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不可钻研圣人学问!”
儒家文化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可以超脱其上。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所有思想家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古人的权威,印证自己的权威!
“故而,殿下所言,臣无法认同!”
向朱允熞汇报了一则消息:在上次朱允熞巡视国子监之后,方孝孺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作风。
同时这种思想,也可以提高百姓的地位。
………………
而就在朱允熞不断回想着阳明心学的内容,并加之改编的时候。
说道:“殿下,臣在。”
在家耕田的百姓,在人们心中要比外出打工的百姓地位要高上几分。
朱允熞既要保证阳明心学的内容不失其意,才能说服一众儒家士子,同时也要从阳明心学的观点中,找出符合自己所需的内容。
“臣既然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便自然要让国子监焕然一新。”
朱允熞要将大明的思潮,往实用主义的方向去引导,让所有人更加关心如何发展出更实用的科技,解放更多的生产力。
往里面掺杂一些别的东西。
但这也就只是一个壳子而已,里面真正的内容,朱允熞自然不会完全按照阳明心学的内容来。
“定然是鼓励天下所有读书人,奋发进取,钻研圣人学问。”
朱允熞,终于发难。
所以朱允熞将自己目标放到了阳明心学的身上。
连带着百姓,心中自然就有所顾虑。
这种事情,其实大家都在做,程朱理学是这样,阳明心学也是这样。
同时,还有这所谓的知,又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知,又要朝那个方知?
这都是可以掺杂私货的地方!
这几乎是公然和朱允熞叫板了!完全没把朱允熞放在眼里!
但方孝孺敢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底气。
翌日。
不也没人指责他们的不对?
说白了,只要你能从圣人言论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有一套自己完善的理论,又符合当下的思想观念。
不管朱允熞说什么,他们就点头称是。
而不是凭空冒出的‘异端’。
“国子监的身上,不仅承担着教育的意义,更是为天下学府之表率!”
朱允熞很清楚,在这个时代。
朱允熞自然也无法例外。
“看来,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如果是你站在孤的位子上,你又会怎么做?!”
“继往开来。”
阳明心学,出自于儒家,天然就和儒家文化亲近,受到所有人的认同。
直接宣布取缔算学!将算学驱逐去国子监!
更是号称,国子监内,是传授圣人学问的地方,除开圣人学问,一概不得入国子监!
而科举所考的内容,更是不可能改变!
而不是站在大明的角度考虑!
不过朱允熞却可以借着复兴儒家文化的名义。
朱允熞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这是要和我作对啊?”
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此,方才是他心目中盛世之景!
就好比阳明心学所推崇的‘心即理’。
儒家更是离不开的正统学说!
但朱允熞,就是把他们这样的思想扭转过来!哪怕一时之间无法改变儒家的地位,也必须让所有人知道,他朱允熞清除程朱理学的决心!
朱允熞板着一张脸,而下方的群臣百官,却是一副懒散的样子。
“大明就能长盛永昌?”
“方可让大明永昌。”
诸多事项的进展,也缓慢了许多。
内容依旧是那些内容,但侧重点不同之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就好像程朱理学一般,明明是儒家,却掺杂了佛学禅理的那一套理论。
弄出了个所谓的‘天理’。
“哦?”
方孝孺甚至更是激进的设想着。
“国子监,沿袭已久,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最高学府。”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就符合朱允熞的需求,因为朱允熞将来打算废除奴婢制度,让所有权贵、豪绅家中的奴婢,变成另外一种身份——打工人。
有朝一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以儒家为尊,就算是皇帝,也必须听儒家的话!
但方孝孺却似乎像是没有察觉到一样。
早朝。
这无疑能大幅度增加劳工的积极性。
朱允熞反问道:“那你认为,如果任由你放手施为,你会怎么做?”
一来,王阳明的心学,同样出自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士子的认同,减少阻力。
并且稍加改正。
“简直可笑!”
朱允熞直指核心,在程朱理学思想下培养出来的读书人。
真的有道德可言?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