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刘逸要实施新政了,就算是刘逸让他们把全部家产都捐出来充实大汉,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剩余一成,就是如杨彪、卢植这样的大汉老臣。
这些老臣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他们知道自己忤逆不了刘逸,便只是听刘逸之命行事就可以了。
不管刘逸如何实施新政,他们作为朝中重臣总会比寻常百姓过得好,这也就够了。
谁也不愿意拿脑袋跟刘逸手中的刀子碰。
见众臣如此反应,杨彪轻叹一声,也沉默不言。
刘逸继续道:
“重视教育之策,本王打算在大汉各郡县建立蒙学、中学。
于成都、长安、洛阳等地建立大学,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读书识字,接受教育。
此外,本王每年还会从大学之中选拔一批官吏,以充实我大汉的人才储备。”
刘逸此言一出,众朝臣满座皆惊!
“普及教育,这怎么可能呢?”
“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估量啊!”
“别的不说,光是所需要的书籍就是天文数字,我大汉根本无法负担!”
“雍王的想法不错,可惜此策根本无法实现啊!”
刘逸朗声对众臣道:
“诸位!
本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来人呐,把本王印刷的书籍给诸位大人们发下去,让诸位大人们看看!”
当年在成都的时候,天下会便按刘逸的方法发明出了新式的纸张和印刷技术。
想制造书籍对刘逸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只是那时候刘逸的势力还想对弱小,书籍只能当奢侈品来卖,赚一笔钱。
如今刘逸已经得了关中雍凉、羽翼已丰,是时候把书籍拿出来培育人才了。
大殿上的每位大臣收到三本书,分别是刘逸按照记忆所写出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这些书籍作为孩童的启蒙读物再好不过,朝臣们都啧啧称奇。
“像这样的书籍虽然珍贵,我大汉已可以做到量产。
本王相信假以时日,天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识字,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为我大汉效力!”
一些世家出身的老臣手握书籍,心中百感交集。
世家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土地、财富、势力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知识的垄断。
寻常百姓哪怕再渴望读书学知识,也没有那个条件,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务农。
刘逸兴教育、开民智,越来越多的百姓拥有了知识,势必会对世家造成冲击。
可惜他们这些老臣并不能左右刘逸的决定,而且刘逸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也无从反对,只能咬牙认了。
其实兴教育、开民智只是刘逸谋划的第一步。
刘逸的最终目的,是兴科举、开科取士,彻底击碎世家豪门对于百姓上升通道的封锁。
大汉的上层皆为豪门所把持,腐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唯有让天下人才形成良性竞争,百姓拥有走向上层的希望,大汉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雍王高瞻远瞩,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臣等佩服!”
三条策略尽皆无人反对,可见刘逸在朝中的威望。
事实上正如卢植所说,他们这些老臣想反对刘逸也没有用。
刘逸留他们在朝,那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老臣们掌握的都是些虚职。
如果他们不听话,刘逸虽不会像董贼那样一刀把老臣们宰了,却也能将他们打落尘埃,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大汉重臣尝尝底层百姓的辛苦。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