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素衣,涕涕涟涟的去面见孟绛,哭诉她不善打理,一句不提别人,自请降位份进冷宫。
可越是这样,孟绛就越要调查,毕竟他是一个皇帝,疑心重很正常。
懂得男人,反而更能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皇后奢靡成性,儿子酒色赌博,到底四十多岁了,气的他险些昏死过去。
每年九月份征税,如今七月底快八月,正是空虚之时,哪里有钱呢?
躺在床上,听着身边女人哭啼,只觉得更加心烦。
“贱人。”萧美玉一巴掌将李昭仪扇翻在地上,头上的流苏甩的直打脸。
“皇后娘娘恕罪。”李昭仪一脸“自知罪孽深重”的表情,哭的梨花带雨。
“罢了,罢了。”孟绛摆了摆手。
“陛下,您可吓死臣妾了。”萧美玉见孟绛醒了,立马扑了上去,丝毫不见刚才的泼辣。
“先想办法将坤儿接回来吧,咳咳。”感觉胸口发闷。“这些日子宫中节俭些,能简就简,想办法先过了这段日子再说,唉,今年征税提前吧。”
征税对于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事情,对百姓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天气正燥,人心也燥,都在想着地里的农活怎么干的完,得知今年征税提前,还要增加税收,百姓唉声载道。
本来天下还主,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再加上孟绶又没消息,许多人对孟绛上位这件事也不是特别抵触,毕竟和他们没关系。
这道圣旨,让人躁动了起来。
当消息传到东垚村时,秦老娘盯着孟绶,欲言又止。
晚上,秦老娘敲响了儿子儿媳的门。
“儿呀,你不回去吗?”虽说她希望儿子快快乐乐的,可这天下也不能给孟绛这样胡来。
“咋,盼着人走。”反正他们家又不是交不起那点钱。
“怕要出大乱子。”一股劲的给儿媳使眼色,让汝娘帮忙说话。
“娘,你眼瘸了。”孟绶将汝娘扶着躺下。“你先睡,别管那么多。”
“说啥话呢。”没大没小的。
“儿子当日不能让天下乱起来,不过现在不是我们回去的时机。”咋的钱花光了让他回去。“大热天的,路上也艰难,不为我俩着想,总要为你大孙子着想吧。”
好不容易出来。
“你看着办吧。”看着儿媳妇的肚子,好像有点道理。
朝堂趋势每天都在变化,许多人也看清了一些东西。
天子失民心,皇后失君心。
经过上次一事后,李昭仪便入了孟绛的眼,没多久便找理由封了李贵妃,气的萧美玉摔了好些东西,还到孟绛跟前闹了好些次。
而李昭仪也更有理由“协理六宫”。
不过和孟湛母子没什么关系,安分做好自己的事情。
杨淑妃天天待在延福宫,也不在孟绛面前晃悠,也尽量避让这李贵妃。
好在之前在东阳王府时并没有刁难过李贵妃,又有示弱之意,所以李贵妃也懒得管杨淑妃这号人物,专心的固宠。
人一旦有了危机意识,就怕自己失去某些东西,萧美玉正是如此,想尽办法将孟绛留在自己宫中。
但孟绛的身子不似从前硬朗,对某些事也并没有多大需求,要求多了反而烦,再加上朝堂政务琐事,很需要一个清净的空间,一个善解人意的可人儿。
于是乎,李贵妃安排了一个小宫女给孟绛。
那小宫女姓孙,十六七岁的年纪,四十多的大叔对这种小丫头并没有多大的抵抗力。
直接封了孙才人。
萧美玉得知后,虽然气愤,也没什么办法,但她身边缺不了狗头军师。
随便的几个“意外”,孙才人又是落水,又是别人下毒,还被巫蛊诅咒,便嫁祸给李贵妃。
孟绛也以善妒的罪名撤了李贵妃的位份,降为李婕妤,封孙才人为孙婕妤。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还是漏了馅,孟绛大怒,罚萧美玉禁足一个月,不光恢复了李贵妃的位份,赏了封号“兰”,连带着孙婕妤也封了孙顺容。
后宫一团乱,前朝也不安分,有了孟绛和孟立坤的对比,更凸显了安安稳稳的孟湛。
而这时,嫣娘的肚子也也发动了,两个时辰的努力,晨阳初起之时,第一抹阳光的照耀下,喜得麟儿。
这可是孟绛的第一个孙子,再是不喜孟湛这个儿子,也让他无比高兴,立即按照先祖定下的辈分顺序赐了名字。
金木水火土,轮到了火字偏旁。
孟熠,熠熠生辉。
自己儿子的风头盖过自己,孟绛当然不乐意,心情就更不好,有些事就陷入了死循环。
日日生闷气,身子也就出现了问题,就有神医出面,神药治好了孟绛,也让他开始追求皇权之位,其他的东西,比如长生。
人心不是一天凉的,孩子不是一天大的。
自从公主做了大昭的皇后,南梁国渐渐起势,惹出了一些乱子,让很多大臣怨声载道。
孟绛再想镇压,已经无能为力了。
一个皇帝,失了民心,多么严重的事情。
孟湛请缨镇压南梁,在大臣们的注视下,孟绛不得不同意。
十月,太子不在京城,天子身体每况愈下,二皇子孟立坤不得民心,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又要变天了。
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孟绶为了给汝娘补身子,隔几天就上山打一次猎,抓些野鸡野兔回来,天冷了,也好抓,汝娘养出了不少肉。
一天清晨,孟绶和汝娘起的很早。
“娘,我们要回去了。”孟绶搀扶着汝娘,看向一脸不解的老娘,也差不多是时候回去了。
“肚子里还有娃娃呢。”知道儿子儿媳有离开的一天,但是还是没做好准备,秦老娘怪舍不得的。
“无碍,我们慢些走,又不急,那个今年年前我会派人接您,一个老太太,孤孤单单的,啊……哦,疼,到时候还能见你孙子。”孟绶搓了搓被秦老娘拿着扫把打的肩膀,呲着大牙。
“你个臭小子。”秦老娘湿红了眼眶。
回老家,用了三日。
回京城,却用了六日。
而推翻孟绛,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熟悉的金銮殿,熟悉的龙椅,熟悉的朝臣,以及陌生的皇兄。
大臣们无不期待孟绶回来,这便是民意。
“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