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第三病例,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2 / 2)

“后面两题对他来说没有太大难度,尽管漏掉了一些解剖细节,但也没人做得比他好了。”

此刻,郑酉也有些震惊。

第三个病例,是五个之中最复杂的一个。

他的骨折是多层次的。

首先,病人的T12椎体有一个主体骨折。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此处的主干骨折上,就会忽略掉真正的危险其实来自于隐蔽的“L1裂隙”。

所谓的T12骨折只是烟雾弹。

导致椎管不稳定性错位的,其实更多来源于L1裂隙!

其次。

即便注意到了裂隙,也很容易忽略。

因为L1椎体并没有明显的塌陷。

看起来只是一个细小的撕脱性骨折。

但其实,真正的损伤来自于后纵韧带的撕裂!

此种损伤导致脊柱稳定性遭受破坏,病人的站立和活动能力都受到严重影响。

但这一点,其实很难发现。

在影像片子中,撕裂的韧带与周围密度差距不明显,难以察觉。

而即便查看尸体解剖,撕裂处也被死后的变化所掩盖了。

再一个,就是跨段的“椎间盘假象”了。

好几段椎间盘看似正常,实则椎间盘纤维环已经撕裂了。

这导致部分髓核外溢。

而这种外溢压迫了临近的神经根。

病人的病史中存在“非特异性腰痛”的表现,很容易就被医生误判为“软组织拉伤”抑或是“腰肌劳损”。

然而事实上,这是椎间盘裂口导致!

而不论是影像学,还是解剖,都很难察觉到这种改变。

只有切开纤维环、借助显微镜,才能彻底确认髓核外溢。

这还没完!

以上的所有诊断,都是在软组织、血肿的遮掩下进行探查的。

很多区域看起来都和普通组织瘀滞类似。

很容易就被误判为术后或者是创伤后的正常反应。

而且,不只是髓核外溢压迫。

L1椎体的撕脱性骨折再次加剧了神经根压迫!

所以,如果答案只给出了“髓核外溢压迫”,也只能拿这一得分点一半的分数。

只有同时发现了被软组织掩盖的L1撕脱骨片,推断出神经根所有的压迫点,才算是完整的诊断。

如此种种,让这第三个病例的难度直线攀升。

这都已经不是单纯的走迷宫了。

而是一环套一环。

一个迷宫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迷宫。

只有如剥洋葱一般一层层剖开。

把每一层都给看透。

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这也是为何,郑酉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误导点太多了!

而且到处都是干扰项目。

一个思路错误,任何一个细节的经验不足,都可能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傅元魁居然还拿了13分!

郑酉心惊不已。

哪怕是他面对这个多层次的病例,都不敢说能稳拿13分。

甚至可能因为想得太多,正好落入陷阱,最后完全诊断错误!

“傅元魁的最终成绩算出来了。”

声音落下,众人齐刷刷看向了总分这一项。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