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遗诏(1 / 1)

过完年后,正式进入了洪武三十一年。这一年,似乎注定不平凡。

本来按规矩,过完年藩王们就要返回各自的封地,但朱楩却选择了留下。他向朱元璋表达了希望继续留在京城的愿望,理由是对京城还有许多留恋之处。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请求,也许他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从那以后,朱元璋上朝的频率变得异常稀少。原本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朝堂之上的他,如今却是每隔几天才会出现一次。即使上朝,他也是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地走进奉天殿,然后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聆听着朝臣们的汇报。

朱元璋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精力也大不如前。因此,朝臣们汇报的内容必须简明扼要,不能过长。一旦朱元璋感到疲倦,便会示意他们停止,并稍作休息。

朱元璋将大部分朝政大权都交给了朱允炆处理,同时还将辅佐朱允炆的四位忠臣提升至重要职位。自此之后,朱允炆开始全面掌控国家政务,朝廷的各项事务也逐渐走上正轨。

朱楩身为朝廷的征虏大将军,按道理来说应该是需要每日上朝的,但自从朱允炆正式接手朝政后,就直接让朱楩不必每天都来上朝,可以多多在后宫陪伴周妃。如果哪天朱元璋的身体状况良好,想要上朝了,才会提前通知他。

这样的决定无疑是给朱楩下了逐客令,众人都认为以朱楩的个性肯定无法忍受这种情况,一定会立刻赶回云南。然而,朱楩却出人意料地在朝堂之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并表示感谢太孙对他的关心和体贴,随后便悠然自得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后宫之中,除了东宫之外,其他那些妃子们最近可谓是神经紧张不已,她们心中都清楚老朱的身体状况,但谁也不敢轻易说出口,生怕惹出什么事端。

朱楩每日待在后宫之中,陪着周妃左右。这几日,他倒是相较以前多了些与母亲和姐姐相处的时间,享受着难得的亲情时光。偶尔,他也会前往太和殿看望父亲。

老朱并没有打算瞒着朱楩,而是准许他前来探望自己。也许在老朱的心中,已经打消了对这个儿子的怀疑。毕竟,朱楩一直以来都表现得都很洒脱,虽然有一身的本事与才能,倒是一副对于大位没有丝毫兴趣的模样。而且,朱楩平日里也没有过多参与朝政,让老朱感到放心不少。

朱楩就这么在太和殿与周妃宫中两地跑的日子里度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每日给老朱喂喂药,陪他精神好的时候说说故事,说说他梦中的故事,说说他脑海中未来的样子。倒是老朱听后心情放松不少,也能安然入眠。

转眼间时至五月开始的第一天,此时的朱元璋已经病得无法再上朝了。人的衰老有时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人猝不及防。也许就连朱楩自己都难以置信,眼前这位躺在卧榻上骨瘦如柴、大限将至的老人,竟是去年年底看起来还有些精神的一代帝王。太医诊断完脉象后,缓缓地退出房间。

此刻,围在朱元璋床边的人大多是那些早已了解皇帝病情,并准备接受遗诏的忠诚臣子。朱楩忧心忡忡地向太医询问:“太医,我父皇现在情况如何?”

太医们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岷王殿下,陛下如今的身体犹如风中残烛,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但恐怕无力回天。”他们的腰几乎弯成了直角,生怕因说实话而被拖出去斩首。

然而,朱楩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平静。他安慰太医说:“有劳诸位太医费心了。”

倒是一旁的朱允炆,虽然看起来并无过激的情绪波动,但他那苍白的脸色和黑眼圈透露出内心的疲惫与不安。他静静地陪伴在朱元璋身边,沉默不语。

本来身体就不太好了的朱元璋,此刻倒是强做着精神,把在屋外和太医交谈的朱楩叫了进来。

“太医方才说的朕都听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咱老朱而今七十有一,不算夭折,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知足。”老朱说完缓了缓气。

朱楩站到床边,心情复杂,他对于面前这个帝王更多的不是父子之情,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很复杂。

“父皇,您不愧为千古一帝。”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在场众人也没想到朱楩会这么说,照正常人看来此时不是更加应该说些什么长命百岁,福寿安康的话嘛。

朱楩看着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普通的父子那样亲密无间,但他仍然对这位伟大的皇帝充满敬意。

朱元璋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自己一生的功绩和成就得到了儿子的认可,这让他感到无比满足。虽然他的身体逐渐虚弱,但他的精神依然坚定。

“老十八啊,咱这一生,历经风雨,创立大明,如今已无憾事。但你要记住,你是朕的儿子,是大明的藩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事为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大明江山永固。”这话倒不像是在托孤,而且以他的年纪与阅历要托孤也托不到他头上。

朱楩一脸郑重地用力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并接受了朱元璋的嘱托。朱元璋的意图其实并不难理解,他深知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因为当年未能被选为继承人而心存不满。然而现在皇位已经确定,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是希望自己一直未曾关注过、但如今展现出非凡才能的儿子,能够在未来支持他的嫡长孙,并守护大明的江山稳定。

看到朱楩点头表示同意后,朱元璋转而向陪伴在病床边的朱允炆说道:“允炆啊,你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才华,但只要善于任用贤才,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位守成之君。你的父亲过早离世,迫使你在如此年轻的时候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如果再多给你二十年时间去积累经验和智慧,我就不会如此忧虑了。希望你能善待你的各位叔叔们,他们将会与你一同努力,共同守护好大明的江山。”

朱允炆在一旁只是一再地点头,并未多说什么。老朱说完这些话后,微微抬起那只显得无力的手,朝着旁边一招,示意等候在一旁准备拟定诏书的官员上前。

“朕之后事,丧葬仪物,一切从简,不必使用金玉之物。孝陵山川,依旧保持原样,无需改动。天下臣民只需守丧三日即可除服,不妨碍正常嫁娶之事。”

这便是老朱留下的遗嘱,这位曾经杀伐果断、威震四方的帝王,如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最后的时刻,他所关心的并非自己身后的荣耀与排场,而是希望葬礼能够简洁朴素,不要给百姓带来过多负担;同时也希望孝陵能保持自然风貌,不做大规模改动。而对于天下臣民来说,只需要象征性地守孝三日,便可以恢复日常生活,这样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此刻,他已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个即将离世的普通老人。

说完这番话后,老朱缓缓转过头,望向眼前的屋顶,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疲惫和释然。记录的官员不敢贸然离去,依然紧握着手中的毛笔,等待着老朱接下来可能会说的话语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