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牲口(1 / 1)

谢胧月双手抱着头,现在她有些后悔剪短头发了。

这草原上的大风吹得她头发乱飞。

谢胧月的狼狈似乎取悦的谢雨臣,他享受着风吹,顺便嘲笑她。

昨天招待了张家两人和黑瞎子,刚才送三人上了回京都的车。

谢必成一个人背着超级大的背包在谢雨臣和谢胧月身后,大步走过来。

谢胧月也是才知道,她家三哥天生神力,体力好的,牲口都比不上。

她理所当然的把行李都给他背着了。

“三哥,要走多久?”

“我们出来的时候,走了七个小时。”

闻言谢雨臣一脸无所谓的准备继续赶路。

谢胧月却说。

“为什么不安排直升机?走过去倒是问题不大,可把东西运出来多麻烦啊?”

谢雨臣闻言愣在那里,犹豫还走不走?

谢必成看一眼他,回答谢胧月说道。

“我们先去仔细查看一遍,要等少爷确定那边可以暴露,才能做下一步安排。”

闻言,谢雨臣赶紧点头,对对对,他就是谨慎,绝对不是没想到。

“可张家的人和黑瞎子都去过了,那地方还没暴露吗?”

“安心吧,张家又不缺钱,再说我给了封口费。黑瞎子虽然贪财,但也不是没有底线的人。”

谢必成对谢胧月解释。

三人闲聊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往荒漠里走。

谢必成之前是开车到附近,然后发现这地里都是大洞,汽车轮胎陷进去后,改步行。

出来的时候挑的是最近的线路,想着凭借几人的身手应该问题不大。

但张海客强烈建议说绕着图标点走,这处地方或许谢家还有用,不能都给破坏了。

后来黑瞎子去试了某个机关后,就同意了张海客的说法。

谢必成没有问张家两人走在前面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但张海盐自己暴露了。

他说这里简直就是墓穴机关的博物馆,虽然他们才见识了三处,但只破了一处,另外两处都是用逃的。

以后要是有机会跟谢家合作,这处可以作为训练场,让小张们大涨一波知识。

被张海客踢了一脚,才闭嘴。

小张们虽然还习武,但基本已经不再学习盗墓知识,除非他们自己感兴趣,愿意去学。

毕竟这行当,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被淘汰在历史中。

就算是他们两个,现在会下墓,也没有一次是为了钱财。

谢家已经答应会帮忙在各处势力范围,查找被带走的孩子。

其实张海客早就想到,人应该离开了京都,不然他们不会找不到。

但全国这么大,就凭他们,实在是势单力孤。

跟无数丢了孩子的人一样,即使知道机会渺茫,张海客还是愿意尽最大的努力。

谢胧月在宝胜可以看到许多资料,她也算是看过许多陵墓建筑了。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成吉思汗的疑冢居然是这样的。

怎么说呢?

就很简单。

它是修建在地下的一个比较大的石砌蒙古包。

一不小心就能路过它。

就算你发现了它,你也很难打开它。

就算你打开它,你也进不去它里面。

因为它里面是被细沙填满的。

谢胧月忍不住问道。

“三哥,就算有地图,你们是怎么找到这地方的?”

谢必成反而有些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反问道。

“黑瞎子是蒙古族人,你不知道吗?”

谢胧月摇摇头,这怎么看得出来?

“这是蒙古族的丧葬方式吗?我还以为蒙古族都是天葬、火葬、水葬为主。”

“穷苦人才天葬,有钱人还是普遍土葬的。不过蒙古人不立碑,一般没有厚葬的习俗。后来跟汉人学了一些,也常有大墓。在北方被发现的元朝大墓还不少。”

谢胧月又说道。

“所以我看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问成吉思汗,人死后墓地能有多大?成吉思汗居然比划了个双手之地。”

谢雨臣没好气的瞪她一眼。

“电视剧里的都是演绎,特别是南边人拍的电视剧。他们懂什么是历史的厚重?”

谢胧月吐吐舌头,却不服输的说道。

“历史都是后世人书写的,像清朝修的明史,可信度已经要打个八折了,演绎看个热闹怎么了?”

“所以考古这门学科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啊!”

“也就是我们国家有厚葬的陋习,才能有墓可以挖,可以考古。”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恐龙化石都能被发现。”

三人好不容易走到这里,吵吵闹闹的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忽然,就都不说话了。

“就算是要建藏宝室,那两个老头有必要玩失踪吗?”

谢雨臣看着谢必成在往藏宝室内放氧气,忍不住再次开口。

“黑瞎子、张启灵和张家人能长寿都是因为特殊血脉,我肯定那两个老头是没有的。他们估计是拿自己的性命作为最后的震慑,护着我们。”

气氛有些不对劲,谢胧月跟在两人身后钻进所谓藏宝室,机灵的不发一言。

这是一处直径二十来米的半圆建筑,周围弧形墙上都是一格格的。

其中有半面墙的格子差不多都被扒开了,大部分格子里还留着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确定是谢家藏宝室的呢?

谢胧月很有兴趣的跑过去扒墙,然后就发现掏出来的玩意全部被倒扣在陶罐里的,陶罐上写着东西的介绍以及谢永平三个字。

谢永平正是谢胧月那位声名赫赫的祖父的大名。

谢家有没有另一个人,叫谢永安,谢胧月不知道,但她祖父正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名字。

而且陶罐上谢永平三个字似乎是个章体。

这个章,所有知道谢永平这个人,差不多都认识。

正是他本人的私章,所有他经手的鉴定、他的作品上,都有这个章。

谢永平是苏州人,很小就被卖进砖窑厂里烧砖。

苏州相城陆慕御窑生产的御用的金砖天下闻名。

周边地方也就跟风多了许多烧砖的窑,总有些黑作坊,剥削的厉害。

谢永平逃离砖窑也不敢回家,毕竟家里已经把他卖了,那时候他虽然小,但也不傻。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