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京城北郊·叁(2 / 2)

她要惜福,知恩。

这京城无数寺庙,为何和卓独独要来爬这甘露寺?

只因她,入城时,听到了一耳朵,说是皇上皇后携几位娘娘驾临甘露寺祈福。

此行,即便是见不到皇上皇后,能见到任意一位娘娘也是好的,她想要在蒙古过的好,少不了京城的支持,她得有用,只有有用的人才有价值。

自高宗始,和亲到蒙古的公主,大多都只是一件珍贵的礼物,过的不能说好吧,但只要是能不像端静公主那样被额驸搓磨至死,活上数十年都算长寿的了。

和卓不求像固伦恪靖姑姑那样权倾漠北,只求自己能在准格尔安稳一生,不被任何权势倾轧。

“夫人,小心脚下!”

和卓心思不在脚下,差点儿被一根地面上突起的树根儿绊倒,亏得婢女香叶一直绷着神儿,给她垫了一脚,才没摔。

只是,那树根上缠着的是什么?

细细长长的一条…还在动!

是什么?

“公主小心,是蛇!”

同样是这一条山路上,孙妙青带着婢女们从上往下走,边走边感受着清晨山间空气中清澈的草木芳香。

“……”(深呼吸)呼!真舒服啊,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南秀赞道:“苏公公办事可真利索!”

说清理干净就清理了。

这条小道被苏培盛带人清理了一通,路虽还是陡峭,但清爽了不少,没了那些遮遮掩掩的花草灌木,视野都开阔了很多。

“不然皇上怎么离不开他呢,日日都要带在身边。”孙妙青随手摘下一片绿叶嗅闻,清清爽爽的味道,叫人心旷神怡。

在前面开路的柳枝闻言,“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娘娘您说的话,酸酸的,像吃了苏公公的醋似的!”

孙妙青佯怒的伸手戳了戳她笑起来的浅浅酒窝,笑而不语。

说实话(bushi),宫中哪个娘娘没有嫉妒过苏公公呢,日日能陪在皇上身边!

她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山腰上的一个山间小亭,听常来甘露寺的叶澜依说,在那儿观景,山美景美,还能看到隔壁山腰上一道倾泻而下的清澈瀑布,是游山玩水爱好者果郡王开发的观景点。

孙妙青不是忠实的佛教徒,甘于像皇后她们日日在佛堂里烧香拜佛的,(虽然皇后她们烧香拜佛也不诚心),她在为太后娘娘祈福之余,还会出来走走,领略宫内难得一见的山间风光。

当然,她也不是只顾自己潇洒的自私人,她也心疼太后娘娘病着,长日里被困于寝殿里那一张四四方方的床上动弹不得,心中肯定格外向往外面的世界。

因此,在自己游山玩水之时,她更没敢忘了带些自己精心描绘的画作回去孝敬她老人家,借此博她一笑也不算枉费时间。

有了这个想法,她每次出行带的人也是格外的多,拿笔墨纸砚的、拿茶点炉子的,还有拿手炉披风的,足足有四五个。

也正是因为她们人多,和卓一行人才能及时得救,当然这是后话。

在山间小亭安顿下来后,孙妙青就开始品茶观景,难得有如此雅致的时刻,心中不免感叹,在禛郎的熏陶下,她如今可是个文化人了!

突然,声声呼救打破了静谧的环境。

“救命啊!有人吗?来救救我们啊!”

呼救的声音很近,孙妙青想起她曾经山间遇蛇的经历,赶忙带人前去查看,就发现有约莫三个女子,其中两个作侍女打扮,一躺一站,只有一个穿着绸缎头戴金玉,应该是主子,不过看打扮不是什么世家贵族出身,可能是上山来烧香的普通富庶人家的小姐。

不过,被围在中间的那个婢女倒在地上,这是受伤了?

最前面开路的柳枝仗着自己身强体壮的,上前询问。

“夫人,这位姑娘被蛇咬了!”

“什么!是毒蛇吗?”孙妙青脚步踌躇,不敢上前了。

这蛇游的飞快,简直是防不胜防。

“是的,还请夫人救救她,我必重金答谢……馨妃娘娘!”

见她们人多,还是从山上下来的,那富贵打扮的女子就上前来请求孙妙青的帮助,谁知一见她先是一惊,接着竟直接把孙妙青给认了出来。

孙妙青不解,细细端详了此人片刻,才从她左眼眼角那一颗红痣想起,这不是去准格尔和亲的和卓公主嘛!

孙妙青惊喜道:“和卓!许久不见,倒是有些认不出你来了。”

既然二人相识,那这忙她是一定要帮的了,这山间美景,改日再观也罢。

在山间与和卓的相遇是个意外。

孙妙青知道可能,不,肯定不是,但她显然并不合适知道太多,还是不勉强自己去深入了解太多,搞不好死了脑细胞还要死人。

反正她一向比较善解人意,就装聋作哑好了。

以及,和卓被蛇咬到的婢女很幸运,那是条毒蛇,但是条比较常见毒性不重的毒蛇,在京城周遭的山上很常见,随行的太医有调配对应的解毒药剂,服下几日后就活蹦乱跳了。

再之后,她们主仆去拜见过皇上和皇后,然后就回了下榻的府邸,走之前还送信来和她告别。

在信中,和卓为自己的隐瞒而道歉,但其实比起那些再遥远不过的朝堂政事,孙妙青更关心她在准格尔过的好不好,既然那些男人把女人对外的权柄都夺了去,他们就该为此负全责。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古老话。

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都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1】

这是她从前最爱读的鲁迅先生在文章里写到的,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后宫不得干政。

入乡随俗,这就是如今的规矩。

她一向很识时务。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