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御赐黄马褂(1 / 2)

白龙刘骁 骁骑校 5213 字 2023-10-07

这一幕是纳兰眼前出现的幻觉,根据刘骁提供的历史真实情况,被打死的是德国公使克林德,他的死使得这场战争完全失去了缓和余地。

而纳兰就是为了制止这次事件而特地在此蹲守。

如今的北京城,可以用无政府状态来形容,而且更加混乱和吊诡,世人皆知,庚子国变的核心是列强在北京的使馆区被围困了五十天,直到天津来的国联军解围,后来还拍了电影来纪念,似乎是大清野蛮无礼,对外交人员下手,但事实并非如此。

就在前日,大清总理衙门提出,鉴于北京治安恶化,派军队护送东交民巷的外交使团前往天津,而德国公使克林德正要去总理衙门抗议,他们拒绝前往天津,坚持留在北京。

这是刘骁告诉纳兰的,也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这就有意思了,两方已经处于开战状态,但所在国政府还要保全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派军护送他们去列强军队驻扎的天津,这本是大国风范,仁至义尽,可外交人员却执意赖着不走,区区几百人宁愿待在充斥着义和团的北京,也不愿意去相对安全的天津,这是何道理。

这又绕了回去,大清朝廷已经失去了对自家的官员军队百姓的掌控力,从上到下都呈现出一种摇摆不定的暧昧态度,洋人是怕义和团,但也怕在途被清军团灭,他们根本不相信清军会真的保护自己,义和团来了怎么说,国式的智慧让他们吃了很多亏,宁愿待在东交民巷的临时工事里,也不愿意出城冒险。

这么多洋人在京城里待着,就像狗窝里放着的包子,义和团并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他们一定会去攻打,打仗就会死人,死了洋人,列强就一定出兵,出兵朝廷就扛不住,所以至少目前慈禧太后的意思是真的想把这批烫手山芋送出去。

“大人,来了。”耳畔有人提醒,纳兰从思绪抽身出来,下令士兵锁街,分隔即将发生冲突的两方。

金鳞军的打扮与清军迥异,与义和团更是截然不同,头顶范阳笠,身披清凉透风的麻布战袍,皮护肩,皮悍腰,手持汉阳造,脚蹬步靴,土洋结合,造型奇特,但是在群魔乱舞的北京城,这已经无法引起大众的注意了,光天化日之下关云长猪戒满街走,还差你这点么。

克林德听翻译说前方有军队封锁,掀起轿帘看去,看到这些古典造型的士兵,还以为是董福祥的甘军来找麻烦,便拿起手枪扳动击锤,凶光四射。

对于克林德来说,不管是清军还是拳民,都是劣等民族,和动物一个级别,对这些人他既鄙夷又厌恶,唯独缺少恐惧,这也是他几乎不带卫兵就敢出使馆区的原因,对付一帮野蛮人,自己一把枪就够了。

另一头,虎神营霆字队队章京恩海带着几个手下迎头而来,恩海是正白旗人,二十四五岁年纪,论摔跤在北京城数得着,洋枪用的也娴熟,平日里提笼架鸟,玩世不恭,国家危难了,他第一个站出来报效朝廷,绝对算得上一条响当当的好汉子。

前面有洋人的轿子,有不认识的军队,恩海一愣,手向腰间的快枪摸去。

克林德正要出枪,忽然轿子侧后方同时被三把锋利的长刀划开,紧跟着黑洞洞的枪口就顶在他后脑勺,手枪被人抄走。

“我抗议!”克林德大怒。

翻译柯达士也咆哮着将公使的抗议转述给这些野蛮人,但他俩还是被反剪双臂抓了起来,轿夫四散而逃。

恩海看到这一幕,兴奋莫名,上前搭讪,可那些奇装异服的士兵并不搭理他,押着洋人径直向总理衙门去了,一个四品顶戴的武官路过,倒是扭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他几眼。

“我认识他么?”恩海问身旁的人。

他当然不会认识湖北练军四品兵备道蓝凤林,更不知道这一幕直接决定自己的寿命不会在年底终结。

总理衙门就在不远处,门脸不大,一块牌匾上写着“外褆福”,门口有把门的士兵,天子脚下,就算是大头兵,那都带着一股子骄横之气,眼瞅着一伙外地兵押着两个洋人过来,顿时举枪拦阻。

金鳞军可不惯着他们,这些宋人对所处的时代没有任何感情,既不惧怕谁,也不亲近谁,脑后留着辫子的那能是华夏子孙么,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枪托。

