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诗魂李商隐(2 / 2)

“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随之被排挤,牛党迅速掌握朝中大权。”

欧阳修:李商隐所遇见的人,都会渐行渐远。

成年人的世界,纯粹的关系本来就很少。

李商隐,晚唐时人,十岁左右,父亲过世。

他和母亲、弟弟妹妹一起回到河南老家,生活一度贫困。

为了支撑生活,他很长时间,在帮人抄书。

家里人也鼓励他读书,堂叔还亲自为他授课。

成年之后,他去了长安,被当时的大臣令狐楚欣赏,并收为弟子,多番举荐。

怀着感恩的心,他写下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也顺理成章和李商隐成了朋友。

科考时,令狐绹和主考官高锴小聚,连续三次提醒。

果然,李商隐就中了进士。

在令狐楚过世后,李商隐被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约,做了幕僚。

同时,王茂元把女儿王晏媄许配给李商隐。

因为人际关系打开了局面,李商隐的人生,慢慢上坡有了起色。

但是综合分析一番,会发现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

关系的背后,是利益和感情的权衡。

关系好不好,逃不过两点。

你当下有没有用;你的未来是否有潜力。

朋友,是一起谋取利益的人,大家都想携手一番,都能顺势而为。

师徒,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建立一个以师傅为头的圈子。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甚至是家族的联姻。

或许除了父母之外,还真的没有谁,会无私爱你不求回报。

再好的关系,也是一路遇见一路再见。

一条船上,有很多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了船靠岸,就各自回家了。

靠岸的是人,也是利益的获取,人情的得失等等。

李商隐结婚之后,陷入了当时有名的牛李党之争。

岳父王茂元和李德裕走得很近,而令狐楚一家人和牛僧孺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当令狐楚一家人看到李商隐变成了对手,立马就调整了态度。

开成三年,在朝廷举行的授官考试中,直接导致李商隐在复审中除名,正式做官也推迟一年。

接下来,他的母亲、岳父先后亡故,能够帮他忙的人,越来越少。

仕途不顺,家庭不顺,让李商隐心里憔悴。

摇摆在牛李党之间,让李商隐做什么都不顺。

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写信给故友令狐绹,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生活逼着李商隐一次次低头,在大中五年,跟随西川节度使外出做幕僚。

孤独之中,他思念这妻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事实上,在家留守的妻子,已经病故多日。

初看是风光旖旎,再看是人情世故,三看只能落得一声叹息。

原来,所有凄美的诗文背后,都是一段令人痛心的故事。

是关系在淡化、消失,也不管你是否甘心情愿。

迟早有一天,朋友、师徒、父子、夫妻、母女都会渐行渐远。

不在利益之下,反目成仇,已经足够好了。

冲着利益而来的,利尽而散。

不同的利益圈,你不可能都占有。

待着这个圈里,就意味着舍去或者得罪了那个圈子。

同一个圈里的人,得到利益之后,也会分道扬镳,各自谋下一条出路。

冲着名气而来的,名败而散。

名气的光环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

并且,风水轮流转,你不可能一直有某种光环。

冲着真爱而来的,身死而散。

少年夫妻老来伴,难得。

但是难以同年同月同日过世,先走的人,留下两倍的孤苦,给后走的人。

冲着血脉而来的,随时而散。

父母爱你,但是余生的路,你还得自己走。

父母给你的,终究是一座孤坟。

“唐大中元年,李商隐被新任桂管都防御经略使兼桂州刺史郑亚辟为幕僚,其于五月初到达桂州。”

“郑亚曾担任李党人士李德裕的幕府,因此李商隐跟随郑亚前往桂州的行动表现了自己的政治抉择。”

“而这一行为显然触怒了当权的牛党,此后李商隐的仕途也因牛李党争变得坎坷。”

“李商隐在桂州担任幕僚期间,桂州下属的昭州发生动乱。”

“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州刺史弃官而逃,州政一时无人管理,混乱不堪。”

“李商隐奉郑亚之命,前往昭州暂任昭州郡守。”

“到达昭州后,李商隐立即了解当地的民情风俗和生产情况,听取当地百姓的控诉,认真办理政务。”

“但不久,郑亚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工作,只得离开昭州,向北行进。”

“李商隐回到京城后,正好赶上大中二年的吏部调选。”

