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七五年冬(2 / 2)

刘之野刚上小学的小侄子刘述成,最近迷上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攒糖纸,尤其以玻璃糖纸为珍贵。

有的糖纸是捡的,有的是专门到百货大楼买的,把糖吃了,要的是糖纸。

有重复的糖纸刘述成就和小伙伴们换。糖纸泡在水里润湿,轻轻贴在玻璃上,干了揭下来夹在书本里。另一个是刻剪纸,买回电光纸拓,有花鸟,有小人,可好看了。

望着眼前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孩童们,刘之野内心涌起一股慵懒而满足的情感,他由衷地喜爱这个时代的独特韵味,那份质朴而温馨的生活气息。

诚然,未来的世界或许将带来更为绚烂多彩的娱乐方式,无线网络遍布每个角落,游戏世界光怪陆离,物质充裕,衣食无忧,出行方式日新月异,信息流通瞬息万变。然而,在这份对未来的憧憬之中,他更珍惜眼前这份简单纯粹的快乐。

再者,即便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天气,未来或许也少了些刺骨的寒冷,多了几分温暖如春。

但在此刻,这份略带凉意的空气,却恰好与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相得益彰,让他更加沉醉于这份属于这个时代的幸福之中。

但是他还是喜欢这个时代,喜欢老京城的冬天,喜欢故宫外的筒子河,北海公园的冰面,厂甸的糖葫芦,雍和宫的许愿,八达岭的雪……寒冷的什刹海,人们在冰上行走比在地面上稳当,滑出了笑声,滑出了别样乐趣。

还有漫步胡同时,会不时看见路边或拐角卖糖炒栗子或是烤白薯的人,浓浓的香、蜜蜜的甜随风四处弥漫,大老远就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这老京城,每到冬天给人的印象是一片萧瑟,冬天的深宅大院少了杨柳翠绿的柔顺,却多了松柏的苍劲的风骨。

胡同里偶尔也会有“萝卜赛梨”、“大柿子涩了换咧”……的吆喝,也有谚语“腊七儿,腊八儿,冻死寒鸦儿;腊八儿,腊九儿,冻死小狗儿;腊九儿,腊十儿,冻死小人儿……”,留下了“猫冬”的说法,“冬前冬后,冻裂石头”,地面上会出现裂口,用手去拉门把手,刺啦一下就会粘下一层皮。

刘之野记忆最新的就是,每当入冬之前各家各户最忙乎的就是安烟筒、搪炉子、装风斗、买煤球、储存大白菜、做棉衣棉鞋等事。

老京城的冬天里离不开“煤”,这就能够说不少的故事。

他小时候那会儿天冷了,有些穷苦的人无钱买煤,就去街头垃圾堆里捡煤核儿。

大多数都是小孩子们去,一手执篮筐,一手执棍子,或者钩子,蹲着敲打别人烧过的残煤,把外层灰烬敲去,取其尚未烧尽的核儿放入篮筐。

普通人家大多使用煤球炉子,经济稍微好点的才有钱使用带烟筒的“洋炉子”,煤气这个看不见的“杀人狂”每年都能会“带走”不少人,其中不乏青春年少的……冬天是煤铺老板的发财季节,煤价几天一涨也是常事,掺土、泼水……都是习以为常的手段,煤铺老板这时想尽办法赚钱。

如今,刘家庄的村民们已享受集体供暖逾十年,家家户户暖意融融。

屋外,寒风凛冽,雪花纷飞,气温直逼零下二三十度,一片银装素裹;而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温暖如春日午后,让人一踏入家门便迫不及待地脱下厚重的棉衣,否则那份闷热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这集体供暖的便利,不仅让村民们免受严寒侵扰,更显著地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与京城冬日里那弥漫不散的煤烟味形成鲜明对比,真正实现了既温暖又环保的冬日生活。

这一切的成就,皆源自刘家庄十数年如一日深耕的沼气发电项目。

它不仅高效满足了当地蓬勃工业发展的电力需求,更切实解决了村民们的日常取暖与炊事之困,同时,也为刘家庄的生态环境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不过,煤炭也不是在刘家庄的日常生活中完全消失了,像是刘家庄西岸老区的一些平房四合院里,冬天里还有给火炕生火取暖做饭用。

刘之野对那滚烫的热炕情有独钟,归家首事便是跃上炕头,享受那份独有的温暖。

家中火炉不息,沸水翻滚,源自自家深井的清泉,水质清澈,胜却村中自来水一筹。

此时,泡上一壶今年的新“西山茶”,茶香四溢,啜饮一口,暖意涌上心头。再配以瓜子花生,边嗑边看书,那份惬意,没谁了!

