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期已经过了,石青青虽然有心开船出去,可那又太冒险了。
好在跟郭玉梅恢复联系后,她表示会分批把东西销掉的。
所以石青青闹着要跟赵丰年一起回渔村一趟,然后趁着赵丰年外出把仓库填满,把家里钥匙给了郭玉梅一份。
两周后,郭玉梅处理完了渔村院子两个屋子库存商品,还开着船出去捞了几网海鲜。
石青青心中咯噔,询问船只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啊,就是运气好,捞到的东西质量都不错,要说你这船还真是旺人,你现在到市里面去,好些人又在打听你船只的意向了。”
石青青笑呵呵的打哈哈。
瞧着郭玉梅背着包,夸了一句,结果郭玉梅神秘兮兮的掏出了一个袖珍的手机。
对比起前几年的大哥大,这玩意可不袖珍吗,一只手轻松就掌握了。
“这叫手机,人家从省会带的,插个卡就可以打电话还有发送信息,你看开机以后还有这个笑脸闪动……”
问一下价格,五千三。
“如果通讯录都只能存英文的,不能发送中文短信的就更便宜,吴少他们叫小灵通。”
郭玉梅,五千三的手机都可以这么轻松买了吗。
郭玉梅忽然想起什么。
这次送变现的一万多都是石青青自己仓库的货,扣去成本人家也挣不到这台手机的钱,她欠着石青青的钱延期了没还却还这样子。
她赶紧解释手机其实是水货。
然后赶紧去银行拿了六千出来,说其他的过两天就还上。
石青青全都收下了。
家里的钱又上了五万的台阶。
“没事的,事有轻重缓急,我肚子里的孩子还没出来,用钱的地方还没这么多,你慢慢来。”
其实也没拖延多久,人家也有还的心思,石青青没有着急。
郭玉梅急匆匆的告辞,估计是觉得自己这样很尴尬。
虽然手机确实是水货。
“那个,你的小船可以借我用一段时间吗,油我会加的船也会爱护的,卫生也会搞的,每天还给租船费用!”
石青青说随便用,别弄坏了就行。
郭玉梅隔了两周又来,就带上了剩下的四千。
还多给了石青青五百使用小船的费用。
石青青招收不误。
这次郭玉梅还带来个消息,吴嫂想来看看她。
“其实是想问问你的船租不租。”给的价格不算太多,但是肯定比船只空在那里的好。
两艘船都有秘密,特别是大的那一艘,石青青斟酌之后都不愿意借出去。
郭玉梅说那就要让留在渔村的那几个跟着赵丰年干活的小伙子多多走动。
吴嫂吴哥不至于做什么,其他人不一定。
这种事情石青青就是直接交给赵丰年去处理了。
快到十二月,赵丰年这边忽然来了几个新单子,原来是之前买车的事情之后跟徐心怡丈夫李永认识,后来接触了,又几次在婴用品店碰面彼此很有话聊,在对方的牵线搭桥之下,接到的大单。
扣去七七八八开销和原材料,出去几趟利润可能抵得过之前所有的单子。
这几单要是顺利,明年继续合作的话,其他合作商不要管都行了。
当然,人不能这么做,意思就是多了几个特大客户,一个顶几个的那种。
夫妻商议后,赵丰年心中打算给李永三成利润。
没有他这牵线搭桥,就没有这几个大客户的可能。
之后赵丰年又和跟着自己干的兄弟们开了工作会议,最后是留守一个人,每次赵丰年带两个人出发。
“这几单的质量一定要上乘!等成功定下来年的合作关系,咱们底薪明年直接翻倍!我再给大家想办法弄一辆车到时候我们就有两辆车了!”
短短半年就一辆车当代步工具了,来年再来一辆,再一年再一辆。
是不是过几年人手一辆车了?
几个小伙子热血昂扬,便是赵丰年说跟着物流车出去也未必就是特别安全,遇到事情要守望相助。
特别是有个路段,之前他们连赈灾的车都敢抢,不给钱不给好处就不给你们过。
有时候会要扯上一半的货,过分的甚至全要。
张胜第一个站出来说富贵险中求,不趁现在好好打拼,以后成家养老就靠地里头那一点菜?
赵丰年对妻子是隐去一点风险的,只说了自己出去一趟就是十天打底。
石青青没说什么,拉着赵丰年去买了手机。
两人人手一台。
赵丰年和石青青的都是当下信号最好耐摔防水的牌子和机型。
其实还有能听歌的手机也出了,全店刚好还有两台,见两人穿着不错店员还想推销出去来着。
一部五千三,一部四千八,说实话,能买,买得下。
但石青青寻思着手机迭代很快,斟酌过后两人买的手机加起来还不要五千。
当天又办了卡,不管接打都是六毛钱,预交了钱后,如此加起来,从买手机到能通话一起花了五千。
这么花,便是小康家庭也要龇牙。
但两人都有生意也都有需求,两人龇牙咧嘴一番第二天也就恢复如常了。
石青青摸着手机,美好生活又一次在那场梦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上多刷了一层厚漆,
赵丰年给手机装了皮套,绑了绳子挂在衣服里。
好在天气已经到了可以穿外套的时候,小小一只手机选择震动模式,大大减少了风险。
第一次跟他出去的是张胜,对这个手机简直羡慕不已。
赵丰年让他好好干,过几个月去买一台。
他买手机的时候其实看到有不到一千的,但是老婆说不用攀比最高,但也不用讲究最低配。
所以使用方便耐摔防水的这一款就成了夫妻俩的选择。
这一次他也是印了名片,信心满满的出发。
可这一趟出行,赵丰年却是吃够了教训。
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商经验,见识到了生平所未见过的嘴脸,但这份冲击估计要留在他心里很久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就是人家跟赵丰年客客气气聊几句,然后直接就抓住了赵丰年的缺点大砍价,这一单买卖赵丰年不但亏本,还被对方套出了好几个收购地。
不到两天,就有人打电话说要解除供货。
理由之一竟然说嫌弃赵丰年没有正式的公司和门店。
想起那天离开外地老板的办公室时,人家那句,做生意手续不全可不行。
这么前后一呼应,是谁撬墙角,一目了然。
赵丰年可谓是真的被深深被上了一课。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