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念佛升维开慧眼(1 / 1)

他的声音充满了慈悲和智慧,仿佛能够穿透时空,揭示出生命最深层的秘密。

佛陀说毕,接着缓缓告诫诸子:

“由于听闻过去六佛圣号之功德,你们今生有此福报,与佛陀同为释迦族人;你们的宿世善根深厚,因此得以在这一世与佛结缘。

但你们必须明白,业障虽深,却非不可逾越。修行之路漫长而艰难,但只要心存善念,勤修佛法,终将能够洗净罪障,达到解脱之境。”

又因过去世,坚执邪见之恶业,众人见佛相好,你们却见恶相婆罗门。现在你们可以称念过去六佛名号、日月德长者名号、我释迦牟尼佛名号、未来弥勒佛名号;

接下来向诸佛、大德诸僧,恭敬礼拜,发露忏悔过去世邪见之罪业!’

五百释迦族弟子止住泪水,哽咽着依教奉行。

方净心忏悔毕,五百双泪眼掩映中,哪儿还有色灰貌丑的老婆罗门,而是见到金光晃耀的佛陀,威德相好,三十二相具足,八十种好不缺!

‘我们眼中的佛陀,拥有三十二种庄严相貌和八十种美好特征,他的身上散发着无量的光明,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宇宙!’

在场的五百名弟子,心中充满了欢欣鼓舞。他们的声音刚刚落下,五百人便同时证得了初果罗汉的境界;

他们齐声恳求佛陀的哀悯与摄受,希望出家修行,受持具足戒。

在佛陀的慈悲加持下,他们立刻身证四果罗汉,具足了三眼六通八解脱的神通力。他们念诵佛号,功德无量,所获福报不可思议!

然而,在这喜悦与奇迹的背后,人们不禁会问:

为何人类看不见佛?这是一个深奥而复杂的问题。佛的慈悲无量,发愿度脱一切众生,然而为何众生却看不见佛的存在呢?

这并不是因为佛不慈悲,而是因为人类众生的心灵,被各种污垢所污染,所见所闻都是不清净的。

他们的心念被自己的贪嗔痴等污垢所障碍,导致心灵感应的能力和神通丧失。

就像是一面镜子,被尘埃覆盖,无法映照出真实的影象,失去了镜子能观照自身的功能。

人们的心灵被无明、烦恼、业障所蒙蔽,无法洞悉真理,无法见到佛的真身。

一个人如果沉迷于世俗的名利财色,他的心灵就会被这些虚幻的追求所占据,无法看到佛的慈悲与智慧。

一个人如果被愤怒和仇恨所控制,他的心灵就会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污染,无法感受到佛的宽容与和平。

再如,一个人如果被愚痴和无知所束缚,他的心灵就会被这些无知的黑暗所笼罩,无法理解佛的教诲与启示,见到光明与美好同在。

因此,要想见到佛,首先需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去除内心潜藏的污垢。通过修行,培养慈悲与智慧,减少贪嗔痴。

放下个人狭隘的认知和执着,才能逐渐恢复心灵感应的能力,最终见到佛的真身,体验到佛的无量光明,智慧和喜悦。

让我们深入探讨五百罗汉的传奇故事,他们遵循着父亲的智慧教诲,在自己的生命临终之际,虔诚地念佛,以求得心灵的安宁和超脱。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父亲的孝顺。因为他们在最后的时刻,他们持续不断地念佛。

最终,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得以升天享受天界的福报。在天界,他们享受着无尽的快乐和宁静,生活在一个充满光明和美好的世界里。

然而,好景不长,天界的福报并非永恒。当他们的福报享尽之后,由于前世的业力未尽,他们再次堕入了地狱。

地狱是一个充满痛苦和折磨的地方,五百罗汉在地狱中遭受着各种苦难,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煎熬。

在地狱的苦难中,他们想起父亲的教诲。他们再次开始念佛,希望凭借自己的虔诚和佛法的力量,能够脱离地狱的苦海。

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感动了佛祖,指引他们如何通过念佛来净化自己的业障。

在佛祖的慈悲和指引下,五百罗汉得以投生人道。

然而,他们转世为人后,却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贫穷和下贱的境地,无法接触到佛法的智慧。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饱受生活的艰辛和不公,但他们的潜意识,仍然存有父亲曾教导他们念佛修福修慧的教诲。

经过无数世的轮回和修行,他们终于业报尽除,得以遇佛,听闻到宇宙诸法实相的真理,及真正的灵性进化成长的方法。

在这一世,他们有幸听到了佛法的教诲,开始认真修行,最终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达到了阿罗汉的圣人境界。

阿罗汉已经认知到宇宙一的法则,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他们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不再将物质世界的虚幻假象,当成是真实的存在,他们已经看破放下一切内心的执着,超越了生死轮回,不再受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五欲六尘及财色名利的束缚。

五百罗汉进入了四圣法界,这是一个只有圣者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这里,他们不再受到轮回之报的影响,享受着永恒的宁静和智慧。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修行者的典范,激励着无数人通过念佛和修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转生天道的原因是勤行十善,孝养父母,行布施,作大福田;

皈依正法,信果,斋僧(设食以供僧众)供佛(设看花、果蔬供养佛陀),修塔造庵,读诵大乘,庄严佛像等。

横跨三界,进入四圣法界,是为了能够亲见佛陀,更好的完成灵性进化的修学课程。

然而,见佛并非仅是肉眼所见,而是要深入地忆念佛陀,念佛不仅仅是口头上念诵佛的名号。

更重要的是要心中深刻地忆念,佛陀的清净功德,慈悲喜舍,利益一切苦难众生的广阔心量和德行。

不仅仅是外在的庄严,更是内在的纯净与智慧,慈悲与大爱。

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能够像佛陀一样,达到清净庄严的境界?像佛一样,一切行事和目的,都是为了利益苦难的众生?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