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首款自动驾驶机器人问世(2 / 2)

波士顿动力最早用的是液压驱动,液压驱动的问题太多了,多到波士顿动力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条技术路线系统本身复杂、非常容易产生故障、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也慢,甚至就连燃油机最引以为傲的能量转化效率都不如电机驱动。

而后来这些机器人公司走的都是电机驱动技术路线,波士顿动力也跟着转型,但他们都是用电池直接供电。

华国却有大量企业,岚江科技、哈工云耕、蔚蓝引擎等,非常多企业走增程发动机电机驱动的路子。

这就导致华国有丰富技术储备,直接把这套技术改改用在步兵机器人上就完事了。

华国也确实在珠海军展上展出了相应的步兵机器人,只是和大毛比起来,华国没有去实战验证其可靠性和杀伤力。

外媒甚至觉得毛子的步兵型机器人技术是华国卖给他们的。

每年珠海航展华国都能给你掏出点新玩意,到了今天老中再怎么整活,外媒都有点无感。

他们总结就是,华国就像是看守着宝藏的恶龙,不飞出去狩猎,就看着自己的宝藏。

至于大毛,纯纯麻烦制造者。

回到这次奥迪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该自媒体博主在试驾完全过程后,坐在车里最后总结道:

“我只能说,体验很好,整个乘坐过程,非常平稳,突然的加速和减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讲真,我觉得这自动驾驶机器人100万rmb的售价,附带你购买它,送最新款捷达还真挺划算。

这里的划算不是说普通人,咱普通人确实用不上,普通人普通家庭这机器人有点太奢侈。

至于你想用它来跑滴滴豪华车,那还是算了吧,滴滴自身都难保。

一百万再搭配辆豪华车怎么都得去到130万了,它去自己跑滴滴豪华车,可能一个月营收就那么四五千块。

从资金收益率的角度,比买房肯定要好得多,然后也省心。

但是房子十年之后你能转手卖出去,这机器人你能保证十年之后能卖出去吗?

按照单月五千,十年就是60万,连本都回不了。

但我前面有说这车很划算是指什么,是指对于需要雇司机的企业来说,买这玩意太划算了。

您开一公司,雇一司机,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雇一司机每年成本起码是12万吧?但您要雇一机器人,一年维修成本不超两千,加上电费的成本也不超过五千。

拿去接送商业合作伙伴,也绝对倍有面子。

可能你之前得在公司准备一辆S级奔驰负责接送,现在你只需要准备一台自动驾驶机器人,和它赠的捷达就够了,客人还会觉得你特潮流,特时髦,走在科技最前沿。

对外企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之前光甲航天的HBM机器人开着捷达满大街乱窜的时候,大把老外自媒体斥巨资来体验,现在外企自己就有,一模一样的体验,用来接待从外国本部来的客人。”

第一代自动驾驶机器人一百万的售价不算贵,尤其对企业来说。

个人客户确实少,但这本身主攻的也是企业用户。

该视频的评论里,大家讨论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咋觉得对公务招待来说也挺划算呢?领导配车配司机,配的司机还得换自己的亲信,现在哪用那么麻烦,直接机器人司机就好了。

也不用换个领导换个司机,司机跟着领导走。”

“是啊,而且司机会说错话、做错事、有被攻破的风险,机器人没有啊,你总不能给机器人送茅子华子吧?”

“奥迪的自动驾驶机器人不行,要是换国产品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还真有可能会鼓励大家买

不说明面上发文鼓励,也起码是私下鼓励吧。”

“我还真觉得博主讲的有点道理,自动驾驶机器人如果放在家庭层面或者个人层面,多少有点鸡肋,有这个需求的家庭少之又少。

但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我三四十个人的小企业,但凡是有业务接待的企业就有需求,我招待客户总不能喊滴滴吧?请司机也是成本,不如买个自动驾驶机器人。

光是忠诚这一点,已经是最大的好处了。”

“我觉得博主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有一个风险,那就是它被攻破怎么办?就它毕竟是机器人,万一被攻破了,怎么办?

原本最大的优点忠诚就变最大缺点,甚至连安全都有可能出问题,这一点不解决的话,很难打开市场。

我觉得奥迪起码得买前沿科技最高等级的网络安全服务,才足够让外界放心。”

搞得奥迪紧急出来发声明,说HBM机器人可以选择不联网,不联网也不影响它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不存在被人攻破的可能性。

在刚上市的一个月里,奥迪新款车型销量有所上涨,上涨幅度有限,但比之前半死不活的样子要好太多,S1型机器人销量则给了大众集团一剂强心针,华国单月销量破两千,全球销量破万,预计年销量能够到10万这个级别,也就是说年营收1000亿rmb。

单款产品的GMV能破千亿,绝对是了不起的数据。

哪怕它还只是预期,也足够让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大众集团市值大幅飙升,单日涨幅超过20%。

29个点都算少的了,2021年那次,大众只是在媒体沟通会上公布了一个电动汽车扩张计划,只是计划,股价就涨了29个点。

这也让大众方面意识到捞捞抱住光甲航天的大腿是对的,不然靠他们自研,推出自动驾驶机器人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