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2 / 2)

【同时朝廷开始任用汉族官员,北魏形成了由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共同执政的政权。】

【中原大地上胡汉杂居的区域不断扩展,仅当时的都城平城地区,在建国短短五十年内就有一百多万汉人迁入。】

【胡风汉俗,相互杂糅,是北魏王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看着天幕,思考着。

看这胡汉分治跟南中自治差不多。

但这需要当政者在双方的团结和矛盾上保持微妙的平衡。

但粗观那拓跋焘行事,他们还是保持着野蛮的胡人风格。

矛盾不减啊。

……

【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继位,继位后的第三年,建立文庙祭祀孔子。】

【建立太学,要求鲜卑和汉族贵族的子女必须在此学习儒家经典。】

【征请数百名汉族士人为官治理朝政。】

【经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不断增强。】

【拓跋焘指挥北魏铁骑先后灭掉大夏、北燕、西凉,使喧哗纷扰达一百二十余年的北方重归统一,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

东晋·明帝时期

正在打着五禽戏的司马绍叹口气。

永嘉之乱后,跟随司马氏南迁的大族都是与皇室最亲近、地位最高的世族。

那些留在北方的世族日子也不好过。

就算以坞堡自守,那也是有的守得住,有的守不住。

最后也只能与胡人合作。

“唉,一切都是为了家族,都是为了活下去。”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平城,

市口处一大片绵延不断的血迹,述说着此处曾发生过什么。

……

【公元439年,三朝元老崔浩奉命编修北魏《国书》】

【公元450年七月,因《国书》揭露北魏拓跋族“国之丑恶”,三朝元老崔浩及其家族,以及与崔氏联姻的其他北方望族,被满门抄斩,牵连者多达三百余人。】

【史称“国史之狱”。】

【在这次打击中,许多北方世家大族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拓跋焘本想通过撰写《国书》褒扬鲜卑的光辉历史,却最终为了平息鲜卑贵族的怒气,诛杀了汉人四大家族,再次激化了汉族和鲜卑之间的矛盾。】

【汉化失败的拓跋焘就如大雾草原上的雄鹰,找不到方向。】

……

南梁·武帝时期

刚刚用过素斋的萧衍嘲弄一声:

“史家素有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良史传统。”

“自己屁股干不干净,你们这帮胡人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啊。”

……

大唐,

“阿耶……这?”

李承乾欲言又止。

李世民无奈道:

“拓跋焘的汉化倾向引起了鲜卑贵族元老的不安,汉人大臣权力的扩张也造成了他们的疑惧。”

“编修国史,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拓跋鲜卑进入中原以中原文化正统自居,自然希望用国史的形式记录自己辉煌的历程。”

“鲜卑虽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只能依靠口耳相传。”

“那用文字记录北魏国史,必定要任用既了解鲜卑历史又效命于朝廷的汉族士人。”

李世民脸色怪异。

“但记录史书又向来是不隐恶……崔浩又详细赅备而无所隐讳。”

李承乾恍然大悟。

“所以,原本拓跋焘是彰显对鲜卑的辉煌历史,但其中记载的拓跋鲜卑早期许多不光彩的历史,招来了众多鲜卑大臣的不满!”

“因为此时的鲜卑大臣早就不是原始的鲜卑了,他们也接受不了自己的祖先那么不光彩!”

李世民感叹道:

“是啊,所以崔浩纂修的《国书》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国书》是汉人对鲜卑人的公然挑衅,是对北魏的侮辱。”

“崔浩想不死都不行了。”

……

【随着国史之狱后矛盾的激化,拓跋焘的生命也无奈地走到了尽头,由于宫廷政变拓跋焘被太监所杀。如何让拓跋鲜卑融入中原文化,是太武帝拓跋焘的未竟事业,只能等待后人来解决。】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北魏一度陷入混乱局面,继任的北魏帝王拓跋濬、拓跋弘也都没有找到答案,情况反而愈演愈烈。】

【直到拓跋宏的出现,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北魏政权。】

……

书写到这也不可能从拓跋珪开始写了,不然这一章的内容就得写十多万字。

按我这码字速度,得五月份能进展到南梁。

然后又得骂我水,三国篇我可长记性了嗷!

就从拓跋宏开始写吧。

题外话,

作者本人是内蒙呼伦贝尔的,但太爷那辈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然后现在是居住在黑龙江。

最后,欢迎大家去呼伦贝尔玩,去吹吹那的大狂风!

(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