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聪明人的烦恼!(1 / 2)

随着《三国演义》的爆火,很快流入了京城。

大街小巷,口口相传。

这里聚集了全天下的达官显贵,豪商富贾,有钱人比比皆是,销量与日俱增。

而新官上任,身在相府的胡惟庸,也有所耳闻。

听说,《三国演义》出自恩师一家开设的书坊,做学生的,自然要买来看看。

毕竟,他现在做了中书省左丞相,全天下最大的官。

这点钱对他而言,九牛一毛!

“嗯,书的倒是好书!”

“文笔流畅,情节前呼后应,的确称得上佳作!”

“只是可惜了,卖书也逃不掉商业行为,存在金钱交易,说得再好听,也难登大雅之堂!”

末了,胡惟庸把书放到了一旁,口中唏嘘叹然,眼神很是不屑。

对一路提拔自己,受惠良多的恩师,没有半分敬意。

时至今日,他依然认为,李善长弃官而走,主动离开朝廷,是个不明智的选择。

甚至,傻得一塌糊涂!

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知府不过是正六品,还属于中层官吏,在任三年,就有如此丰厚的回报......

何况是权掌中枢,百官之首的宰相了!

那些寒门学子,埋头苦读,白首穷经,真的是为了家国天下,为了皇帝的江山社稷,造福于民?

大错特错!

他们之中,多数人是想靠着胸中才学,写几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为自己谋求个一官半职罢了!

毕竟,在封建王朝的治下,人还没有摆脱思维桎梏,仍旧是那套老掉牙的认知。

觉得做官就能掌握权力,声色犬马,为所欲为,继而拥有想要的一切。

六部以下的官员尚且如此,宰相能得到的就更多了。

没有这点好处,胡惟庸凭什么削尖了脑袋,硬是扳倒了死对头杨宪,也要坐上这个位置?

唯一的解释是,只有诱惑足够大,才能激发人的内在能量!

难不成,吃饱了撑的?

比如刚刚买到的三国演义,只要愿意,他动动嘴皮子,书坊老板就得屁颠颠地送来。

笑话!

当朝宰相愿意和一介商人打交道,那是多大的脸面?

还想要钱?

得罪了权贵,以后做不做生意了?

只是胡惟庸心比天大,根本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宁可花钱买,也不愿自降身价!

“呵呵......”

“老家伙,你聪明一世,临了可是下了招臭棋!”

“辛辛苦苦半辈子,已经名利双收了,居然自己退回到了原点!”

“不知怎么想的,还从事起商贾这等低贱下作的行当了!”

“愚昧之见,可笑至极!”

对比一下!

他胡惟庸现在是春风得意,爽到飞起......

朝中上下的官员,多半已经投靠其麾下,鞍前马后,甘心效命。

就连曾经杨宪的鹰犬爪牙,甚至一部分淮西勋贵,都在选边站队,暗中讨好他这位宰相大人。

这样人前显贵,呼风唤雨的权位,他还没享受够呢!

怎么会轻易下台,去做个平头百姓?

如果有可能,他甘愿一辈子守着这个位置,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暗藏的野心,正在悄然膨胀......

......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