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了“找钱”二字,颇接地气。
洪范想起今早阅览的图纸。
一叠白纸黑线,字里行间藏着一个大时代数不尽的钱财。
“怎么,你要捐献?”
萧楚见他踌躇,自以为洪范有心助力,赶忙亲手斟了杯茶。
“我入境凉州后确实听说你是个大财主,但想你出身贫寒发迹未久,本不好意思从你这打秋风——事先说了,这事对你来说应当不会有什么回报。”
她嘴角微弯,满脸期待。
洪范沉默了半晌。
“倒不是捐献,而是合作。”
他提这茬的时候,心头抑制不住地发虚。
“此事利大,非一人能为。”
他端起茶杯凑在嘴边,用数十秒钟一点点将之呷空。
每每提到纺织机,洪范便不能不想起前世大英帝国工业化时的腥风血雨——商人与贵族,羊吃人与棉花吃羊,毛纺业与棉纺业的倾轧起伏,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摧毁式倾销……
先进生产力既是滚滚的车轮,也是残忍的石碾。
盖因人类的社会是如此庞大与迟钝,以至于一项只在历史书上占有一页的变化,就不知会碾碎多少人的生活。
革命之凶险,有火之烈,有冰之冷。
何况现在要革掉的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小型踏板织机?
风吹过院子里开满了的无尽夏,花瓣颤动,仿佛阳光下岌岌可危的紫蓝色泡沫。
“新式蒸汽大纺车,能同时操作五百个纱锭,一台的产能可抵现下水力大纺车数十台;技术一半在我一半在凉州器作监。”
洪范用尽力气放稳了茶碗,终于开口。
此世为史捉刀,舍我,其谁呢?
萧楚三人听出了他话音间的悚然,却无法体会更深处的心情——甚至于周文杨余胡庄二人只以为洪范忌讳在人前深谈,主动避了出去。
“在经商这事上我当然信你。”
萧楚斟酌语句。
大华以武立国,并没有“不与民争利”、“宗室不能经商”的说法,无非许多萧氏子弟觉得经营乃贱业不愿自侮。
但萧楚知道俗务艰难,并不在乎这些虚的。
“问题是我本就缺钱,哪有资本往商行里投?或者待我回神京给你张罗个皇商名号,可以免些税。”
她提议道。
洪范立刻拒绝。
他挣钱容易,也不是那种只看眼前的人;交税、交更多税对他来说不仅不糟,反而是大好事。
“此事我打算与步圣合作,第一期工厂放在贺州,上月底刚在书信里定下。”
洪范说道。
“若殿下不嫌弃,便拿一成干股去;稍待几年,胜遇军想必就不用再为那一年七十万两发愁了。”
他说的是合则两利的事。
纺织产业规模恐怖,庄立人都自承守不住,若只在凉州沈摩耶加上祝湛然两人应该罩得住,但洪范对这两位天人本身信任有限,又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才找到术圣头上。
如今得了长公主这张金字招牌,背后还能携裹上胜遇军,自是再好不过。
“你这大话说得轻松,那可是七十万两,若这织布厂三年后还不挣钱呢?”
萧楚故意逼问道。
她不是蠢人,知道以自己的身份白拿干股并不必然意味着占人便宜。
“那到时殿下缺多少经费便全由我补上。”
洪范信誓旦旦。
“好好好,那三年后,我与胜遇军便都靠你养家糊口了!”
萧楚大喜,话脱口了才觉不妥,微微红了脸颊。
大事讲妥,四人就着好茶闲聊,从神京政治、边疆军事等等一直聊到凉州前两年的风波。
申时正(下午四点),日头偏西,洪范问起几人食宿,听说未有着落便主动请他们盘桓府中。
萧楚欣然应允。
之后一个小时颇为忙碌。
洪范先遣人往器作监知会庄立人,又让兴盛堂早备酒席送来,思及长公主未带婢女,还安排桃红去服侍。
一通杂事办完已是黄昏时候。
洪范走上西花园的亭台。
府外的烟火喧嚣围拢过来。
越过院墙,他能看到远处街边摆满了精钢刀剑农具的铁匠铺生意红火,学徒在外头叫卖着低价钢钉。
夕阳格外和煦,却仿佛带着农业时代的余温。
PS:传统玄幻嘛,核心肯定是升级打斗,类似社会演进的部分就稍稍着笔,只做大背景。
不管是炼钢还是纺织,都是极为庞大繁杂的巨型行业,我翻个几小时的资料压根懂不进皮毛,所以请大家勿深究了。
(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