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神色庄重,语气愈发坚定:“父皇,儿臣以为,帝王之术,贵在平衡。平衡之道,在于制衡各方势力,使其相互牵制,如同秤砣一般,维持朝堂的稳定。如此一来,既能防止一家独大,又能避免权力失衡,从而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国家长治久安。”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朱元璋,“如同驾驭马车,缰绳不可过松,亦不可过紧,松则脱缰,紧则尥蹶子,唯有松紧适度,方能行稳致远。”
夜风吹拂,朱柏衣袂飘动,月光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更显其沉稳睿智。
他仿佛化身为一位智者,在向帝王阐述治国安邦的大道。
朱元璋听着朱柏的这番话,眼神中透露出恍然之色,仿佛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在此刻被缓缓打开。
他细细品味着朱柏的每一句话,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深意,原本紧锁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柏儿……”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你说的对,帝王之术,贵在平衡……”他伸手拍了拍朱柏的肩膀,目光深邃而悠远,“朕,受教了……”
就在这时,那名侍卫已经奔至近前,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份紧急军报,高声禀报道:“陛下,辽东急报!”
朱元璋接过军报,迅速展开,目光扫过,脸色骤变……
朱元璋展开军报,目光如炬,在昏黄的月光下,扫过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他的脸色,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原本舒展的眉头,再次紧锁,眼底深处,似有风暴在酝酿。
他手中的军报,微微颤抖,发出轻微的纸张摩擦声,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刺耳。
朱元璋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一股莫名的怒火,在胸腔中升腾。
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军报,纸张在他指间发出细碎的声响,如同他此刻的心情,混乱而焦躁。
他抬起头,看向身旁的朱柏,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欣慰,也有期望。
朱柏静静地站在一旁,感受着周围空气中逐渐凝重的氛围。
他看到父皇紧锁的眉头,握紧的拳头,以及那张阴沉的脸色,心中明白,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但他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平静。
他知道,此刻的他,不适合插话,只能默默地等待,等待父皇做出决定。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他将手中的军报,缓缓放下,眼神中的锋芒,却更加锐利。
他转过头,看向朱柏,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柏儿,”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你刚才所言,句句珠玑,甚合朕意。朕,真是后继有人了。”他看着朱柏,目光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辉煌的景象。
朱柏微微一笑他谦逊地拱手道:“父皇谬赞了,儿臣所言,皆是肺腑之言,不敢居功。”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没有丝毫的骄傲和自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朱元璋看着朱柏,心中更加欣慰。
他喜欢这个儿子的沉稳和睿智,更欣赏他的谦逊和低调。
他觉得,有这样一个儿子在身边,未来大明王朝的江山,定能稳如磐石。
他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好,好,好!”朱元璋连说了三个“好”字,以此来表达他心中的喜悦。
他再次拍了拍朱柏的肩膀,”他停顿了一下,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今晚,你所言之语,朕必定铭记于心。”
朱柏再次谦逊地拱手,说道:“父皇,儿臣只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不敢居功。”
皎洁的月光宛如轻柔的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洒在父子二人的身躯之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闪耀着银色光辉的薄纱。周围的空气也仿佛被这温柔的月色所感染,渐渐地变得宁静而又祥和起来。此前那令人感到紧张不已的气氛,就如同清晨的薄雾遇到了温暖的阳光一般,缓缓地消散无踪。
然而,恰好在这片看似静谧安宁的氛围当中,却隐隐约约地潜藏着一股汹涌的暗流。它就像是深藏在平静海面之下的巨大漩涡,虽然此刻尚未显露出其狰狞的面目,但谁也无法预料到它究竟会在何时突然爆发出来。
朱元璋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凝视着远方,目光仿佛能够穿透重重夜幕,直达未知的彼岸。他微微侧过头来,对着身旁的儿子朱标轻声说道:“走吧,柏儿,回书房我们再详谈此事。”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决断。
父子二人一前一后步入御书房,朱元璋宽大的龙袍下摆轻扫过光洁的地砖,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书卷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几案上,奏折堆积如山,在摇曳的烛光下,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朱元璋走到书案后坐下,深邃的目光落在朱柏身上,“柏儿,你适才所言甚合朕意,只是朝中反对之声汹涌,你可有应对之策?”
朱柏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先声夺人。”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反对派,需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同时,也要拉拢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大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此双管齐下,方能平息反对之声,顺利推行新政。” 朱柏的声音清朗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显示出他胸有成竹的自信。
“好!好一个先声夺人!” 朱元璋击节赞赏,眼中精光闪烁,“柏儿,你的计划深得朕心。朕会全力支持你,放手去做吧!” 他从龙椅上起身,走到朱柏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朱元璋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对朱柏的信任和期待。
朱柏再次拱手,语气坚定:“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
“好!有此子,何愁大明不兴?”朱元璋朗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豪迈之气。
他走到书案前,拿起一份奏折,说道:“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这些奏折,朕来处理。”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