纳兰也不在意,他来北京不是巴结谁来的,是来搅浑水的,现如今北京所有的官吏和机构,在几个月后都将大洗牌,所以他只管办自己的事儿即可,谁不给好脸色就弄谁,就算是王爷也照打。

总理衙门的管理大臣是庆亲王和端郡王,这两位都忙着招抚拳民,糊弄太后,这会儿都不在衙门当值,倒是有值班的章京,可级别也不够啊,纳兰说没事,咱自己带着人呢,袁大人,您请吧。

袁耀只是商州地方官,哪见过这种阵势,他还没报到呢,如何开展工作,再说克林德也不认可他,点名只和对等的官员谈。

还好,当值章京将衙门管事的大臣许景澄找来了,许公办了二十年洋务,在法、德、奥、俄等国做过公使,算是能对等的老资历,一场临时约见就这样仓促展开,克林德恶狠狠地表示最强烈抗议,因为他遭到了清军士兵的无礼对待。

许景澄苦笑,心说打你算轻的,端王私下有令,见洋人即可杀无赦,但这话不能说,不能留下话柄,他再次强调,请列强使团在十二个时辰之内撤离京城,否则无法保证其安全。

克林德拍桌子怒喝,你当我是傻子么,在有围墙和军队保卫的东交民巷,你们无法保证使团安全,难道从北京到天津的路上就能保证?

许景澄摇摇头,洋人都是一根筋,脑子认死理,道理虽然看起来像是个道理,但不符合大清的国情啊,北京城内十几万义和团闹得凶猛,谁知道那天就按不住盖子了,将洋人送到天津是个一次性任务,相对好执行,但保护使馆区就是个长期任务,世上哪有夜夜防贼的道理啊。

随机应变的大清道理,到了刻板的普鲁士男爵这里就不是道理,克林德的那一项要求都得不到满意回答,怒气冲冲就要回去,这时候纳兰发话了:“克公使,听我一言。”

克林德撇了撇他,不认识。

许景澄也看着纳兰,这位四品官员想是外地来的吧,面孔生的很。

纳兰正色道:“我大清朝廷的最后通牒你记清楚了,十二时辰一到,刀枪无眼。”

克林德听了翻译,冷笑道:“你们尽管来好了。”

纳兰对总理衙门的通译说道:“把他的话记录下来。”

又对克林德道:“我乃湖北练勇四品兵备道蓝凤林,奉湖广总督张部堂将令前来京师勤王,报效朝廷,是我辈职责,进攻使馆区本是违背国际法之事,但事出有因,我方已经尽了义务,拒不撤离所造成的一切责任由你方承担,既然战事不可避免,我还是要告知你,请将妇孺集在后方,以白旗为标,我方攻入之后,会保护你方妇孺安全。”

克林德懒得听他絮叨,带着翻译扬长而去。

许景澄倒是对这位湖北来的生猛兵备道很有好感,两下见礼,纳兰说自己奉旨进京,正要找直隶总督兼军机大臣荣禄报到。

“荣堂正在东交民巷,本官带你去。”许景澄说。

大沽口被列强攻占的消息姗姗来迟,隔了几天才传到北京,一时间群情激奋,加上朝廷二十四小时的通牒已经到了,东交民巷外杀声震天,无数包着红头巾的拳民翻跟头,跳大神,吐火,胸口碎大石,围观群众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但这只是表演,不是真打,真打也凑不上去,荣禄的武卫军包围着使馆区,说是包围,其实是保卫,荣禄对太后的那点小心思是心领神会,洋人可以吓唬,不能真杀。

荣禄揣摩太后的思路是以东交民巷的洋人作为肉盾,逼迫天津来的大军不敢北上,这个想法能不能成立不敢说,反正荣禄觉得挺难的,洋人倨傲,宁死不屈,尤其不肯对大清低头,这个把戏就像是走钢丝,走的不好就得摔死人。

手底下人也明白荣堂的心思,刚刚将一车瓜果蔬菜送进东交民巷,我泱泱大国,这点风范还是有的,不光送瓜果,真打起来,还会往里面送弹药哩。

这时候许景澄带着几个人来了,说是湖北派来勤王的部队到了。

这个节骨眼上,荣禄哪还顾得上招呼一个小小四品道员,他直接让下面人与蓝凤林对接,就扭转身去,继续用望远镜观察东交民巷。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