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都是皇上的错(二更)(1 / 1)

朱允炆没有开玩笑,凭祥卫自己想要,但朝廷不给钱。

话说,没钱真的不能办成事吗?

这可是军队啊,世界上最暴力的机器,没钱可以赚钱嘛,只要手里有人有武器,还怕没粮饷?

对于张辅,朝廷只需要给他一条政策就足够了……

郁新深深看着朱允炆,不在纠结于广西卫所之事,转而说道:“其二,大朝觐虽在十二月,但留给朝廷厘清过去两年,各地府县状况的时间已然不多,臣提议提前安排官员,专司核对各地财政、人口、田地、开荒等,以评出百强县与十优州府。”

朱允炆深以为然,距离大朝觐还有四个多月,但百强县与十优州府评选的数据处理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即要检查各地报给户部的数据准不准,又要与各地监察御史核对状况,若有些地方存在虚报、错报,还需要安排人二次核查,这样一算,四个多月的准备时间,确实不多。

“这件事确实应提前准备,然户部此时正忙于夏税统算,兼此繁杂之事怕分不开身,郁阁可有合适人选?”

朱允炆问道。

郁新思索了下,道:“臣以为百强县与十优州府评选,需核对数目庞杂,且应对比洪武朝时数目,查其增减,耗时耗力,若抽调户部人员核算,定会影响夏税核计,不若将此事交付国子监数学院。”

朱允炆眼前一亮,点头赞同:“准了。”

国子监数学院在钦天监马哈麻等人的执教下,虽不说培养出了什么高精尖数学天才,但基本的加减乘除还是做得来的,尤其是数学院的监生都已普遍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借此机会,也可以给参与大朝觐的官员看看阿拉伯数字计算的优势。

最主要的是,国子监人多,加上这些监生又不是真正的朝廷官员,政治背景简单,与地方政治关系不紧密,偏袒、作假的可能性更低。

郁新施了一礼,便退了回去。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看郁新,此人虽在朝廷混了多年,老谋深算,颇有城府,但办事能力确实很强,而且能着眼于未来,未雨绸缪。

“继续奏事吧,解缙,你也说说。”

朱允炆见解缙有些犹豫,便出声喊道。

解缙出班,沉声道:“臣想恳请皇上,免去今年青州府农税与商税。”

朱允炆没有回应。

解缙解释道:“接监察御史宋正臣文书,青州府近十余年来,备受齐王朱榑欺压、劳役,加上地方官府依附齐王,沆瀣一气,欺上瞒下,搜刮百姓,强征民工营造府邸,死伤百姓已成三里乱坟岗!”

“齐王之乱,折损百姓与军士无数,停留在青州的百姓,又为白莲教徒蛊惑,想来这一战之下,百姓必是损伤不小,若想要恢复青州生机,则需给其喘息机会,再行赋税之重,民将崩溃。”

朱允炆有些心酸,目光中带着几分痛苦,道:“朕的百姓,朕都不知他们受苦多年!安全局,都察院,吏部,山东布政使,竟都没有陈言此事!如此祸事上演多年,谁应为此负责?”

解缙张了张嘴,不敢说。

总不能说,罪魁祸首就是你爷爷朱元璋,是他将朱榑安置到青州的,也是他给朱榑征调民工的权利,还是他下令地方官员要逢年过节给藩王走动走动。

这走动多了,不就出问题了。

洪武时期官员弹劾朱榑的不少,可朱元璋不以为然,最多训斥几句。这两年朱榑胆大包天,监察御史、安全局的人都敢黑,朝廷能知道才怪……

杨荣沉默了许久,见朝廷寂然,无人敢言,便出班道:“皇上,臣有话说。”

虽然在这种场合,杨荣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但凭借着兵部对他的重视,加上解缙、茹瑺都极欣赏杨荣,朝臣也不敢轻视杨荣。

朱允炆看着站在稍远位置的杨荣,道:“讲吧。”

杨荣面色变得严肃起来,道:“开封祸乱,无数百姓遭难,是周王之罪乎?青州祸乱,数十万百姓被奴役,是齐王之罪乎?在臣看来,非也!归罪至因,在于皇上!”

开篇一席话,震惊满朝。

解缙、郁新、铁铉等人猛地看向杨荣,目光中有些担忧。

大家知道你有才华,有能力,有大局观,可你小子也不能没有分寸啊,这是朝会,满朝文武,皇上还在那听着,你把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罪过,都按在皇上头上,这算怎么回事?

一些官员暗暗惋惜,好好的一颗朝廷新秀,其仕途将到此为止。

骂皇上,能有啥好下场?

