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可怕的李善长(四更)
奉天殿。
李善长指着舆图,长篇大论之后,做了总结:“陛下,臣以为,无论是从水师兵力、后勤供应,还是从作战难度、作战效果来看,动用大军于朝廷皆无大利。最主要的是,臣以为此时对日本国开战,并不妥当。”
朱元璋冷眸:“有何不妥?”
李善长恭敬地回道:“大明要对日本国开战,至少应该有更为正当的理由才是。倭寇说到底并不是日本国正规军士,并非奉了日本国王的命令,以占领大明疆土为目的而来,只是失去土地,无法生存的流民罢了。若因流民作乱归咎到日本国身上,并因此引发大的战事,臣以为有失大国之风。”
朱元璋用手敲了敲桌子:“韩国公的意思是,朕小题大做了?”
李善长心头一颤,赶忙行礼:“臣并非此意,而是认为,无论是不是日本国主观上引起的倭患,毕竟是倭人进犯,日本国应该担有责任。故此,可以先派使臣告谕,若其不从,怠慢,再施以武力也不迟。”
朱元璋冷冷地笑了笑:“派使臣去?忽必烈派过,死了。朕也派过,人家根本不当一回事,若再派使臣去传话,说不得使臣的尸体都带不回来!”
李善长皱眉:“可若没有使臣往来,直接动用武力,不太合适吧?史书会如何记载,百姓会如何评说?”
朱元璋豁然起身,发怒道:“史书如何记载朕不管,朕也不怕!百姓如何评说,朕此战,为的就是百姓,他们能如何评说?韩国公,你来告诉朕,倭人该不该死!”
李善长、范敏等人跪了下来。
面对怒火中的朱元璋,李善长抬起头,回道:“倭人该死,但不宜动用大军!要惩戒日本国,那就给他们个惩戒,若是惩戒之后,他们不加收敛,还有倭寇杀伤我朝百姓,陛下再动用大军,跨海征讨也不迟。”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并不畏惧的眼神,抬手指向门口:“朕要一份满意的公文!”
李善长行礼,与范敏等人退出武英殿。
赵本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跟在李善长身后,言道:“陛下的威严是越来越重了,若非韩国公在前,我等怕是随时性命不保。眼下兵部、户部可都难了,大军一动,不知前景如何。”
“大军,什么大军?”李善长放慢脚步,问道。
赵本愣了下:“陛下动了怒,让韩国公——”
李善长捋了下胡须,从容而行:“陛下动怒是一回事,用不用大军是另一回事。辽东需要粮草,这个时候不抓紧给他们运,再过两个月,西风猎猎时,想运都难。打日本重要,还是稳辽东重要,这笔账陛下不比你我更清楚?”
范敏深吸了一口气,言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李善长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你们没经历过开国之战,不知道战争的玄奥。战争有时候可以小打,有时候可以大打,有时候可以不打。现在太子、勋贵开了口,不打是不可能了。大打在后勤上跟不上,投入十万兵,就需要十万兵的粮,现在朝廷水师可供不上来,尤其是当下南洋、东海、南海牵制了太多水师力量。所以,只能小打。”范敏、赵本一脸茫然。
皇帝说这些了吗?给暗示了吗?
为何李善长如此笃定,而自己全然没听明白,没领会到皇帝的意图?
李善长找到徐达,摊开了说。
徐达听完李善长的话之后,思索了下,赞同道:“以当下的局势,动用大军,进行灭国之战确实不合适,也不太可行。可若是小打的话,这个小,拿捏到什么程度为宜?”
李善长意味深长地看着徐达,轻声道:“小打,只能派水师出征,水师里谁来挂帅,谁就来拿捏这个尺寸吧。毕竟我大明对日本国内的状况并不熟悉,若限制多了,反而不利大军。”
徐达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一只手搭在椅子背上,回道:“韩国公这一手,令人望而生畏啊。”
李善长呵呵一笑:“哪里,为陛下分忧罢了。”
徐达沉默良久,最终答应:“那就按你的意思,先拟定文书吧。”
李善长欣然答应。
蓝玉、谢成、金朝兴等人对徐达、李善长拟出的文书很是不满,认为这方略太软了,只靠水师出去溜达一圈,能有什么威慑可言?
既然确定要揍他,干脆一劳永逸,多喊一些兄弟,抄家伙弄死他得了。
后勤困难不是不能克服,勒紧裤腰带子杀过去,不信日本国没吃的东西,还能饿死不成?
小打小闹,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可反对无效。
李善长点了头,徐达也落了名,这事就如此奏报了上去。
曹国公府。十二岁的李景隆眉清目秀,带着几分英气,手中拿着一份文书,字正腔圆地念着:“辽东军需无处可腾挪,冬日运转极是不便,海船无以周转,兹议之后,仍以水师单独作战为宜,施以军威惩戒日本,以彰国威……”
李文忠听过之后,眉头紧锁。
李景隆合上文书,恭敬地放在李文忠身旁的桌子上:“父亲似乎对这份文书颇是不满。”
李文忠抬手,用手指重重点了两下文书:“你素来聪慧,最近还背过一些兵法,来说一说,你认为这文书中可有问题?”
李景隆思索了下,微微摇头:“从行文内容来看,不打大仗的理由很是充分,并没看出有问题。”
李文忠叹了口气:“这文书,问题大了去。”
“还请父亲解惑。”李景隆一脸渴望。
李文忠起身,走了两步:“这文书,就是针对定远侯的一个陷阱!魏国公知道,但他还是点头了!”
李景隆有些诧异:“父亲,这文书里可没提到定远侯。”
李文忠反问:“没有吗?”
李景隆拿起文书,仔细看了一遍,认真地回道:“确实没有。”
李文忠将李景隆手中的文书拿走,撕开两半,沉声道:“儿啊,朝廷的公文,只看字面上的意思,是看不穿其背后用意的,需要撕碎了看才行。现在,你告诉我,这文书中有没有提到定远侯?”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