惬意归惬意,但他心中也有着化不开的忧愁。

这马上就要到新的一年了,明年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面对即将到来的那场大地震,刘之野心急如焚,这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他怎么也不能让悲剧再次发生。

…………

每当烟囱淌出的烟油冻成冰溜子时,京城进入深冬。

深冬的京城非常寒冷,北风呼啸着掠过大街小巷,一冬难得停下来。

豁子外是风口,护城河边的垂柳像卸了妆的女人,发丝凌乱,肆意张扬。

南锣鼓巷西边就是什刹海,现在结了厚厚的冰,去湖中的小岛不再是难事。

行人缩在笨重的棉衣里,哈气在领子和眉毛上凝结成霜。无风的日子,老人们出来晒太阳,聊往事。

三大爷闫埠贵又一次无功而返,天太冷了,这鱼也不好钓了。有的冰面太厚砸开半天,不大一会儿就给冻上了。

闫埠贵喜欢钓鱼,过去钓鱼他是为了生计,现在钓鱼是为了乐趣,不可同日而语。

“呦!闫老师这就回了?”

“回了!今儿个出师不利,明儿个再战!”

“嘿!闫老师您这是屡败屡战呐!”

“先让这些鱼儿得意几天,等我回家养精蓄锐再来收拾它们!”

“老哥几个,我先走一步,回儿见啊!”

“得嘞!那我也不靠了,忒冷了!”

“走走走,回去烫壶老酒……”

众人一哄而散。

昨夜大雪纷飞,整整一夜未曾停歇,路面积雪深厚,行走颇为艰难。闫埠贵踏着雪,慢悠悠地往家的方向踱去。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骤然在他身后响起,闫埠贵本能地以为挡了路,连忙侧身避让。

不料,那骑车人似乎也正巧往这边拐,嘴里还喊着“劳驾让一让……”话音未落,只听“砰”的一声,紧接着是自行车倒地的“咔嚓”响,伴随着女孩的一声惊呼“啊!”和随后的“哎呦”,一个年轻女子已摔倒在路边的雪堆中,身着厚重的棉大衣,脸朝上躺在冰冷的雪地里。

闫埠贵见状,连忙上前搀扶那不慎跌倒的女子。

“哎哟!疼死我了,大爷您走路可得小心点儿啊!咦,这不是三大爷嘛!”

女子身着厚重衣物,遮掩得严严实实,直至她摘下口罩,闫埠贵才恍然大悟,“哦,是小当啊!今儿怎么有空回来了?”

小当迅速扶起歪倒的自行车,眼中满是心疼。她戴上手套,细心地擦拭着车身,每一处都不放过。确认车子完好无损后,她终于松了口气,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嘿,三大爷,今儿我白班,下午早些收工,就想着骑车回来瞧瞧奶奶跟槐花。”话语间,透着股子亲切与急切归家的喜悦。

闫埠贵笑着点点头,心道:“这小当还不错,比她哥哥棒梗强多了,这小子自从上山下乡后,就没有回来过一次……”

他瞅了一眼小当的新自行车,“嚯!小当真不错啊,自己都买上自行车了?”

小当骄傲的回应道:“三大爷,这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作为厂里的员工,我们买不用票,还便宜许多。”

闫埠贵笑着看了眼小当,她是今年秋天回城的。

小当能回城,一是靠了她小姨秦京茹的努力帮助,二是恰巧碰上了刘家庄各大企业的招工。

其中,“捷豹”牌自行车厂,作为刘家庄的明星企业,因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成为了今年招工大潮中的领头羊,他们厂招募人数之多,令人瞩目。

然而,该厂对一线工人要求比较高,应聘者需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

小当虽然学历符合,但她是远在外省的知青,要想来自行车厂工作,必须有该厂开出的工作证明,当地公社才能放人。

秦京茹虽然不认识刘家庄自行车厂的领导层,但是她们红星厂是该厂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商。

于是,秦京茹只好找到了身为厂副主任的许大茂,下血本请他去“东来顺”羊肉馆搓了一顿。

许大茂酒饱饭足后,这才帮忙秦京茹给疏通了自行车厂关系,最终把小当弄到了该厂上班去了。

等小当工作满一个月,发了第一次工资后,她当时都惊呆了,不敢置信地道:“我这学徒期都发了三十二块?”

(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