铁铉也有些着急,茹瑺可是将杨荣托付给自己照顾的,这要是茹瑺还没回来,杨荣先被赶走了,等茹瑺从山西巡抚回京,自己还有什么颜面去见老上司?

朱允炆脸色也有些难看,虽然脾气好吧,但被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是开封、青州祸乱的罪魁祸首,就差定性为刽子手了,这种不白之冤谁能受得了?

解缙见情况不对,连忙喊道:“杨荣慎言!周王之错,齐王之乱,天下已有公论,焉能不辨是非,牵涉皇上?快点认罪!”

铁铉在一旁也劝道:“莫要行差走错,快点请罪。”

杨荣没有理会解缙与铁铉等人的劝阻,而是毫无惧色地看着朱允炆,高声道:“臣无罪,自不会认罪!”

解缙、铁铉急得直冒汗,平日里挺好的杨荣,今日咋还发疯了。

朱允炆冷着脸,止住了群臣议论,问道:“周王、齐王的错,都是朕的过错?”

杨荣傲然道:“没错!”

朱允炆被气笑了,站起身来,俯视着台下杨荣,道:“你若不说出个缘由,朕就把你送到开封垦荒去!”

杨荣向前一步,高声喊道:“周王、齐王,既是藩王,又是皇叔,天下之人苦藩王久矣,敢怒而不敢言,只是因为皇上在给他们撑腰!若皇上真的体恤万民苍生,当立即下令,将各地藩王召回京师,裁撤藩王护卫,收回藩王土地,永绝无藩王之乱!”

“削藩!”

朱允炆原本怒火连连,瞬间消散,才明白杨荣的意图,他是想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大明的藩王祸乱之源。

徐辉祖打了个哆嗦,暗暗咧嘴,这他娘的就是文人,嘴里说着皇上的不是,手里已经拿着刀子在割藩王的肉了。

铁铉、解缙释然了,杨荣虽然措辞激烈,但目的却很高尚,而且一定贴合朱允炆的心意。

毕竟是削藩,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挨顿骂也值了……

以前朱允炆刚登基的时候不收拾藩王,那是立足未稳,刀还没磨好,现在朝廷不仅磨好了刀枪,还顺便打了一堆神机炮与火铳,又有齐王造反为借口,再不削藩,那就没天理了……

杨荣更是趁热打铁,道:“先是周王有野心,为世子揭发,终没掀起大风浪。现又有齐王领兵作乱,连累军士与百姓四万余,说到底,藩王分封乃是罪恶之本,皇上贵为天子,统揽天下,御极乾坤,为何看不到藩王祸乱之根本在于分封?”

朱允炆顺势应道:“分封藩王于边疆,拱卫大明江山,是太祖之制,朕也不好办啊……”

杨荣心中暗想:皇上啊,你真的好意思提太祖祖制吗?这两年来,改动祖制最多的就是你啊……

可这些话不能明说。

杨荣道:“皇上,若再不动藩王,齐王之祸他日再起,就是万民劫难啊。臣恳请皇上以周王、齐王祸乱为鉴,削减各藩王护卫!”

说完,杨荣撩衣下跪。

铁铉、徐辉祖见状,也纷纷站出来,齐声道:“臣等附议!”

到这个时候,图已经翻完了,匕首也该亮出来了。

解缙、郁新、黄子澄内阁大臣,蹇义、郑赐等六部官员,也开始跪下,请求皇上削藩。

对于这种公开的,记名式的请旨行为,没什么官员会选择孤立自己,鹤立鸡群,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职务高低,悉数同声:“臣等附议。”

削藩大势,就此奠局。

事实上,现在的藩王也没几个能闹腾的了,除了大宁的宁王。

不过无论其他藩王老实不老实,听话不听话,让们手里握着兵权,本身就是对中央的一种威胁,也是对地方的一种威胁。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庆王朱栴控制着宁夏一带,肃庄王朱楧把持着陕西甘州,还有山东的二代鲁王朱肇煇……藩王三护卫,也该交出来了。

齐王都死了,你们作兄弟的,也应该有点眼力劲,多少明白下朝廷的好心。

朱允炆下了旨意:“既百官如此请命,朕就破一破太祖祖制吧,内阁解缙拟旨,着令削除庆王、肃庄王、鲁王、肃王、蜀王……官属及护卫,收其田产,奉旨回京。”

解缙记忆不错,但听朱允炆撤销了那么多藩王护卫与官属,唯独没有提到宁王朱权,不由提醒道:“皇上,可还有?”

朱允炆看着解缙,停顿了下,道:“据此拟旨吧。”

解缙了然,不是皇上漏掉了朱权,而是另有打算,既如此,那就先收拾其他藩王吧。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