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老兵新兵!!!(1 / 2)

六年前的深秋,聂远才17岁,高中还没念完,就去报名参军了。

作为一个从小喜欢军绿色的太行山脚下的农村小伙子,聂远和几个好朋友从十几岁起就穿上了不合身的绿军装。

虽然那时候军装不太合身,但聂远受时代的熏陶,心里一直有个长大后当兵的梦想。

终于在那年深秋,聂远穿上真正的军装,正式入伍了。

聂远所在的部队是一支有着红军背景的老新四军部队,里面出了很多英雄,比如有名的“杨根思连”。

加入这个部队后,聂远感到非常自豪,努力训练,争取向英雄们看齐。

第二年,聂远就因为在军事技能上的出色表现获得了营和连的多个奖项。

因为聂远是高中生,连里特别重视他。

指导员让聂远给团广播室写新闻稿,报道连队的好人好事。

从小喜欢写作的聂远,从此成了团里的新闻报道骨干。

更让聂远骄傲的是,他的两篇文章还登上了军区的《战斗报》。

第二年初,聂远被调到连部当了文书。

虽然聂远高中没读完,但他一直很想考军校。

不过在资格审查那会儿,因为没高中文凭,聂远就失去了报考资格。

前年11月初,聂远只好退伍回了家。

聂远他们聂家庄挺大的,是京西刘家庄开发区新增加的一个街道办下面的自然村,这年退伍回来的军人有三个。

大队对他们这些退伍军人挺重视,没事就把他们叫到大队部坐坐,顺便让他们跑个腿、喊个人,或者去街道办送个材料。

有一次聂远去街道办武装部送材料,结果稀里糊涂地被“送”到了区武装部,成了一名临时工。

那是去年9月的一天,聂远骑着民兵连长的自行车去街道办武装部送适龄青年摸底登记表。

之前他都不知道大队会上报这种表格,后来听民兵连长说,这做法才实行两年。

巧的是那天区武装部长刘福生正好也来到街道办做检查工作。

街道办武装部只有一间办公室,聂远推门进去,发现屋里有好几个人正在聊天。

聂远一看他们在说话,赶紧把表格往桌子上一放,说:“领导好,我是来送表格的。”说完就想走。

这时,刘福生瞥了聂远一眼,眼睛一亮,就叫他停下:“你是哪个大队的?”

聂远笑着说:“我是聂家庄大队西沟村的。”

刘福生接着问:“看你样子像是当过兵的?”

聂远一看对方知道他的情况,马上立正回答:“是的,我是去年退伍回来的,我叫聂远。”

街道办武装部的耿部长认识聂远,所以就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情况。

耿部长跟聂远说,这是咱们区武装部的刘部长,他来咱们街道检查工作……聂远也不知道该说啥,就只是静静地站着。

后来,耿部长看刘福生没再问他什么,就说:“表格我们收到了,谢谢你辛苦送来,没事了,你可以走了!”

然后聂远就离开了街道办武装部。

后来聂远才听说,当时他在屋里一声不吭、规规矩矩地站着,区武装部的刘福生部长觉得聂远这个退伍兵站有站样,不卑不亢,展示了良好的军人素质,这才有了让他到武装部当临时工的想法。

就在回到大队后的第三天,民兵连长跑到聂远家对他说,街道办武装部的耿部长找你有急事,让你现在去一趟。

聂远一听连忙骑上借来的自行车赶到了街道办。

一进武装部办公室,耿部长高兴地对聂远说:“小聂,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区武装部打来电话,他们希望你能到区武装部帮忙几天,……你要好好表现!”

聂远一听顿时愣住了,区武装部除了只有一面之缘的刘部长,他都不认识其他人……

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服从命令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

而且回家后也没啥事做,于是聂远爽快地答应了。

耿部长说,你明天上午到区武装政工科找周科长报到吧。

晚上聂远回家后,把区武装部让他去帮忙的事告诉了父母。

他爸爹特高兴,说:“你退伍回来也没什么事,武装部让你去帮忙,这可是好事。你明天就准备一下,早点过去,干活要勤快点。”

他娘却有点犹豫:“他们让你去帮忙,又不是正式上班,值得去吗?

依我看,咱们还不如找找关系,去开发区的厂子里找个好工作呢!”

聂远他爹瞪了他娘一眼:“凡事都有个过程,有些事急不来。”

听老爹这么一说,聂远也觉得去区武装部帮忙确实是个让领导了解他的好机会。

于是他赶紧找出以前在《战斗报》上发表过的几篇小文章,塞进挂包里。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聂远来到了刘家庄开发区。

等他找到区武装部的大院子时,发现里面人来人往,挺热闹。

聂远安步当车的上了二楼,找到了政工科科长的办公室,站在门外大声喊了声:“报告!”

听到屋里回应“进来”后,聂远推开门,看见里面有三个人在讨论工作。

聂远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报告说:“我是聂家庄的退伍战士聂远,刘部长让我来这里向周科长报到!”

这时,一个30多岁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从桌子边走过来,他先是上下打量了聂远几眼。

然后说:“你就是聂远同志啊,我是科长,你跟我来吧。”

于是,聂远就跟着周科长出了办公室,上了三楼,走到一间门牌上写着“部长办公室”的房间前停下了脚步。

“嘟嘟”两声轻敲门后,没人回应。

不一会儿,一个人走出来,紧接着另一个人也走到门口。

聂远一瞅,这人正是前天在乡武装部见过的刘部长。

刘福生一看是聂远,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

进屋后,刘福生让聂远他们坐下,然后让聂远详细汇报一下他在部队的经历和专长。

于是,聂远把在部队得过的奖、当过连队文书以及作品被军区报纸录用等情况都讲了一遍,还把背包里的《战斗报》也拿了出来给刘福生看。

刘福生简单翻了一下报纸,对他说:“我侧面了解了一下你的基本情况,觉得你年纪轻轻,正是干事的好时候。

现在咱们区武装部正在为征兵做准备,人手不够,事情却不少,所以想请你过来帮忙一阵子。

你有什么想法吗?”

聂远笑着回答:“我是军人,随时听从首长的指示。”

刘福生听了我的回答,满意地对周科长说:“你去安排一下他的工作、吃饭和住宿,先在他科室里干着吧。”

之后,刘福生客气地把聂远二人送出了房间。

二人出了刘部长办公室,周科长带聂远去了政工科的办公室。

那地方乱糟糟的,桌子上的文件堆得老高,地上也全是东西。

周科长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说:“你就坐那儿吧,先跟其他人熟悉一下情况……”

到了中午,周科长带聂远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又把他带到三楼最里面的一间屋子。

屋里有一张铺好的床,他说:“这几天你搁这儿休息吧……”

虽然征兵工作还没正式开始,但部门的工作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

武装部的领导们几乎天天都在见面,要么去区里开会,要么跑下面的各街道办检查征兵前的准备情况。

政工科主要负责征兵宣传,比如制定宣传口号,联系区广播电台和各个街道乡镇,布置和检查宣传工作……

聂远到了办公室后,周科长让他一边学着政工科的工作职责和征兵宣传政策,一边干活,他说这叫“边干边学”。

自从聂远来了之后,不是跟着科长跑各个街道,就是往区委送汇报材料,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晚上还经常在办公室加班抄写材料……

有一天,聂远在办公室抄材料,宋政委来找周科长。

他站在聂远背后看了半天,聂远居然都没发现。

因为聂远太专注了。

没想到,宋政委临走时还夸了一句:“嗯,小聂你的字写得不错。”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