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城西,密林中有一座大宅,名为矿库院。
这里明面上是一座官府仓库,储备着大量的煤炭与铁矿等物资,实际上是刑罚局的总部所在。因处在密林之中,又有官差把控要道,外人很难接近。
隐秘,隔绝,是叫破喉咙外人也听不到的地方。
刑罚局千户冯谨手段毒辣,对人下手极重,加之有些心理扭曲,总能想着办法折磨人。
福建建阳安全局百户刘敞,多年前也算是一位好汉,但在王仲和牵连之下,加上本身渎职,被刑罚局逮送至此。
此时的刘敞已是四肢俱废,就连一只眼珠子都被挖了出来。可刘敞知晓的消息有限,加之不够资格,根本就说不清楚王仲和、阴兵的事。
另一名千户杜宗晦看不惯冯谨,认为此人手法过于惨无人道,曾劝说顾三审警告冯谨一二,顾三审没有警告,反而夸奖了冯谨。
刑罚局,调查的对象是安全局,安全局的人大部分都是硬骨头,手里没有几个令人闻风丧胆、手段残酷的打手,怎么能让他们交代?
冯谨受到器重,效仿者多了起来,如邓友、祈宁,这两人原本是进士,后来在国子监打架被除名,连进士身也被废去,绝境之中,刑罚局将此两人招入。
邓友、祈宁有学问,是个文化人,可文化人狠起来,就没武夫什么事了……
刑罚局内有人编唱:
冯设坐,身残缺。
祁堆笑,鬼门敲。
邓点灯,阎王疼。
刘敞不过只是被冯谨一人审讯,但福建安全局千户孙正成的待遇就好多了,冯谨、邓友、祈宁三人一起审。
孙正成即便是再有一身骨头,也熬不住这三位折腾,终于交代福建安全局收了王仲和的黑钱,配合王仲和解决了两个知县,不仅如此,孙正成还与毛瑞喝过酒,知晓阴兵的存在。
对于毛瑞的痛苦经历,孙正成深表同情,然后在美女、金钱的诱惑之下,掩护了毛瑞的身份,并帮助毛瑞办理过照身帖。
“按照毛瑞的话,古今应该在海上。”
这是孙正成的交代。
顾三审不在乎具体的手段,只在乎结果。
邓祁冯将结果交给了顾三审,顾三审当即将这个消息密报给朱允炆。
朱允炆看过顾三审的文书之后,满是疑惑。
几日前,意图刺杀朱文奎的白莲教金刚张车,安排人送出八牛弩的断事蔡奎,负责执行的卫所老兵王延寿等被押送京师,安全局审讯的结果与种种迹象表明,古今在京师。
就连王仲和也一再认为,古今在京师。
在朱允炆看来,一个躲在暗处的阴谋家想要下一盘大棋,必然消息灵通,掌握着京师动态,且手里有一批人手能南来北往。
从刘寡妇泄密朝廷在西南全面推行改土归流文书来看,这一场风云骤起,必是有人用心运作。若古今在海上,那是谁在运作京师里的事?
但孙正成与毛瑞毕竟打过交道,王仲和也曾说起古今在海外可能存有力量,这似乎又在说古今真的可能在海上。
朱允炆想不出来缘由,也没这么多精力指挥这些事,科举与武举是抡才大典,远比这些事重要的多,只是责令刑罚局全面整顿安全局,安全局全力清查涉案人员。
会试的事,不需要朱允炆参与,但会试第一甲的三个人还需要朱允炆亲自审定,并准备好殿试的题目。
这一年,福建莆田人林环进入朱允炆的视野。
早在建文七年,郁新巡抚福建时,曾向朱允炆奏报过林环林举人,说此人年轻但庄重老成,晓畅世务,才干出众,望朝廷委以重任。
事实证明,郁新的眼光是正确的,林环绝非是迂腐儒生,而是一个通晓变化,善于治事的能人,文章出众、逻辑清晰、策略得当,礼部推为会试第一人。
殿试。
题目很简单,也很白话:
若为知县,如何治民小康。
看着这一道题,众进士心头不安,看这架势,想要留在京师谋个差事怕是不容易了啊。
朱允炆很清楚,君主虽然统筹大局,难深入地方,真正对百姓生活构成直接影响的,大部分时间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当地的父母官,如知府,知县。
诸多官场贪污、腐败,欺压、盘削百姓,多是发生在地方。
知县好,百姓好过。
知县坏,百姓受罪。
好的知县不多,坏的知县也算不得多,更多的知县是不好也不好,即干事也不干事的那一种,说他办事吧,朝廷规定的他都给办了,比如征税。
说他不办事吧,一个案子能半个月办完的,非要托个半年一年,百姓喊冤,又不能为民做主,只在那里和稀泥,说什么,某某豪绅得罪不起,不妨私底下解决了如何如何,不就是一亩三分地,一个宅子的事……
地方官不作为,和稀泥,能拖就拖,治下百姓几十年如一日,根本就没有想过百姓如何过好日子,没有想过发展个什么产业什么的。
在朱允炆看来,大明盛世的蓝图里,绝不是商业高度繁荣,士人歌功颂德而百姓百姓饥寒交迫,困顿潦草。
在这个时代里,朱允炆追求的小康与后世的小康截然不同。
后世小康指向的是温饱解决之后,存余足够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状态。但大明的小康,只是一家人能吃饱肚子,嗯,能连续一年吃饱肚子的康泰景象。
别看大明开国近四十年,但据各地布政使司、地方官员与御史等奏报,大明所有省,包括南北直隶,依旧有大量的百姓连吃饭都是问题。
仅仅粗略统计,七千万大明百姓中,处在赤贫状态的就有三千三百多万,而这个数据很可能是低估了的。
京师繁华,不到百万人,苏杭两地繁华,也不过一百多万人。除去这些,大明又有多少繁华之地?
