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架势,林甲就知道父母在家没少为这事吵架:“好了,打住,不管是什么,反正别来沾边。
之前他打着我的旗号在硅谷那边做投资掮客的事情我还没和他算账呢。”
林庆华说:“那边生意他已经不做了,我也好好批评过他了。”
林母接着翻了个白眼:“批评?口头上的批评有用吗?
前脚批评完,后脚就给他每年两百万的零花钱,这批评是否更像是奖励?
真的,要不是看在女儿的份上,老娘早就一脚把你踹到天上去了。”
说完林母施施然上楼去了,把客厅留给他们父女二人,她也不想让林甲做人,在二楼又探出头来说:“甲甲,和你这不争气的爹聊完上来陪我,让妈好好看看你有没有受伤。
你爹别的没说对,这件事还真说对了,确实不该出国,哪里都没国内安全,尤其是你现在的身份,今时不同往日,安全对于咱们来说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给大众站台?派个代表去就够了,用不着你亲自去。”
“知道了,妈。”林甲应付完之后看着林庆华:“能不能让那私生子自生自灭?
非要接回集团培养?集团就不能交给职业经理人?又不是什么皇位,地产公司现在都死的死,残的残,未来华国地产的黄金二十年再也不可能回来。
何必还对什么家族企业有执念呢。
阿里巴巴都能交给职业经理人,林氏集团这种以地产为核心的公司,不如给职业经理人,下一代躺着吃分红不香吗?
哪怕是光甲航天,以后我们也不打算留给下一代霍霍,他不管能力行还是不行,都不会把公司交给他。”
虽说林氏集团在阿里巴巴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中有参股,也有投资一些商业航天公司,但这些都只是投资,不太可能变成主业。
准确来说,一家根深蒂固的企业,要想转移主业,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对管理层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以雅戈尔为例,它最早是以服装起家,后来主营业务中加上了投资这一块,它进入投资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93年的时候它就开始做股权投资,介入到了中信证券、宁波银行、海通证券等一系列著名金融企业中去。
到了2007年,也就是经过十多年时间的磨砺,雅戈尔才开始正式进军证券投资。
也就是说从想要发展投资,到真正投资可以算主业,十年时间是起步,你在中途还不能犯错,一旦犯错导致亏损,就会引发公司内部原利益方的猛烈反弹。
林庆华不想纠结企业传承这个话题,老一辈老中传宗接代的思想钢印哪有这么容易破除,“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
“不知道,最近这两年肯定是没时间。”
“抓紧,万一你或者元光有个什么意外,等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可就晚了,我不是诅咒你们,而是你们站在华国和阿美莉卡对抗的第一线,天知道对方有什么手段。
每次浙商总会开会的时候,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你跟元光的下一代问题,都想和我们家结娃娃亲。
都说你们两这么好的基因得多生,一个肯定不够,两个是最基本的,三个四个也不嫌多。”
林甲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哪些老毕登说的?下次你们开会给我打个电话,我不得骂翻他们。
要生把他们女儿贡献出来,别天天指手画脚。”
林庆华见转移话题很成功,连忙道:“我要是这么跟他们说,你信不信他们私下挨个来找我,说没问题,什么时候安排?
越是这帮人,他们的女儿越不好找合适的对象,找门当户对的很难,找凤凰男又担心男方只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能不用结婚,找元光这种哪怕只是借个种,不仅他们乐意,你信不信他们女儿都会很乐意。
你要是不信,你可以问问你闺蜜,她们更了解情况。”
“好了,打住别扯了,之前跟你说的准备钱去高丽投资你准备好了没?
这可是机会,我打算以个人名义在首尔的江南或者汝矣岛买一栋写字楼,你可以考虑考虑在那边大规模投资运营。
整个高丽半岛肯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国内的地产发展确实是告一段落了。
但在高丽半岛那地方,无论是南边大量地产的价格都被钉在了地板上,还是说北边是待开垦的无主地,这些都是机会。”
是个人就知道这是机会,北边好歹也有两千万人口,整体面积和闽省相当。
光是这些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就足够养活四到五家地产公司了。
“我当然知道这是机会,可我还是有疑虑,毕竟高丽半岛无论是对我还是对集团来说,都人生地不熟。
资金上的准备倒不是什么问题,但人才上的储备几乎为零,我们内部对于高丽的法律、金融、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压根就没有。
去高丽开发新市场的话,等于完全是从零开始。”
“爹,又没让你一开始就自己干,你可以先和高丽本土公司合作,人才储备、市场环境、人脉网络这些都逐渐成熟之后再单独干就好了。
这不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吗?你别把这当成是开辟海外市场,你把这当成是在国内的一个省开个分公司就好了。
现在高丽对我们来说,确实和一个省也差不了多少。”
华国商业眼光敏锐的人不在少数,很多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过去很多华国企业进入高丽市场,但这部分企业大多都是消费品牌,像海底捞、蜜雪冰城这种。以海底捞为例,它在2023年的时候在高丽只有8家门店,但就是这8家门店给海底捞带来了3.11亿rmb的营收。平均单价门店营收在四千万rmb左右,比国内单店平均营收高出33%。
只是南北高丽合并之后,不仅仅是消费品牌想要进入高丽半岛市场,基建、铁路、地产、金融等各个领域的华国公司都想以高丽为前哨站,从高丽辐射到整个高丽半岛。
给华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所有韩语专业的毕业生,最好还是高丽族裔,都特别好找工作,甚至颇有种被抢着要的感觉。
企业动不动给你画饼,说把你派到高丽,三年升主管,五年升副总,七年当高丽分公司的总经理不是梦。
总之怎么饼大怎么来给你画,至于你能不能吃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搞得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们一是吐槽自己当年选错了专业,早知道该学韩语的,二来是吐槽老中还是不够给力,什么时候能饮马东京湾,逐鹿大阪府,让我们学日语的也享受一波地缘扩张带来的红利。
(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