共不过三万,虽然秦军已经分散各地,短时间内秦军能够聚集起来的兵力依然远超滹沱河北岸的赵军,若是一旦激怒秦军渡河向北,与秦军遭遇,赵军必然难以抵挡秦军全力的攻伐。

徐福说过,他料定桓崎不会渡河,这大概是他选择冒险的主要原因。

徐福跨上战马,幽若也是一身戎装跟随在侧、形影不离,护卫帅帐的大军,浩浩荡荡开向滹沱河。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