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的两场比赛期间,三名旅欧的球员都专门给张升打了电话,汇报了自己在欧洲的情况。
这个赛季的萨尔茨堡红牛队到目前为止仍然持续了上个赛季高光的表现,在已经开赛的奥甲联赛里,他们多场比赛都是5:0,6:1甚至是8:0这样的比分获胜的,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受到赛季初大量的球员出走,教练被挖墙脚的影响,而在赛前准备期伤势恢复成功的秦明浩在比赛里表现的非常亮眼,他在中场的组织和进攻受到了很多欧洲球队的关注。
比如在电话里,秦明浩就表现的心情很好,他神情飞扬的给张升介绍了球队的情况和自己的发挥情况,但是张升认为情况并不像他那么想的轻松。
张升知道这个历史上萨尔茨堡红牛队的奥甲冠军拿的并不轻松,最终只是比亚军多了6分而已,比起上个赛季领先将近20分夺冠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张升不得不在电话里提醒道:“别高兴的太早,现在你们队伍里前场的球员损失很惨重,几个突破点减少了不少,现在你们的对手都还没熟悉,一旦进入赛季中期,他们熟悉了你们的套路,比赛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被张升打断了话的秦明浩立刻变的严肃起来,他连忙说道:“我记住了,老大,我会在比赛中变的更加的聪明,会想出更多的办法帮助球队的。”
显然他也听到了张升话中怕自己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担心,聪明的他果断接受了张升的意见。
张升也点头说道:“你知道就好,如何在艰难中寻找前进的道路,是一个球员必须经历的过程,我知道你很聪明,是那种动脑子踢球的球员,好好努力,说不定等到赛季中期我就会给你送一个队友过去。”
“哦!真的?是谁呀?是丁怀翌要过来吗?”秦明浩兴奋的说道,“那太好了,有他来帮助我,我保证可以让球队变的更加强大。”
张升也叮嘱道:“如果丁怀翌过去了,你要好好的帮助他快点融入球队啊。”
“那是肯定的,老大,你放心,只要他过来了,我会好好的照顾他的。”秦明浩说道。
在结束了和秦明浩的通话后,很快李云的电话就过来了,在电话里,李云显得比秦明浩更加的自信,这也是他的真实性格,他先是问候了张升,师娘和张升的孩子,接着就汇报了自己在莱比锡红牛队的表现。
因为德乙开赛的比较晚,所以现在莱比锡红牛队才刚刚打了四轮比赛,表现还不错,成绩是两胜两平,而且是四场比赛一球未丢,这当然和李云在后防线上的优异表现有关。
但是张升知道莱比锡这个赛季算是高开低走,赛季初大资金投入买人的他们在后来的比赛里一直磕磕绊绊,特别是在进攻端上表现的比较疲软,最终只获得德乙的第5名,冲甲失败。
不过张升知道这和李云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电话里,张升只是鼓励李云继续努力,争取在球队里继续站稳位置,做好打长期战争的准备。
当然张升对李云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他知道李云是一个看似大大咧咧,却非常有主见,而且意志力非常坚强的球员。
李云在虚心接受了张升的意见之后,就结束了通话。
最后打电话来的是徐明宇,他这个赛季已经完全是球队的主力了,而且非常受球队主教练的重视,球队一直把他当做未来的核心在培养,毕竟徐明宇现在也只有19岁而已。
徐明宇现在对自己还是非常的自信的,他仍然坚持在里斯本竞技B队踢球,然后找机会参加到里斯本竞技一队去。
张升当然不会去打击徐明宇的自信,而是充分尊重了他的选择,就让他去努力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在这个休假期,张升除了陪家人,带剩下的球员训练,关注国家队之外,还关注了国少队的比赛,毕竟现在国少队里有不少的龙腾队的球员。
这一届参加亚洲少年足球锦标赛的国少队是国内的U15梯队,因为这些年的青训的荒废,历史上的这届国少队可谓是惨不忍睹,据国少队的主教练张海涛在采访时吐苦水透露的信息就可以知道,历史上张海涛寻遍了全国的适龄的球员,只有仅仅42名球员供他选择,一个十几亿总人口,上亿适龄人口的国家,居然只有区区的42名球员可以选择,可见中国足球的青训已经窘迫到什么地步了。
著名的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就曾经在历史上的国少队输球后,在微博上感叹道:“U16国少大比分输澳大利亚,不意外。98年龄段全国可供选拔的踢球孩子一共42个,比卧龙保护区2011年时拥有的大熊猫数量还少(165只)。踢球的孩子已经是珍稀物种了,别责备孩子和教练了。”
真实历史上,这届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亚少赛也是以国少队的惨败而归,他们先是0:3负于澳大利亚队,接下来又以0:3负于日本队,虽然最后以2:0战胜了中国香港,结局仍然是惨淡的--提前出局。
相比于历史上中国国少队分别在1992年和2004年勇夺冠军,历史上的这届国少队完全可以称之为鱼腩。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因为有龙腾队球员的参赛,这届国少队的实力有了不少的提高,这只队伍里除了有聂江,黄大炜,向天歌,黎明,曾繁荣,申俊和曹景豪这几名系统召唤球员之外,还有以汪星为代表的龙腾队培养的非系统召唤球员。
所以张升对这届亚少赛非常的关注,这次龙腾队首次派出非系统召唤球员参加国际性的正规赛事,是最能体现龙腾队自身的青训成果的。
以龙腾队的球员为主干的国少队没有让张升失望,在首场面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聂江发挥的非常出色,虽然比赛中下起了瓢泼大雨,让习惯于地面配合的中国队打的非常的不适应,但是聂江还是利用自己在门前敏锐的嗅觉首开记录。
一球领先的中国队在大雨中打的非常的艰难,澳大利亚的球员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坚持打高空球,让中国队打的非常的吃力。
不过这届的国少队从守门员到四个后卫中的三个和两个中场全是系统召唤球员,他们的技术能力非常的出众,再加上黄大炜表现的非常稳健,澳大利亚的攻势虽然凶猛,却没有取得进球。
到了下半场后,雨越下越大,场地上的积水越来越严重,澳大利亚也踢得更加的凶猛,在下半场第13分钟时,因为球过于湿滑,黄大炜扑球脱手,被澳大利亚的球员补射成功,比分被扳平了。
仅仅三分钟后,澳大利亚又利用自己的头球在角球中再入一球,中国队落后了。
还好聂江发挥了自己超高天赋的优势,在比赛结束前以一记漂亮的远射还以颜色,将比分改写成2:2,最终国少队在天气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艰难的获得了一分。
到了9月8日对日本的比赛中,天气仍然是大雨盆泼,只不过现在变成国少队利用身体对抗和身高优势来欺负日本队了。
开场后不久,左中场曹景豪就利用自己的快速突破插入禁区获得了点球,聂江一蹴而就。
接下来,日本队虽然用远射不停的威胁中国队的大门,但是都被黄大炜牢牢的扑住了,反倒是中国队利用身高的优势在角球中由汪星攻入一粒头球,将比分扩大到了2:0.