真正的现实,是落后,是贫困,而不是盛世。
朱允炆很想深入民间,向西巡视一次,看看百姓们的生活到底如何。只是无奈事务繁多,根本脱不开身。
通过县治来改善百姓的生活,至少让他们脱离赤贫,不至于劳动一年又一年,除了吃饱饭,家里连个新衣服都买不起,连个看病钱都没有。
如何破局底层治理,改善百姓的生存状态,事关大明盛世之基,事关大明国运。
殿试一题,虑及深远。
林环三十出头,正是胸怀志向,施展抱负的大好年纪,见朱允炆给出如此题目,并没有仓促动笔,而是沉思许久,写了一份极简短的应答:
“曾问陛下名言,实践出真知。不同县域,物产有差,山川土地皆异,村落分布迥然,欲治县域,当深入其中,摸索而寻治理之道,方可小康。若盲然引他地之法,笼统用之,恐水土不服,致民不聊生,反害百姓……”
在其他进士大书特书忠诚于朝廷,做个清廉好官,勤勉为政的时候,林环已经觉醒了“不同地方,不同策略”的理性思维。
与林环一样表现出色的还有陈全、刘素,这两人出色的表现,得益于他们在国子监的进修。早在他们成为举人之后,便凭借着举人身份进入了国子监。
在殿试中的进士铺开考题试卷的时候,国子监也进入了戒严,所有监生一律统考,题目就是殿试之题。
这一年殿试之后,朝廷推迟了发榜的时间。
李-志刚从北平赶回来,就是为了批阅国子监监生试卷,为朝廷选拔人才把关。经过国子监二百余先生昼夜审阅与遴选,三日之后,选出三百份试卷,糊名之后送至礼部,由内阁、礼部、吏部等官员综合审阅,选出优劣。
国子监监生卷与进士卷审阅评优次序之后,拆开糊名,填写于榜。
统计榜单发现,前一百名中,国子监监生就占了七十八人,传统儒生仅有二十二人,而在这二十二人中,还包括十二人进入过国子监。
抛开国子监的标签,传统儒生在殿试一题中的优秀人才,仅仅只有十人。
如此惊人的结果,让百官错愕、震惊。
国子监监生与寻常儒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逻辑性与理性,他们不再是张嘴闭嘴三皇五帝,不再动不动追溯到老朱家上五代,而是理性地就事论事,给出具有操作性策略与办法。
不空谈,不粉饰,言之有物,求真务实,这是国子监监生最大的特征。
朱允炆以此为契机,夯实了国子监的地位,并下达了一条影响深远的旨意:“但举人、进士,在授予官职之前,需至国子监修习课业两年,通考核结业,方可任命官职。”
这一旨意的发布,虽然没有切断传统儒生进入官场的道路,却硬生生延长了两年时间,等同于逼迫着民间教育力量先朝着国子监的大门努力,之后再想入朝为官的事。
至此,国子监彻底站在了大明教育的制高点上,科举取士的地位大幅降低,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标准、要求也开始改变。
虽有一些官员反对,认为科举取士自唐以来如何如何,但在国子监监生卷与传统儒生卷的鲜明对比之下,反对变得苍白无力。
毕竟朝廷取的是国士,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人才,朱允炆用不起。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