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我与旧事皆无憾(1 / 2)

多年后

杨家勋看看翁思源,很是不解,“兄弟,你中了状元却辞官,实在闻所未闻!”

“我的学问都是爹一手教出来的,我来参加科考,也只是为了证明我爹能武能文,不输任何人。他甘愿平凡,我却不服。”

杨家勋更困惑了,“既然不服,为何不以状元的高起点,好好做出一番事业?”

翁思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老神在在地说道:“我还没想好做什么,考个状元只是证明我初步学有所成,我爹教学水平一流。”

这下换成杨家勋撇嘴了,还小有所成?这也太谦虚了吧。

三年出一个状元郎,人这辈子能见识多少个?顶顶多也就十几二十个。

“大伯教出你这么个状元郎,以后怕是不得清静了。”

“清不清静全在自己,我爹可不会为了旁人改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杨家勋若有所思,他只见过大伯几次,但次次印象深刻。

小时候第一次见面,以为大伯只是位斯文儒雅的教书先生,爹也很少说起大伯的事情,还是后来长大一些,才了解了内情。知道这曾是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再见面,才留心出大伯神情中少见的凛冽,自此也多了些敬畏。

“伯母不会责怪你?”

“我爹责怪还有可能,我娘才不会呢!”

翁思源提起娘亲,一脸的自豪,比提起大伯时,自豪感尤甚,杨家勋看得好奇,尽管听说过不少伯母的事迹。

“只要做的是正经事,不管做什么,我娘都会支持的。”

听完这话,杨家勋的羡慕之情无遮无拦,他娘可没有这么善解人意,整日就知道提醒他上进,光耀门楣。

“你什么打算?”

“先四处走走吧,跟我小舅去采药,见识见识人间疾苦,等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时,再稳定下来。”

“我爹说武将之家不能断了传承,我科举无望,应该很快就会被送去西北吧。”杨家勋低头转杯。

翁思源没接话,端起茶壶给堂弟倒上水,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和要走的路。

他肯定做了几辈子的好人,才有了这一世的好命。

有一对无与伦比的爹娘,有温馨和睦的家庭,有不愁吃穿的生活,才有了他抉择事业的底气!

世上的人千千万万,并没有多少人有这份看似简单的权利。

这位堂弟是卫国公府的世子,身份显赫,但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所以翁思源很庆幸这个身份不是他的。

他就是翁思源,现在没有任何负担,想做什么都能随心。

要说起来,他长这么大还没羡慕过任何人,有也是羡慕他爹娶了个好媳妇。

他娘这样的高度摆在那里,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找到看顺眼的姑娘。

“小妹也快及笄了吧,我娘还说要给她在京城找门好亲事呢。”

对了,这世上除了他娘,女子中能让他入眼的还有这个亲妹妹。

母女俩不仅长的像,脾气、性格都像,要说妹妹有什么比不上母亲的地方,就是多了些被娇宠出来的小姐毛病。

这倒也不怪她,上面有两个哥哥罩着,还有一个女儿奴的爹,要不是母亲管教严格,绝对能被宠的无法无天。

为这事儿上,他爹可没少跟着受娘的罚。

“你给婶娘说一声,让她别费心了,思琪现在不仅是我们家的总账房,还时常跟着景明叔去打倭寇,心眼多性子还野,她若不点头,我爹娘绝不会同意。”

这样的吗?

人真不可貌相!

看似娇娇弱弱,笑得甜美的堂妹竟是位巾帼英雄!

巴拉巴拉京城的贵公子,还真没有个合适的。

“小弟还在读书吗?”

提起家里人,翁思源觉得自己这个状元郎还真没什么好吹嘘的了。

“早不上学堂了,但我爹给他定了任务,每年必须读够五十本书,每月写三篇心得,完不成就不准出门。”

不等堂弟问起,翁思源自顾自地接着说道,“思瀚十三岁就跟着陈叔去跑陆运,还在镖局混过,十五岁又去了海上。去过的地方多,他的出游心得也多,母亲已经帮他刊印了好几本了。”

乖乖,要不是堂兄说起来,他都不知道小堂弟这么厉害,这家人行事也太低调了吧!好些事连自家人都不知情。

翁思源撇撇嘴,“所以啊,我这个状元郎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俩的学问都不比我低,我只是能耐着性子学应试文章而已。”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