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了寒假,瞿临川和秦小霜终于搬回了部队家属院。
虽然早听说,瞿团的媳妇儿生了三胞胎,但还是没有亲眼见到来得更震撼。
瞿临川也很乐意抱着孩子们下楼去转一转。这个时候的瞿团,脸上的神情十分温和,很好接近的样子。
战友们在路上遇到左右手都抱着娃的他,免不了围住观赏一番。
“哦豁!两个娃都跟你长得这么像!瞿团,这一看就是你的种啊!”有人惊呼。
瞿临川听到这话,就一脚飞了出去,把咋乎乎的人踹远了。
“说啥话呢!那还用说!我媳妇儿给我生的,当然是我的种!”
有人看了一会儿,爱不释手之余,发出来自灵魂的疑问。
“我说,瞿团,你这俩儿子,咋长得一样啊?哪个是哥呀?”
遇到有人发出这种疑问的,瞿临川也不用多做思考,很熟练地翻开一个娃的襁褓,当场给人看娃的屁股。
同时不忘在旁边给人解答,“看见没有?屁股上有痣的,是大宝。”
可不管是大宝还是二宝,很不喜欢被人当场观赏屁股,除了马上大哭表示抗议以外,偶尔也会及时给人当头浇一场热水雨。
其实,瞿临川也不是很喜欢给人看娃的屁股。如果,一手抱着小闺女,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
可是秦小霜不许他把娃抱出来吹风,理由是容易吹感冒。可瞿临川控制不住自己想炫娃的冲动,只好偷偷把耐造一点的大宝二宝抱出来溜一圈。
回到家属院不到两天,许多人都知道瞿团的媳妇儿生的两个小哥俩,长得跟瞿团一模一样的俊。而养在深闺的小闺女,瞿团却不舍得让人瞧一眼。
今年带着三个小奶娃,实在不方便坐火车回家。
瞿临川和秦小霜老早就给家中打了招呼,今年留在沪上过年。
秦大勋和林桂珍表示理解。
——
年关临近,秦大勋应大哥秦关卓的邀请,趁春节期间有空,去沪上考察一下在沪上建厂的事情。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和林桂珍、小闺女秦小艺都想去沪上看一看秦小霜和三个小宝宝。
他们没顾得上去照顾秦小霜生孩子,但过年厂里放假了,他们终于有空闲时间出门了。
林桂珍在家搜罗了一大堆东西,要带到沪上。秦小艺还添乱,要把自己的木陀螺、小风车、航空小模型也塞进母亲的行李包。
林桂珍赶紧一把拿了出来,“小艺,这些不用拿。”
“咋不拿了?这不是给姐姐玩的,是给我的小外甥玩的。”对于未曾谋面的三个小外甥,秦小艺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张照片上。
不过,小外甥们是真的好可爱。
秦小艺很快就有了当小姨的责任感,她把刚上学发萌习字的小册子也装进书包里了。打算等过年玩累了可以教小外甥们读书写字。
三个小外甥,数量有点多,所以她带得尽量多一点,把书包都塞得鼓鼓囊囊的。
玩具塞不下了,只好往母亲的行李包里塞。
“你姐姐生的小外甥才多大,还玩不了这些玩具!乖!先放着,等以后他们大了,再给他们玩。”林桂珍耐心跟小闺女解释。
她说完,又往包里塞了好几件小孩穿的衣服鞋帽。
自从知道秦小霜生了三个,而不是之前以为的两个,林桂珍老是觉得以前准备的衣服不够,买的,加上赶夜工做的,又是一大包。
除了衣物,腊货、年货又凑了三大包。
因此,当秦大勋带着媳妇和小闺女,赶了几天几夜火车,把所有行李都提溜下火车时,地上堆着的东西又让前来接人的瞿临川惊了一下。
但他不用问也知道,大包小包里装的,不是孩子的衣服,就是吃的。
尽管他早早交代,少带些东西。但岳父岳母总是恨不得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带来。
天下父母的心,总是这样。
——
幸好,瞿临川在部队申请了一辆车来接人。
一辆车把人和行李都满满当当地拉回了家属院。
秦大勋自从十年前退伍,再也没有进过部队。十年后的今天,他又来到部队,却是以一名部队亲属的身份。
这让他感慨万分。
当他看到部队营房的大门和门口的岗哨,以及穿着军装走过的一排排充满朝气的面孔,他觉得自己血管里涌动的血还是那么滚烫。
他的一颗心在胸膛里跳得还是那么激越。
“还是部队里待着好。”秦大勋含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嗯,爸。我也觉得部队里待着更自在。”瞿临川点头。
翁婿俩对视一眼,无声地笑。
林桂珍仿佛感觉时光回流,一下子回到了很多年前。那时候她的男人秦大勋还没退伍,她经常来部队探亲,手里牵着小小的闺女。
不过,那时候她牵的是大闺女秦小霜,而不是小闺女秦小艺。
“哇!好多兵哥哥!”秦小艺发现自己进了兵哥哥的窝里。
每看见一个兵哥哥走近,都会兴奋地招呼一声,“兵哥哥好!”
精神抖擞走过来的兵们,看见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都会笑着回应一声好。
也有很相熟的战友,笑问瞿临川,“瞿团,这小姑娘是——”
“哦,我小姨子。”瞿临川淡定地回答。
先前还曾央求瞿团帮忙把小姨子介绍给他的战友就一脸愕然。
这就是瞿团说的长得如花似玉的小姨子?!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