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桂系名扬天下(2 / 2)

“吴军上下早就恨透了督战队,见战也是死,退也是死。”

要不是他的知遇之恩,孙传芳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挨了一痛揍,唐生智心想谁还没个后台,便与白崇禧取得了联系。”

“如果两家联手,趁北伐军立足未稳,是有可能逆转战局的。”

“但吴佩孚不买老大哥的账,坚持不南下。”

“8月22日,叶开鑫残部万余人和吴佩孚急调来的一个混成旅。”

“面对吴佩孚派来的大军,唐生智瞬间被打得找不着北,被迫放弃长沙,退守衡阳。”

“唐生智上任后,第一时间下令解除叶开鑫职务,还取消了湘军第三师番号。”

“所以事后,蒋介石以刘玉春不失为忠勇军人,下令优待,无罪释放。”

“随后又在湖南安仁北面的露田、龙家湾地区,击退吴佩孚军四个团的进攻,稳住了防线,先遣队旋即转守为攻。”

“北伐军视死如归,前仆后继。”

“第八军下辖22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军长唐生智。”

朱棣:现在越看越觉得反冯玉祥联军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仅身为主帅的吴佩孚看不清战场形势,就连联军盟友孙传芳也是目光短浅。

吴佩孚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都听说过吴佩孚这个大军阀。

“唐生智是保定军校一期生,白崇禧是三期生,两人很早就认识了。”

尽管很多人担忧北伐战争对他们带来更大的灾难,但依旧有不少人期盼着北伐战争的到来。

吴佩孚:孙传芳实在是可恨,忘恩负义也就算了,目光也如此短浅,害得我面临如今的窘境。

“刘玉春见吴佩孚坚守不退,主动表示。”

“唐生智在衡阳宣誓加入北伐军,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

“但如今之成就,是自己打下来的,自己与吴佩孚仅有互相利用的关系,无所谓知遇之恩。”

“也不知道吴佩孚是不是故意的,一通豪言后,他就带着卫队坐火车跑了,留下刘玉春在武昌等死。”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北伐战争也就意味着北洋时代即将结束,很快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和平时期。

现在这个闻名天下的大军阀被打败了,也就预示着战乱很快将迎来终结。

“1926年6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决议出师北伐。”

“见吴军防线稳固,蒋介石只好对武昌采取封锁围困策略。”

他之前虽说是反冯玉祥联军的总司令,但手中并没有兵权,没有人听从他的号令。

再说了,他让孙传芳行动并不仅仅只为了他自己,也同样是为了孙传芳。

要是在局势本就接近溃败的情况下,还要采取督战队这种高压方式,那士兵临阵倒戈也就是必然的。

“这时的北伐军共八个军,约10万人。”

作为联军主帅,判断战场形势是最基本的。

“恰在此时,叶挺独立团迂回至吴军侧后,突然发起猛攻。”

身处乱世,他们最期盼的就是和平稳定,不愿意再遭受战乱之苦。

都快要陷入敌方的两面夹击之中,还不能看清形势。

如此做派,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两天后,蒋介石指挥第一军第二师再次对武昌发动进攻,依旧无果。”

毕竟你作战不怕死,总会遇到比你更加不怕死的对手。

“见唐生智主动求援,白崇禧随即帮忙带话。”

“然而,吴佩孚忘了一点,国民军控制的地盘战略纵深很大,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被围歼。”

所以吴佩孚手下的士兵临阵造反,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9月3日,第四军向武昌发起进攻,遭到吴军顽强抵抗,伤亡甚重。”

“然而孙传芳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吴佩孚虽然重用过自己。”

“为了改变这一尾大不掉的形势,赵恒惕仗着吴佩孚支持,准备大举裁军。”

“同一天,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抵达前线,也下达了决一死战的命令。”

“在吴佩孚看来,孙传芳是他的小弟,他对孙传芳有知遇之恩。”

“见自己玩脱了,吴佩孚只好留下一部分兵力与奉军、晋军继续追击国民军。”

那就是让第三师师长叶开鑫盯着唐生智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什么异动就要当机立断处理掉唐生智。

“先遣队虽然兵力不多,实际也就是两个团4000余人。”

照这种情况下去,他觉得唐生智此人的潜力还不止于此,大概率还会取得更高的战绩。

“但不想,就在赵恒惕裁军期间,吴佩孚带着大军走了。”

“然而,吴佩孚这次却遇到了钢铁般的对手。”

可偏偏到了如此地步,还要选择坐山观虎斗,按兵不动看着盟友遇难。

“江夏距离武昌也就五十里,不能再失,于是吴佩孚再次率督战队到前线乱砍乱杀。”

“而原本只是小角色的唐生智则一飞冲天,成了北伐的最大受益者,其声望竟然隐隐有盖过蒋介石的苗头。”