下半场后雨势减弱了不少,日本队也终于攻了出来,他们利用娴熟的整体脚下配合打的非常不错,第五十七分钟日本队传中,后卫里唯一不是龙腾队球员的郭田雨脚下打滑摔倒在地,被日本的前锋捡漏成功,日本对扳回一球。
不过很快国少队利用龙腾队球员之间长期配合的优势,一连串漂亮的中场传倒,最后由聂江攻入一球,将比分扩大到了3:1.
最终中国队也拿到了艰难的3分。
最后一轮的比赛中,中国5:0轻取中国香港,其中聂江上演了帽子戏法;澳大利亚则是利用雨战的优势2:0战胜了日本,这样中国队依靠净胜球的优势获得了小组第一,澳大利亚第二,日本惨遭淘汰。
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是马来西亚,因为天气放晴,中国队的脚下技术优势发挥了淋漓尽致,完全掌握了场上的局势,最终依靠曾繁荣和聂江的进球2:0淘汰了对手。
这样四场比赛下来,聂江已有八球入账,他也成了这届亚少赛最耀眼的明显,风头甚至压过了号称“韩国梅西”的李升祐。
中国的半决赛对手是历史上的这届亚少赛的冠军朝鲜队,历史朝鲜也是依靠这次的冠军四年两夺亚少赛冠军,不过在面对中国队,他们显然没那么轻松过关了。
因为从2008年开始,亚少赛前四名将获得U17世界杯参赛资格,因此亚少赛也取消三四名决赛,所以这场比赛中国队虽然已经获得了参加2015智利U17世界杯的资格,但是一旦失败,这届的亚少赛也就结束了,心高气傲的龙腾队球员们怎么肯认输。
开场后双方就打的非常的焦灼,朝鲜的球员们拿出了拼命的架势和中国队踢球,有幸观看这场比赛的中国球迷戏称:“不拼命不行啊,要不然回去就要挖煤了。”
但是足球比赛并不是拼命就能获得胜利的,中国队利用自己的脚下技术牢牢的控制了场上的局势,上半场第三十四分钟,聂江在禁区线上连续的横向带球过人,在闪出空档后果断的起脚射门,球又快又急的飞了网窝,中国队以1:0领先了。
但是中国队毕竟不是所有球员都是龙腾队的召唤球员,那些非龙腾队的球员拖后腿太厉害,在朝鲜的疯狂逼抢下频频失误,送给了朝鲜队机会,在上半场快要结束前,中国队的纳西族小将后腰--和鑫防守失位,朝鲜队韩光松的进球将比分扳平。
下半场时,朝鲜队打的更加的疯狂,第六十五分钟朝鲜队的崔浩赫抓住中国队前场的张华晨传球失误打出了快速反击再下一城,中国队落后了。
落后的中国队连续的换人,将龙腾队的非召唤球员派上场,这些长期和召唤球员一起踢球的小球员们表现的更加适应战术体系,让中国队的低级失误减少不少,聂江也终于有了身后的支援,他在拉开朝鲜队的防线后,给曾繁荣送出秒传,曾繁荣禁区前晃过朝鲜队的中后卫打门成功,双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双方体能下降,最后以2:2结束了全场的比赛,在点球决战中,中国队表现的更加的出色,罚球球员5罚4中,黄大炜则是扑出对手的两个点球,以总比分6-5击败对手闯进了决赛。
在决赛中,中国队的对手是韩国队,而韩国队里的明星李升祐表示出了必拿冠军的自信。
当然他也有自信的理由。
李升祐被誉为韩国史上第一天才少年,1998年1月6日出生的他有“韩国梅西”的美誉,他在巴萨U15队时的进球率甚至比梅西还高。李升祐还曾经到皇马、拜仁少年队学习,初中一年级退学而转投拉玛西亚,目前效力于巴萨青年A队。巴萨遭到国际足联两个转会窗口禁止转会处罚,其中就有签下李升祐的原因。
赛前李升祐在接受采访时就说道:“冠军是我们必须要获得的荣誉,因为我们是一只冠军球队,这次的对手中国队虽然很强,但是最终取得胜利的肯定是我们。”
听到李升祐的话,聂江撇撇嘴说道:“癞蛤蟆打哈欠!”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