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艺不跟老爸抢着抱小宝,姐姐生的宝宝多,她和老妈一人抱一个,都管够的。
一模一样的大宝二宝,她也懒得分清。自己抱了一个在怀里,另一个留给老妈了。
林桂珍抱着娃在手上颠了颠,挺沉的。
“小霜,这是大宝吗?挺沉的。”
秦小霜瞅了瞅母亲手上的娃,被颠了好几下,也面不改色地淡定样儿,笑了。
“妈,这是大宝。瞿钰霖。”
大宝的气场最像临川哥,从小就这么稳重。
“阿霖,我的乖孙儿。”
林桂珍高兴地把脸凑在大宝的襁褓上揉了揉他的小身子。可大宝依旧淡定得很,只是咧开小嘴,笑了两下,算是完成了任务。
在小姨怀里的二宝,却很给面子地咯咯笑个不停。
喜得秦小艺一连声地叫,“二宝!我是你小姨!我是你小姨!”
她还不知道二宝的大名,秦小霜就在旁边给俩姨侄做介绍。
“小艺,二宝叫秦钰淮。咱二宝以后是一个胸怀宽广、志向远大、坚强聪慧的小哥哥哦。”
姐姐说的这些词汇有点高级,秦小艺觉得是很好的词。
她郑重点头,“嗯,二宝小淮淮,多吃点饭,快点长大,以后小姨带你玩。”
秦小霜怕小妹真的会胡来,给宝宝喂饭,赶紧提醒她,
“三个宝宝都还小,现在只吃奶粉,不能吃饭。”
瞿临川站在旁边拾掇行李,听到这茬儿,告诉秦小霜。
“媳妇儿,我问了医生,六个月的宝宝可以适当吃点米糊和果泥这些了。空了,我可以先弄些,让孩子们试着吃一点。”
“好,临川哥,就按你说的吧。”
在临川哥的面前,秦小霜很乐意把脑子省着点用。
不知不觉间,瞿临川已经成为养娃的百科全书了。
——
瞿临川收拾好东西,就进厨房,把瞿母换出来,让她跟岳母他们说话。
在搽耳村这么多年,瞿母就数跟林桂珍的感情算亲厚。
现在离家大半年,她早就积攒了一箩筐的话,要跟林桂珍分享。
“瞿嫂子,这大半年辛苦你了。小霜和三个孩子都够你忙的!”林桂珍握住瞿母的手,由衷地感激她。
“嗨!这有什么嘛!我这也是照顾自己的小孙儿,是不是?”瞿母摆手。
虽说瞿临川是上门女婿,可秦大勋两口子对他像自家孩子一样。再说,他们瞿家能找到秦小霜这样的儿媳妇,都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呢。
瞿母很知足。更何况现在,秦大勋还让大宝随了瞿家姓。
人心都是肉长的。
碰到这样体贴的亲家,瞿家应该只有感动的份。
瞿母然后跟林桂珍聊了一些照顾孩子的琐事。忍不住抱怨自家儿子,“临川有时候还说我带孩子的方法不对。他说现在要讲究科学!说得好像他们三兄弟都是靠着墙壁长大了似的!”
“那会儿,家里没有老人帮衬带孩子,他们爹又整天要忙地里的活。三兄弟基本都是我带大的!现在却说我不会带孩子!”
秦小霜听婆母吐槽临川哥,就在旁边给老爸老妈解释道,“临川哥是想让宝宝们养成好的习惯。几点喝奶、几点把尿、几点起床、几点睡觉,都有一个作息表格的;并且,也不是任何时候哭了都得抱起来,不能太惯着。否则,抱的人太累。”
“这才多大的娃娃啊,还不能惯一惯么?”瞿母嘟哝,“又不是部队的兵,要按点做啥事?”
林桂珍就好言劝她,“唉!临川他们念的书比我们多得多,可能他们的做法更有道理是不是?听一听他们的也无妨。”
说到念书这事儿,瞿母就不吭声了。
没念过书是她这辈子的隐痛。难道真是临川他们书读得多,懂得也多吗?
秦小霜确实有好几次听到瞿母和临川哥为带孩子的问题争论,就拉了瞿母的胳膊,笑道,“妈,临川哥哪敢说您不会带孩子啊。他是想把事情都简省一点,还不是怕把您累着么?”
“小霜,妈不怕累。”瞿母也不是真的生气,只是想抱怨一下。
其实认真想一想,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每天看着这三个可爱的小家伙,走路都很有劲儿,梦里都是笑着的。
瞿临川在厨房听着母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眼里有了思索的神色。
他知道几十年没离开过搽耳村的母亲应该是闷了,想找人说说话而已。
平时,他和秦小霜都忙,能够闲下来跟老人家说话的时候并不多。
很多时候,他听到母亲跟三个小家伙说得兴致勃勃的,还阻止她来着。
毕竟孩子还小,正在语言萌芽期,担心母亲把老家的方言都教给了孩子。
要不,还是不阻拦母亲了吧?让她老人家想说就说个痛快?
午饭后,瞿临川去部队招待所给岳父他们订了房间。然后,又带着他们去沪上市委大院找秦小霜的大伯秦关卓。
秦大勋心里惦记着大哥跟他说的事情,顺便去看望一下自家亲爹。
——
两天后,瞿战魁一行人也来到沪上。
部队家属院里,瞿临川的小家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他们就在城里找了一处宾馆住下。
大年三十,瞿秦两家人聚在秦琼义家过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热闹年,满当当地坐了三大桌人。
对于秦小霜来说,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替自家三个小娃娃收红包收到手软。
人人都给小家伙们塞红包,且红包内金额不菲。就连八九岁的秦小艺也拿出了长辈的气度,把自己的压岁钱贡献了大半出来,给小外甥们包了红包。
三个小家伙虽然不会说话,但十分应景的也在饭桌上啊啊哦哦地唠得很起劲。
瞧这光景,估计等明年这个时候,他们仨就能在饭桌上大声跟人指点江山了。
秦琼义、瞿战魁两位曾爷爷笑得尤其开怀,觉得从来没有这么畅快过。过去几十年里攒下来的那些郁气,都在这一刻消散了。
听说亲家爷爷一家子要在沪上待好些天,秦琼义就很用心地尽了一回地主之谊,领着人把沪上好吃好玩的都领略了一遍。
有一天,他们逛到外滩附近,还去秦家的老宅里坐了坐。
瞿娟想到以后自己回来看望老爹老妈的时候不多,就建议他们在秦家老宅附近也买一处房子。毕竟,以后瞿临川一家子常居沪上,自家老爹肯定想经常过来看着的。
这个建议让瞿战魁很心动,当场就决定要买房子。
秦琼义很高兴瞿老首长有这个想法,马上命令大儿子秦关卓帮忙找房子。
沪上外滩附近,这种独门独院的小洋楼很多,都是以前那些体面人家曾经住过的,处处可见当年的精致痕迹。
秦局长动作很快,年后初五六就在秦家老宅附近找了一处装修很不错的小洋楼,房主因为要移居国外急于出售,价格也很实惠。
瞿娟想替老爹付钱买下。
瞿战魁却坚持要自己掏钱,“小娟,你和铭则马上要结婚,也要花钱。我和你妈不差这点钱!”
是啊。谁敢说瞿老首长差钱啊!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