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身为赵国重臣,说话份量很重,他看向三皇子赵海,赵海向他点头示意,又转向赵皇道:“臣认为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都不足以继承皇位,只有三皇子赵海有能力继承。”
丞相举荐赵海,赵括就知道果然如自己猜想的一样,这次出现,是来继承皇位的。
赵海现在应该叫赵孟海,据赵括从赵子行那里了解到,皇室子弟有灵根会送往家族,入得家族宗祠,这个宗祠与皇室宗祠不一样,那是修仙家族赵家的宗祠,只有入宗祠者才有辈分。
赵家传承很多代,辈分分为元、仕、恩、廷、谦、世、国、文、子、孟、景、载、肃、恭、宽、信、敏、惠。
赵皇和赵子行一样,是子字辈,赵海是孟子字辈,应该叫赵孟海。
丞相举荐三皇子,让各大臣蒙了,他们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三皇子都不熟悉,没想到丞相会举荐,丞相可是除皇上外,权力最大的,中立派都是以丞相为首的,都没搞明白三皇子怎么会和丞相勾搭上了。
赵皇看向丞相,点了点头道:“丞相,你说说看?”
“陛下,三皇子倾材足以聚人,量宽足已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可谓之德心仁厚,继承皇位,是赵国之福,百姓之盼啊!”
丞相口若悬河,把三皇子夸得天花乱坠,可他就见过三皇子几面,对其也不了解,说的都是违心话。可以说,没赵皇的命令,他是不可能站出来的。
丞相的举荐三皇子,得到以他为首的中立派支持,现场分为五派,中立派只剩下赵括。
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蒙了,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又得道丞相为首的支持,让皇位之争变数大大增加。
“丞相说得不错,赵孟海是德心仁厚。”赵皇肯定丞相举荐,公开自己的意见。
文武百官能在朝堂上混,可都是老奸巨猾,都懂得察颜观色,赵皇肯定了三皇子,大臣们都心领神会,原来丞相举荐三皇子是皇上授意的。
三皇子得到赵皇的支持,文武百官没有立场地转变阵营,纷纷支持三皇子,说三皇子如何之好,拍马屁的功夫都是一流。
赵皇在位几十年,向来说一不二,没有人敢违逆他,他肯定了三皇子,大臣哪敢反对,自然纷纷倒向他。
见大臣背叛,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虽心有不甘,这么长时间竞争,最后便宜了三皇子。
三人心如明镜,都知道大势已去,也都恭贺三皇子,让三皇子心中大定,纷纷回敬,只有赵括无欲无求,没有凑热闹,全程看戏。
皇位之争落下帷幕,三皇子赵孟海成了最大赢家。
继位大典定在一个月后的三月初一,让本来想要离开的赵括不得不停留。
对于母妃,赵括也和赵皇谈过,他想接她去南阳县,赵皇还是通情达理的,同意了。
毕竟他很快就会回家族,对于凡人是不可能带回去的,与其让她们在皇宫终老,还不如让她们和自己子女在一起,享天伦之乐,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修仙者对凡人的无视。
二月份,整个赵国都在为登基大典做准备,赵括则在为去南阳县做准备。
皇家规纪太多,下人也不少,家里东西也很多,赵括开始让人把能处理掉的处理,又打发了一些丫鬟,太监也让他们回去。
又想到母妃离家二十几年,回南阳时转道去青阳郡看看,这一切都要安排好,青阳郡也要提前通知。
……
三月初一,天气晴。
皇宫中张灯结彩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继位,而整个仪式也是一片欢快而轻松的气氛,礼乐飘飘。
登基仪式就要开始,第一步是祭天。皇帝自称天子,要禀告上天,得到上天许可,还要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是疑民之手段。
随着赵孟海步行,缓缓登上祭坛。大臣们的视线全部都落在这位从出生,就很少露面的新皇身上。
在所有人的眼中赵孟海一身金黄色的龙袍,龙袍上绣着的九条五爪金龙显得尊贵而威仪,他的步伐均匀,每一步都坚定沉着,数万人的视线与注目仿佛对他没有一丝影响,沉稳的气质让不熟悉他的大臣们稍稍安心。
随着赵孟海登上祭坛进行祷告祭天,祭酒开始宣读祭文:“祷告青天,赵国赵灵皇第三子赵孟海德心仁厚,才华盖世,文武双全……,赵灵皇传位赵孟海,特此祷告青天。”
祭天结束,才是登基大典,文武百官纷纷移往朝堂大殿。
赵孟海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步伐匀称,每一步走的都极稳,大殿中数千人的目光盯着他,赵孟海仿若未闻。
殿中众人,看着年轻却,很沉稳的新皇,思绪万千。
赵孟海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双手放在龙椅两边的龙头扶手上,目光直视下方。
朝堂中,文武百官们同时撩袍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礼,连赵括也不例外。
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孟海声音沉稳,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中:“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赵孟海看着朝堂中的文武百官,缓缓地说道:“朕,顺承天意,登上皇位。登基后,当行仁德之道,以仁治国,以徳治国!
今日,朕要当着众人的面,说三件事。
第一件事,纪年改元,这件事由礼部负责。”
礼部尚书走出,跪地道:“是,陛下!”
赵孟海又接着说道:“第二件事,先皇决定,让皇妃可以自己选择去留,联之兄弟姐妹可以接回封地。
第三件事,大赦天下,百姓免税三年,罪犯犯罪较轻有悔改的重获自由,由刑部和户部负责。”
刑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走出,齐齐跪地道:“臣领命,陛下!”
“朕刚刚登基,还望众爱卿辅佐!”赵孟海谦虚道。
“陛下,文武双全,宅心仁厚,是赵国之福,是百姓之福。”赵孟海谦虚,文武百官哪敢应,只能齐齐拍马屁。
赵括全程不语,看着高高在上的赵孟海和大臣们表演。
赵国历四百三十六年,赵孟海登基,纪年改元,赵国迎来赵孟海时代。
可这和赵括没什么关系,在登基大典后的第二天,赵括收拾行李,带着母妃,坐上马车,离开皇宫,远离赵国政治和权力中心。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