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应天府请人帮忙。”
还没等回过神,或是心里早有预感的教习们,纷纷撒腿就追,奔向早已不见踪影的学生们。
有的朝着学生游行的方向急追,有的赶往上元县或应天府衙门报信。
上千名监生倾巢而出,引发的轰动和冲击力,让北城一片哗然。
人们不禁回忆起多年前,国子监学生在西华门前聚集的那场风波。
那次,朝廷对国子监严惩不贷。
而今,所有监生一同出动,朝廷将作何反应?
愤怒无疑将如雷霆万钧。
然而,应天百姓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
“这些人魔怔了?”
酒楼上,一个已有几分醉意的男子喃喃自语:“这些人居然在为太孙歌功颂德?”
“我没眼花吧?”
“我真的没眼花?”
“这群……”
“这群……”
“这群曾不满世俗的监生,何时变得如此阿谀奉承……”
围观人群,尽是惊讶与不解。
而对于今日国子监,带给百姓的不仅仅是惊愕。
砰!
应天府衙深处一间偏房里,郑明旭面色不悦,手重重地拍在桌上。
围在他周围的,是府中其他几位僚属。
身为应天之地的最高行政部门,应天府府衙自有一套消息网。
国子监那帮教习们还没跑来应天府通风报信,府里的耳目已经带回了消息。
郑明旭脸色称不上好看,眉宇紧锁,对着刚汇报完情况的差役摆摆手:“下去。”
差役退出后,郑明旭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座的同僚。
同知压低声音,眼睛来回扫了扫旁边的通判跟推官:“鉴于上次经验,是不是该即刻通知兵马司?府里差役加上两县的,都需翰林调动。”
“国子监学子今天又因何闹市游行?他们的管理到底是怎么回事?”
通判沉声发问。
国子监一旦有乱,官府总得先弄清楚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平息风波。
作为京畿重地的官府,日子可比地方官府紧张多了。
整个京畿地区,一举一动都在朝廷监视之下,稍有风吹草动,朝廷立刻便能知晓。
正因如此,京畿一府二县处理事情的速度往往要比地方官府快上许多。
稍有迟缓,只怕会被朝廷扣上玩忽职守的帽子。
应天府推官连忙说:“事不宜迟,大人,我们还是先带人赶过去为妙,免得再出什么冲撞皇城的乱子。”
郑明旭神色严峻,“来人,给我换靴。”
原本他们是要去玄武湖边检查新挖的沟渠和码头修建进展,穿的是便于踏泥的靴子。
国子监这一出,计划只能取消。
京城安稳,才是第一位。
正当应天府上下人心惶惶,官员领着差役急匆匆往监生游行的地方赶时,文渊阁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咕噜咕噜……
内阁大臣办公屋里,窗台下的炭炉正煮着水,水已烧了三轮。
石伟毅稳坐于木凳上,面容淡然。
待水滚开,他将沸水缓缓注入旁边的茶壶。
茶几上放着几碟每日由宫中尚食局送来的点心蜜饯,供内阁大臣小憩时享用。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