“5月,国民政府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先打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

他是想在北伐战争中立威,赢得大家的敬重,可不是想给唐生智做嫁衣的。

“现在曹锟倒了,吴佩孚又一蹶不振,此后直系便唯他独尊了。”

“没了吴佩孚撑腰,赵恒惕随即被唐生智出兵驱逐,逃至湖北随州。”

到了那个时候,北伐军内部怕是会出现新一轮的内斗。

“既然要先打吴佩孚,北伐军就必须从湖南走。”

“当时的湖南,军阀林立,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兼任湘南善后督办,第三师师长叶开鑫兼任湘西善后督办。”

“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军官退缩者,一律在阵前处以极刑。”

“在粤汉铁路上的丁四桥要隘布置防线,企图凭险固守。”

“三天后,战斗打响,中路军突破汨罗江防线,然后一路北上攻克岳阳。”

“见阵线崩溃,吴佩孚只得长叹一声,率残部退至江夏部署防线。”

“这时候的吴佩孚手上还有十余万人,孙传芳约二十万人。”

士兵也是人,也同样会害怕,尤其是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

他们只希望有一个人能带着大家结束军阀混战的时代,至于是谁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这下好了,风头都让唐生智抢了。”

一想到曾经的小弟纷纷和自己作对,一个不顾及往日情分选择作壁上观,一个加入敌军往死里攻打他,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8月12日,北伐军总司令部移驻长沙,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三路进军。”

“要是没他的提拔,孙传芳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吴佩孚南下期间,给孙传芳拍去电报。”

“8月30日,第四军和第七军一部攻打贺胜桥。”

而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国民革命军问鼎天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有些筹码的,哪里知道吴佩孚派来的大军那么能打,直接把他打懵逼了。

双方原本就是盟友,都有同一个敌人,在这种危急关头更应该齐心协力才对。

而他也不会遭遇大败,被曾经的小弟打得溃不成军。

北洋时代过后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这代表着军阀混战的北洋时代得以终结。

“第二军、第三军组成右翼军,在醴陵、攸县集结,由朱培德指挥,负责警戒江西的孙传芳军。”

就以吴佩孚的统率能力来说,他是极为不看好的,断定此人最后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况且光是听主播的描述,就知道北伐战争的规模不小,足可以称得上席卷全国。

不想他这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按耐不住了,公然发动兵变,简直岂有此理。

“退守武昌之初,吴军第八师师长刘玉春哭丧着对吴佩孚直言。”

“事实上,吴佩孚的判断没错,国民军真的坚持不住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只有这么点人的时候,他是有些不满的,不认为这区区四千人就可以帮他解围。

“而同时期的北伐军已经完成了休整,正在筹划第二阶段战役。”

“当月,唐部完成改编。”

现在要是唐生智取得一系列的战绩,在北伐军中的威望也将急剧攀升,必然会助长唐生智内心深处的野心。

白崇禧刚刚加入广东国民政府,成为北伐军举足轻重的一员大将。

“第四军和第一军攻打武昌受挫的时候,唐生智指挥第八军渡过长江,拿下汉阳、汉口。”

唐生智原本只是一个他毫不在意的小角色,可却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一系列战绩,以至于声望有隐隐超过他的迹象,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当然了,他非常清楚,唐生智的野心有多大,这要取决于其接下来在北伐战争中的表现。

不曾想加入北伐军后,仿佛激发了斗志一般,直接崛起了。

“大帅不能死,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刘玉春愿代大帅死守武昌,为大帅战死,死也瞑目。”

“拿下汉阳、汉口后,唐生智飘了。”

“激战期间,双方互有胜负,丁四桥几度易手。”

“7月11日,也就是广东北伐军主力正式开拔的第三天,先遣队进占长沙,迫使叶开鑫率残部退守汨罗江北岸。”

“刘玉春这个人虽然是敌人,但作为军人他是合格的。”

但是按照唐生智越打越猛的现状来看,他猜测唐生智接下来恐怕会取得更大的战绩,从而为唐生智膨胀的野心增添更多的筹码。

“第三军下辖8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军长朱培德。”

“从各军编制可以看出,别看唐生智入伙晚,但他的实力并不弱。”

“对此,曹锟很不能理解,就派人劝说吴佩孚放弃南口军事,早日回武汉部署湘鄂防务。”

“但这4000人战斗力爆棚,瞬间就把叶开鑫打的是叫苦不迭。”

战略纵深这种问题在一开始就应该重点留意,而不是到了危急关头才想到此事。

不过即便没有时间处理,他还是在临出发前做了安排。

在战场上敢玩命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想要取得一世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格外轻松,总算看到了战乱结束的希望。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家不知道等待了多少年,遭受了多少苦难,好在总算要苦尽甘来了。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