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瑜然当初创立春之园时就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希望为妇女和儿童单独创建一个医院,专攻妇女和儿童的医学问题。
从春之园到京师妇女儿童保健院,叶瑜然花了至少三年时间。再从京城到大燕各大主要城镇,再慢慢铺开,在各大中小城镇。
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地方都有,但只在大一点的城镇,基本上都会有一家“xx妇女儿童保健院”,专门为妇女儿童提供医疗援助。
除了医疗援助,根据某个地方的情况,甚至还会有讼师援助。
叶瑜然和朱家不遗余地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群,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有效,但在她的这种大力支持下,还是让大燕老百姓的生活提高了不少。
女人们终于有了一种被人当成“人”看的感觉。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经济上下手,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
女人工厂也跟着铺了过去,让女人手里有了钱,腰板就硬了,敢大声跟男人说话了。
或许有的地方,依旧重男轻女,但没关系,只要有一部分女人站了起来,希望的种子撒下去,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女人站起来。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燕已经先后成立了“妇女互助基金”“儿童保护基金会”“家庭教育基金会”等各个类型公益性组织。
经济、医疗、教育,三线并行,哪条线好走,就先走哪条。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人跟勤帝上书,觉得朱家这一行踪触动了士族阶级的利益。
但站在朱家这边的勤帝表示:“是吗?上数三代,你们有几个祖祖辈辈都是士族阶级?”
“别跟朕讲出身,你们的出身还能比朕尊贵?朕都没说什么,你们有什么意见?”
“人家朱家违反了大燕律法哪条法律条文?”
……
谁敢说朱家违反了法律条文,勤帝就敢叫他们与朱家在朝为官的人当朝“对质”。
完了,还会刊登在大燕的官方报纸上,让天下人“评论”。
士族毕竟是少数人,随着叶瑜然在天下大搞教育,还是有一部分老百姓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硬是能够看得懂简单的报纸了。
就算他们自己看不懂,没关系,街头巷尾那么多读书人,总有哪家子孙出息,能够看得懂的,让他出来讲讲便是。
时下,最流行的一个兼职就是“报纸解说人”。这东西,可比话本有意思多了。
话本只图个乐子,但报纸上的内容,时常会出现当今天子与朝廷的政令,他们要是搞懂了,就不怕头顶上的衙门“蒙蔽”他们了。
以前为什么会出现贪官污吏,互相包庇?
还不就是上面的政令太高冷,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也就造成了底层官员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局面,再一碰上大字不识一个,性情老实的贫民百姓,那就更难讲了。
从愚民到启民智,短短几年间,勤帝就尝到了甜头。
天下间的粮食翻了好几倍,各种工艺技术革新,就是勤帝自己出个门,就觉得特别方便——水泥铺就的平整街道,可以坐私家马车,也可以公共马车线,还有自行车或者滑板。
只要你遵守大燕交规,不会影响到其他人,一般都不会有人管你。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一人拉的“黄包车”。
勤帝觉得十分新奇,还找机会坐了一下。
黄包车下面两个大轮子,上面摆放着一把大大的特制椅子,再两个把手,负责拉黄包车的人便站在前方,抓着把手往前跑就行。
劳苦大众可不怕苦,人家就怕没钱赚。
就这样,还有人拉了黄包车车队,跑到交规部门申请“通行令”,再到工商部申请“经营许可证”,可见这活虽然辛苦了点,但还是有钱赚的。
黄包车比公共马车灵活,公共马车只有固定线索,每天都定点定时出现,不会乱跑。
你要是错过了这班,就只能等下一班了。
有的时候比较偏僻的,公共马车行不挣钱,人家也不会把线搭过来。
但黄包车就不一样了,它们更加机动灵活,一辆黄包车拉一个人,若是轻便的妇人,还能带一个不大的小孩子,哪里都能去。
就是加了一个孩子,跑得远一些,价钱会贵些。但如果办的是月票、年票,价值便宜些。
大燕还有一份特殊的“大燕意见报”,这个就有意思了,就是但凡对大燕有不满的地方,都可以给这份官方报纸写信,对方会刊登出来,让天下人看见。
若谁有改进的办法,可以根据这个“不满”提出参考意见。
不管是提意见的人,还是给出解决办法的人,一旦被采纳,都会得到官方的“奖励”。甚至还有人被勤帝看上,直接送到了大燕人才库,以备需求。
勤帝如此不拘一格降人格,更是激发了整个大燕读书人的热情,一个个针砭时政,恨不得自己立马就能显露于帝前,获得勤帝重用。
如果一次没被选中,没关系,再来。
读书人喜欢较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当然了,“大燕意见报”对事不对人,若是发现有人恶意栽赃他人,那是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的。
前面说了,朱家一直致力于提高天下女人的地位,对于底层女性来说,从经济和教育方面下手,她们手里有了钱,腰板就能硬一些。
再加上教育的引导,她们就能学会自立。
那么对于顶层的女性来说,要怎么做呢?
首先,叶瑜然、朱八妹等人本来就是一个代表。当各大报纸的出现,那些才华横溢的高知女性如何愿意埋没自己?
一开始不敢用自己的真名,只用了自己兄弟、父亲,或者特地取了一个男性的笔名。但渐渐地,她们得到了夸奖和认同,慢慢地也就敢于暴露于人前了。
大宝朱安开的妻子冉淑婉便是,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有“诗中之仙”的美誉。
家族的规矩和教养不许她出头,只能将才华藏于身,默默驻守后院,三门不迈,大门不出,才学不为外人所知也。
她看着柔柔弱弱的,心里却憋了一股气。特别是看到别的人刊登在报纸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比不上她的,还被如此夸赞。
她受不了了,径直写了一篇“论古今诗词的杂说”,将那些她认为写得不怎么样的诗词全批了一个遍,又挑了几首她觉得不错的,和大家一起鉴赏。
因为没注意,她用的是真名。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