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2 / 2)

然后是马叔常。

也没有谦虚,豪言道:“在下博览群书,擅治经典。”

治经典?

捕捉到关键词!

诸葛亮嘴角挂着浅笑。

很快没人在他面前,说自己能“治经典”了。

得好好调教一下。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马叔常满头大汗,拱手告饶: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甘拜下风,愿为一小吏脚踏实地。”

诸葛亮意犹未尽收手。

对刘备点头示意。

刘备适时作出安排,“劝学从事是琮公子,叔常可为书佐,助琮公子管理荆州之学政。”

“谢主公成全。”

马叔常擦擦汗退下。

最后,还剩一人。

此人年不过二十,相貌堂堂,气度沉稳,自始自终面不改色。

眉间一缕白色引人注目。

刘备甚是满意,赞道:“乡里有谚语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阁下想去何处?但讲无妨。”

马良镇定出列,请求道:“在下想去新野,请主公应允。”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

马仲常、马叔常二人,早知自家三弟打算,默契保持沉默。

诸葛亮笑而不语。

眸中难掩欣赏之色。

刘备也是面露喜意,笑问:“季常为何要去新野?”

马良不假思索回应:“荆襄内外格局铁桶一般,非在下所能撼动。

新野在酝酿一件大事,一派生机盎然,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当然,这是委婉说法。

直接的话,就是荆襄全是老谋深算的人,他这样的年轻人,更适合在外打拼,闯出一番事业。

想法与刘备、诸葛亮不谋而合。

他们深知,子御不需要老头,需要的是年轻有为之人。

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

“好。”

刘备当即拍板,“命你为新野主簿,尽快前往新野赴任。”

而马良更干脆。

“择日不如撞日,臣应即刻出发,不能耽误军师大事。”

“既如此,有劳季常。”

“臣告退。”

马良迈着轻快步伐退下。

那架势,生怕刘备返回似的。

“季常何故如此心急?”

刘备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不简单询问马良的两个哥哥。

马仲常嘴角抽搐,“实不相瞒,季常十分推崇军师,时常探听来自新野的消息,对新野神往已久。”

“原来如此。”

刘备恍然大悟。

一旁,诸葛亮眼睛一眯。

心中顿生一计。

等马氏兄弟全部离开,诸葛亮羽扇遮面,沉声道:

“以亮观之,子御在年轻之辈声望一时无二。

不加以利用实在可惜

主公可号召荆襄年轻人,前往新野施展抱负。”

刘备先入为主。

以为诸葛亮口中“年轻人”,是类似马良这样的世家子弟。

最差也是寒门。

“季常眼光深远,敢赌一把前程,但他仅是个例,更多人看不透,仍在观望,不可能抛下前程去新野。”刘备对此表示担忧。

“完全有可能。”

诸葛亮却是自信洋溢。

“主公可派关平入新野。

一来子御手中缺可用之将。

二来,秦子御以及关羽之子都在新野,还怕有心人不注意?”

说到这,诸葛亮语气一顿。

眉间浮现一抹忧虑,“子御在开辟一条新路,新路须年轻人走。”

刘备如梦初醒。

轻拍诸葛亮手背大笑,“孔明也是年轻人,何必忧虑。”

一句话抚平诸葛亮眉头。

“是啊,亮还年轻。”诸葛亮剑眉微扬

君臣二人相顾大笑。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