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回答是“没有”,通通都没有,那眼睛怎么会看不见了呢?
流朱是突然觉得头疼,眼睛开始疼,疼的直流眼泪,连看雪也觉得刺眼,最后干脆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种奇怪的症状莫言也没见过,只能干巴巴的安慰她,说等下山后给她找大夫来看,一准儿能治好,但可信度有多少,也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眼看着流朱都这样了,莫言觉得得先顾着她,就把浣碧的事情先放一放,等先把她送下山后,再做打算。
甘露寺。
秦禹得空出宫,拎着棉衣、棉鞋和补品到甘露寺来找流朱,却扑了个空。
怎么会呢?甄氏可是废妃,哪个敢放她出去?
“小师傅,这儿住着的废妃甄氏呢?”
他是从角门进来的,转转悠悠转了好一会儿,才逮到一个路过的小尼姑。
“你问她们啊?偷了寺里的燕窝被静白监寺赶出去了。”
偷东西?!赶出去了?
“赶去哪儿了?”
“能去哪儿,后山凌云峰,她们也只能去住哪儿了,虽然破烂不堪,但到底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屋子。”
“这样的天气上山!”秦禹顿时站不住了,立刻就要上山去,却被这贪心的小师傅拉着要贿赂。
贪婪的嘴脸让人厌烦,随手拣了块儿碎银两打发了她,秦禹就往山上去。
正好和下山来的莫言二人撞了个正着。
莫言心里还存着找浣碧的心思呢,见流朱认识秦禹,就把流朱交给秦禹,拿上秦禹送来的包袱,又返回山上去了,准备继续找人,顺便送东西。
可惜,直到她登上山顶,也不见浣碧的身影,她开始怀疑这个看似忠心的丫头是不是吃不了苦,偷偷跑了。
秦禹把流朱带下山,并没有回甘露寺,而是直接坐着马车,带她回了自己置办的宅子。
仁心堂的李大夫治眼睛颇负盛名,他便重金请人上门诊治。
他已经做好了打算,就算是流朱真瞎了,要瞎一辈子,他也要照顾她一辈子。
流朱不嫌弃他是个残废,那他自然也不会嫌弃流朱。
他俩天残配地缺,绝配!
好在,天意见怜,不舍得流朱这样美好的女子失去观看这世间美好的眼睛,李医师诊断是“雪盲”,主要是长时间看雪的缘故,好好儿在屋里养着不要出门,养上一个月便能好全。
得了这个不能见雪、见雪就要瞎的病,流朱自然也不敢出门,但她又怕甄嬛担心,怕甄嬛没人伺候住的不舒心,这病养的是坐立难安。
秦禹只能再亲自跑一趟凌云峰去说明情况,顺便,把流朱彻底捞出来。
他真心觉得流朱是不能再跟着这位主子了,好好儿的身子被糟蹋成这样,就算是再买一个丫头跟着去伺候,秦禹也是不舍得流朱去了。
从前,他顾忌着流朱的心情,不好强劝,但现在,流朱身子出了问题,没好全之前是伺候不了主子了,趁着这个机会,抓紧找人把她给替下了。
说干就干,秦禹的行动力还是很强的,傍晚,婢女小西就出现在了甄嬛的身边,聪明能干的她很快就把甄嬛伺候的妥妥当当。
至于遍寻不得的浣碧,秦禹也细心的替她们查到了,舒太妃的云栖观多了个人,还是很好查的。
不安分的人,即便是教训的再好,终究还是不安分。
流朱替甄嬛打抱不平,可甄嬛却很淡然,浣碧是什么性子,她比流朱更清楚,自私又蠢笨,她这个长姐已是替她打算了,尽了她的责任,也算全了姐妹情分。
之后,浣碧如何,便与她无关了。
【244–未来】
乾东五所,四阿哥换好衣服预备出门。
一大清早的去哪儿呢?
去寿康宫。
年节终于得了个空,去寿康宫和未过门的侧福晋培养培养感情。
除此之外,他还常常会托额娘送些时新首饰与料子给宫外待嫁的嫡福晋富察氏。
这些时髦的主意,甭问,问就是馨妃娘娘出的好主意。
为了让儿子以后的婚姻生活幸福些,也不辜负那两个好女子,孙妙青可绞尽脑汁的想法子让他们接触,有了感情,即便是日后做了什么错事叫弘历厌弃,也能叫人有法子保她们日后安稳日子。
这两位姑娘,她瞧着就不是能做出皇后和华妃那等心狠手辣之事的人,虽说弘历这样做,现代人看来有些渣,但对于只盼着和未来夫君举案齐眉的古代贵族女子来说刚刚好,多了对她们反而不妙。
弘历注定不能只属于她们之中的某一个人,不如一开始就把爱挥洒的均匀些,没期望自然也不会绝望。
因而,她找着机会不是亲自带着儿子去给太后娘娘晨昏定省,就是常下帖子让那尔布福晋带着女儿进宫来玩,这一波那一波的送礼。
为了儿子的婚事,她这个老母亲简直是操碎了心。
好在儿子也是个给力的,端水端的很平,两方姑娘都顾的很好,太后和那尔布夫人对他这个未来的女婿赞不绝口。
看着儿子和青樱格格相偕离去的背影,孙妙青满意的笑了。
听说三阿哥后院不大太平,三阿哥无能被女人拿捏,弘历是个有能力,看来是不会被后院影响了。
有三阿哥这个前车之鉴,她和四阿哥这事儿办的就很漂亮,叫太后和皇上交口称赞。
三阿哥后院的妾侍,除了富察氏和那位果郡王的义妹,身份都不高,乱起来暂且激不起什么水花来。
可要进四阿哥后院的可都是满族贵女,各个出身高贵,背后家族势力也不小,若是平衡不好,前朝后宫牵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底下臣子不满,指婚的太后和皇帝也要受埋怨。
四阿哥如今的周到殷勤,不仅与未来的福晋、侧福晋培养了感情,还扭转了被三阿哥败坏的皇室名声,一箭双雕。
年后,对这个四儿子愈发满意的胤禛终于开始叫儿子参政,虽然没有厚此薄彼的撇下三儿子不管,但显然,弘历供职的户部就要比弘时的工部高上好几个档次,不是两部职责的高低贵贱,而是在皇帝心中的重视程度,户部还是胤禛为贝勒时还曾在户部供职过一段日子,更彰显了户部的重要性,也因此引起了一股太子风。
可惜,这位四阿哥好似并未放心思在那九五尊位上,不办差事的时候,就一心盯着卷房里头那堆陈年旧账翻,逮到个前辈就虚心求教,使得一众大人们一瞧见那堆案高的案卷就绕着走,久而久之,这股子风潮也渐渐熄了。
有人说四阿哥傻,他如今势头正好,为何不趁热打铁更进一步,成为太子,日后便有了保障。
可聪明人都知道,这般低调行事才是炙手可热的四阿哥该做的,没看到皇上都叫四阿哥去御前听政了,这位满意着呢!
至于太子,先帝爷可是有过太子的,还是个爱重非常的太子,可为何如今上位的当今呢?三立三废,最后还是废了,太子就是个高高在上的靶子,忒废人!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