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八年,
明神宗朱翊钧龙御归天,随后明光宗泰昌皇帝因红丸案直接毙命,天启皇帝朱由校粉墨登场了。
但朱由校一登基看到的就是所谓的众正盈朝,满堂清流,朝廷府库空虚,边关久缺粮饷,大明各地百姓艰苦,贪官污吏横行,权贵子弟猖獗,南边的蛮夷三番两次入侵,西南边陲动不动有人造反,东北的后金蠢蠢欲动,草原上的鞑靼部狼子野心...
王朝末年的景象徐徐在朱由校面前展开,当场给了这位刚刚登记还茫然无知的大明天子一个大逼斗。
紧接着,小冰河时期开始展现威力,几乎每年都有的旱灾,涝灾频频折腾着大明百姓,让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更是负担沉重。
若按照原本历史走向,天启皇帝凭借魏公公,尚能有钱财救济灾民,给边关发饷让大明朝勉强度日,直至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场后,小冰河期正式展现威力,加上众正盈朝,满朝衣冠禽兽,大明朝没了钱粮,兵将缺饷,内部灾害频频,百姓揭竿而起,外面大清国趁虚而入加上吴三桂放开了山海关...
大明朝才在内忧外患之下轰然倒塌。
怎么说呢?
有的人早就死了,可是现在才埋。
大明自堡宗开始就不断走下坡路,景泰中兴后堡宗再次上位抢自己儿子的皇位,把景泰朝的贤良干吏给大肆贬罚,清理朝堂,让朝廷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元气又给散去了。
至于堡宗到底干了什么实事?
废除人殉?
看看历朝历代评价皇帝就知道,这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实在找不出什么政绩,只能拿废除人殉说事了。
后面成化中兴,万历中兴虽然又给大明续了口气,但朝廷实际上已经积重难返了。
如今朝廷推行新政,就是重病用猛药,相当于刮骨疗毒,给大明刮去一身腐肉脓疮,好脱去累赘焕发生机。
但这要朝廷内部稳定,也就是说刮骨疗毒的时候,你内部脏腑不能出问题。
眼下北方全面推行,相当于刮骨疗毒进展到了三分之一,而这个时候小冰河期威力展现,天灾频发,张好古就不得不考虑,如何让大明稳定的渡过这个冰河期。
朱由校手中把玩着一件工科院出品的木鸢,据说能测风向天气:“自朕登基以来,朝廷这些年各地大灾小灾就没停过,什么干旱洪涝,朝廷内外,众说纷纭。”
“这朝野上下啊,说什么朕品行不端,德不配位,什么奸臣当道,国有佞臣,以至于惹苍天发怒。”
“朕做的再多再好,他们也全都熟视无睹,仿佛不顺着他们的心意,这大明就要亡了一样。”
说着,朱由校嗤笑一声,放下木鸢:“这民间的流言,穿凿附会,不足为奇,朕也不在乎这些宵小之言。”
“纵观这些年,甘陕大旱,山东大旱,河南大旱,江南洪涝,湖广洪涝,河南洪涝...各地灾患朝廷都过来了!”
“如今外夷扫除,边患平定,朝廷专心内政,还能治理不好这区区灾患了?”
朱由校说的是意气风发云淡风轻,他如今有这个资格说这样的话,他是一手开拓了盛世的君主,权势之盛比肩开国帝王,如今,就连日月星辰都要在这位大明天子的意志下运转,他会怕了区区旱涝之灾?
张好古捧着玉笏躬身一礼:“既然学士们预测,这天下气候出了问题,未来旱灾涝灾还会频繁出现,朝廷就要想办法,把这天灾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旱涝之灾,对百姓影响甚大,虽说朝廷可以不在乎,但民间流言多了,也容易伤人。臣以为,朝廷做打算,不能仅仅是做近几年之功,也要考虑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把目光放的长远些,彻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来才是。”
朱由校笑道:“师父此话不错。”
“不管这旱灾涝灾是持续三五年,还是十几年,朝廷必须考虑周全了,不能说仅仅是做个临时准备。”
“天启这一朝治理灾害轻轻松松,但后世呢,总要考虑到后人。”
“朕的意思,就是要做出一个可以防治灾害的长久预案,一个能持续百年的预案。”
百年预案!
朱由校的野心很大,他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他要把大明朝建设成真正的上国,让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世大明。
因此,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大明朝,什么都要做最好的。
“诸位爱卿都是内阁宰辅,辅佐朕处理朝政,朝廷接下来要做的事很多,总要定下个章程才是,诸位爱卿有何想法啊?”朱由校不紧不慢的说着。
几人齐齐看向张好古,显然是等张好古这个内阁首辅开口。
朱由校也是看向张好古,自张好古入朝以来,提出的种种政策可以说是一步步推动着大明朝走到如今的,眼下这关乎朝廷利害,百姓生计的事,自然也是希望张好古能给出一个办法来。
张好古也没推辞,他捧着玉笏,神情不变:“陛下,诸位同僚,这旱涝之灾,为何在中原,江南破坏最重,对朝廷的影响最大?”
黄立极说道:“自然是中原和江南乃历朝历代精华膏腴之地。”
张好古说道:“不错,中原江南之地,水网密集,良田何止万顷?又有黄河长江哺育沿河两岸,是以成为历朝历代的钱粮重地,无论是粮赋还是人口,都是最多的。”
“如今朝廷面对的,不仅仅是这几处地方所面临的灾患问题,还有四边缺少充足人口的问题。”
“预防灾患,无非是河道清淤,建设水库,挖掘沟渠,连通河道等等,朝廷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缓解这些问题。”
魏广微问道:“元辅的意思,莫不是要向四边移民?”
张好古点了点头:“魏相所言,对了一半。交祉田亩众多,当地稻种可一年三熟,可为朝廷提供足够的粮食。眼下交祉新下,想让当地更快的融入大明,移民是最好的办法。”
“迁移交祉百姓入云贵川广之地,同时将我大明百姓迁移入交祉,把交祉彻底变成大明的两个省,这交祉的钱粮,也可以为朝廷回血,日后若有江南有灾情,可直接从交祉调粮救灾。”
“这移民充实边关之策,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利用其如今中原和江南地区充足的人口,来发展工业,给大明夯实基础。”
黄立极问道:“元辅,如今交祉和云南不是已经开始移民了吗?”
张好古摇了摇头:“小规模的移民,几百,几千人,有何用?”
“朝廷要做,就要迁移几十万,上百万人入交祉,才能将交祉彻底稳固下来。”
魏广微又说道:“迁移百万人丁入交祉,那朝廷发展交祉需要投入多少钱?眼下还只是交祉,蒙古,后面呢,四处用钱,朝廷一年收入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
张好古叹了口气:“朝廷发展不能单靠节源,单单节源,却不开流,朝廷如何发展?民生如何发展?”
“如今朝廷百业兴旺,发展迅速,正是需要大笔投入钱财的时候。”
“而且迁移百姓入交祉,不代表眼下朝廷就要在交祉花多少钱。”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