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9章 开医馆(1 / 1)

“要不你请别人?”蓉宝苦恼道:“你把老胡大夫请走了,那我们村的人找谁看病啊?”

钱妙来兴奋道:“来我的医馆看病啊!你放心,我一定会便宜点。”

“城里太远了,要不你在我们村里开个医馆吧,那十八村里的人都会来我们村看病了。”

钱妙来又不傻,村里人穷,舍不得看病吃药的人一大把,他去村里开医馆干嘛?

蓉宝表示遗憾。

“我去你们村里开医馆,又挣不到钱。”

“谁说的。”蓉宝道:“我们村里这么多人,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不用去看病啊?”

钱妙来在这上面格外聪明,“那你们村里的人也没有城里人多,还没有城里人有钱。”

蓉宝找不到反驳的话,没办法,村里人都比较节俭,有一种小病熬熬就过去了,大病治也治不好的想法,确实不舍得在买药上面花钱。

她说,“你要不开其它铺子,我还能去照顾你的生意呢。”

钱妙来已经想好了,他要做最挣钱的生意,因此格外坚持,“我就要开医馆,多挣钱啊!”

蓉宝勉强道:“那你把老胡大夫请走吧。”

钱妙来开开心心道:“你放心,等我以后挣了钱,就请你吃东西。”

嘉宝:……

他的眉头越拧越拧。

嘉宝扭头看蓉宝,“你又不是老胡老夫,你怎么知道他愿不愿意去?老胡大夫的年纪这么大,再过两年都七十岁了。”

他就对钱妙来说,“医馆一定要有一个医术精湛的坐堂大夫,所以你请老胡大夫没用,因为城里人又不知道老胡大夫的医术好不好。”

钱家下人恍然大悟,难怪刚才听自家公子和蓉小姐聊天就觉得不对劲,原来怪在这里啊。

不过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刚刚还在讨论开医馆的事,霎时又说到庄先生身上去了。

蓉宝说的口干舌燥,才看到他爹提着东西过来。

赵老四把油纸包着的羊肉饼拿出来,给几人分了。

“谢谢赵四叔。”钱妙来跟小伙伴偷偷道:“我还以为你在等李为先呢。”

蓉宝啃着饼,有点不解,“我等他干嘛啊?”

“等他一起进学堂啊。”

“我又不知道他今天会不会来。”

钱妙来一愣,“为什么不来。”随即面色一变,“他不会也没写完课业,不敢来吧。”

蓉宝叹息着说,“他又不是你,肯定不会没写课业。”

钱妙来心里好受了一点,“那他今天为什么不来?”

蓉宝说,“家里有事耽搁了呗。”

钱妙来刨根究底,“你怎么知道?”

“猜的。”

钱妙来还想再问,赵老四就在前面喊,“蓉宝,快点去开门。”

蓉宝急急忙忙吃了饼,就撒着腿丫子跑到前面去开门。

赵老四给她铺了床,又叮嘱晚上不要踢被子,随后又念叨,“羊肉饼分给同窗,米糕也要趁热吃,这些东西等会拿给你四哥。”

蓉宝点头如捣蒜,跟在他屁股后面转悠,见他爹勤快的把屋里收拾了一遍,不由夸道:“爹,你干活真利索。”

赵老四没好气道:“滚蛋。”

蓉宝“嘿嘿”笑了两声,又指着一个小书架,说上面也要擦。

赵老四抬头看了一眼,觉得地方太高了,蓉宝根本够不着,就拒绝了这个请求,不过帮她把窗纸都换了一遍。

蓉宝跟在旁边递东西,跟他商量,“爹,我想要一张矮桌。”

“你屋里不是有桌子吗?”

“我觉得太高了,不好写字。”

赵老四看着亮堂堂的窗户,觉得亏的很,这读书交了束脩不说,还要搭上窗纸,更别说小书柜、箱子、椅子,都是蓉宝从家里搬过来的。

反正她的屋子够大,又只有她一个人住,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赵老四没拒绝,但还是感慨道:“别人是来读书的,你是来安家的。”

蓉宝有点惋惜,要不是离家太远,她一定把自己屋里的东西都搬过来,还有家里的书,再搬两个大书柜,那就跟先生的屋子一样了,不过她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她爹一定不乐意。

“爹,你就把我屋里的那张矮桌搬来就行了。”

赵老四问,“那你放假了怎么办?”

蓉宝理所当然道:“再搬回去啊?”

赵老四气笑了,“你说的轻巧,敢情不是你干活。”

蓉宝围在他身边转圈讨好。

赵老四看的头晕,“行了行了,我有空给你送过来。”

蓉宝又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还有小板凳。”

“要不要把床也给你搬过来?”

蓉宝眼睛一亮,“可以吗?”

赵老四一点都不想笑,“你想的美。”

这边忙完,又要脚不沾地的去帮嘉宝收拾床铺。

好在屋子已经有人打扫过了,能摸到的地方都干干净净的,赵老四帮忙铺了床,又同样叮嘱了一句,出太阳就把被子搬出去晒。

蓉宝坐在亭子里晃着腿和思娘说话,余光看见她爹,屁股一滑,人就跑没影了。

时辰还早,赵老四不着急走,就在学堂里逛了逛。

石山学堂去年修缮了一番,院子里添了不少花草,檐上的瓦片也重新拾掇了一遍,还有石子路和石板路,该添的添,该换的换,因此庭院还是挺雅致的。

赵老四不觉得花草有什么好看的,村里一大堆呢,不过对于城里人来说,庭院里的花草越多,就越雅致。

尤其是读书人,竹兰梅菊都是雅物,庄先生也不能免俗,在学堂里种了一丛竹子,还有翠菊和金盏菊。

赵老四俗的没边了,看着院里新栽的梅树,在心里默默算着学堂能挣多少钱。

蓉宝也看到了,她“咦”了一声,“钱老爷真的捐了梅树。”

嘉宝跟她嘀咕,“钱家真是财大气粗!”

钱家十几年前就开始往学堂里捐东西了,主要还是为了送自家小子过来读书,毕竟商户子弟,很多学堂里的先生都不愿意教。

至于目的可不是读书识字,而是为了多结识几个有前程的读书人,将来若有一两个入朝为官,凭借着同窗情分,也能递个帖子上门。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