“李商隐通过考试,担任京兆府辖下的周至县县尉。”

“其后,京兆尹得知了李商隐的文名,便将李商隐调回京师,担任法曹参军。”

“次年,李商隐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担任幕僚。”

“由于卢弘止在徐州恩威并施,政治清明,徐州较为安定。”

“李商隐在徐州生活得较为愉快,并希望借助此次经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不久之后,卢弘止病逝,李商隐只得卸任归家。”

“而李商隐归家后不久,妻子王氏便于大中五年因病逝世。”

“此时,被任命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的柳仲郢聘请李商隐担任幕僚。”

“李商隐将子女寄养在长安的亲戚家中,独自前往梓州担任节度判官。”

“在梓州担任幕僚期间,李商隐一度崇信佛教,以求得心境的宁静。”

“他与当地的高僧知玄、僧彻等交往,又在慧义寺开辟石室,抄写经书。”

“大中九年,柳仲郢调任吏部侍郎,李商隐跟随柳仲郢返回长安。”

“其后,柳仲郢又兼任了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李商隐为盐铁推官,委派李商隐前往淮南一带稽查盐院的事务。”

“李商隐担任盐铁推官几年之后,因身体抱恙辞去职务后返回故乡。”

“大中十二年,李商隐因病逝世。”

王安石:李商隐,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人的命运是掌握自己手里的,只要足够努力,就能逆天改命。

可是这样的道理,到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人生里,似乎不太管用。

命运的好坏,到底是有定数的,半点不由人。

李商隐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努力读书。

可惜好景不长,十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了。

他和母亲只能回到老家河南,生活也非常贫困。

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

家里还指望他能一举成名,改善家庭生活。

读书多年后,他到京城继续求学,被京兆尹令狐楚赏识,还安排他和儿子令狐绹一起读书。

令狐楚亲自授课,教会他如何考试,写奏章等。

为了改善生活,还安排他做秘书,拿到一定的酬劳。

文宗开成二年,二十六岁的李商隐考取了进士。

就在李商隐前脚踏入官场,准备抬起后脚的时候,令狐楚过世了。

提拔的路走不通,接下来的考试也是屡战屡败。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得通的。

科考的路,似乎是堵住了,李商隐就改变方向。

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府邸,做了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厚爱有加,还把女儿王氏许配给他。

婚后,李商隐和王氏,感情极好。

李商隐因为婚姻,有了巨大的改变。

当时,朝廷存在牛李党之争,两者水火不容。

王茂元是李党的重要成员,令狐楚是牛党的头目之一。

也就是说,李商隐结婚,就是从牛党的圈子,跳进了李党的圈子。

李商隐的改变,彻底得罪了令狐绹。

与此同时,李商隐也没有得到李党的重视。

李党看到李商隐在圈子之间摇摆,评价此人不堪。

婚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生活圈子,夫妻也会互相影响。

双方父母的原生家庭,也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旦有某一个因素不对劲,就会困住命运。

开成四年,李商隐通过了授官考试,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县尉。

按照常理,他从一个小官,慢慢往上走,也会有一番作为。

但是他的命运,就不按常理出牌。

在县尉的岗位上,他因为公道正派,反而被上司责罚,迫使他辞去了官职。

接下来,又遭遇了母亲病故,回家守孝。

再次进入职场,他只能做幕僚,跟随上司去桂林、徐州等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外出期间,妻子在老家过世。

没有了爱情的力量,也没有了职业的奔头,还弄丢了所有的贵人,他心灰意冷。

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回头一看,自己从未改变天命,那就只能学会认命了。

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也没有什么成绩,还是穷人命。

那还有什么奔头呢?也许你要大器晚成,但也是迷茫了。

六七十岁才命运亨通,确实有这样的人,但屈指可数。

你就是拼尽全力,还不一定能够实现。

如果一个人盯着命运的结局,那么他一定是痛苦的,总是不如意。

但是聪明的人,会接纳命运的安排,把幸福的根本放在享受改变命运的过程。

人这一生,本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

官位、爱情、书本、朋友、金钱等,都是假的,是用来修行的东西。

因而,不管命运多坎坷,一定要终身读书、夫妻同心、积极工作、善待世界。

在破破烂烂的命运里,做一个修修补补的人,也是一种幸运。(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