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洵依然是态度坦荡,直接答道:“臣认为,赵阁臣乃是朝廷近百年来极为少见的能臣,对于赵阁臣的诸项成就,臣一向是敬佩不已,但他的品行作风……实在是一言难尽!
也正是因为这般原因,臣就想要与赵阁臣见面一谈,近距离观察他的秉性,试探他对于朝廷法纪的态度,若是他对于朝廷法纪还抱有敬畏之心,自然就是朝廷之福。”
杨洵乃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所以德庆皇帝并没有怀疑杨洵的说法,只是认为杨洵的想法过于天真了。
于是,德庆皇帝摇头失笑,道:“想要让赵俊臣敬畏朝廷法纪?朕一时间也是想不清楚,杨大儒你的这般想法,究竟是高看了赵俊臣、还是看轻了赵俊臣……”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也就再次转移了话题,并没有询问杨洵对于赵俊臣的看法。
在德庆皇帝看来,结论很明显——在赵俊臣的观念之中,必然是没有朝廷法纪的位置。
*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与杨洵谈了一些闲话,还赐给了杨洵几件宫中珍品,然后就让杨洵离开了。
等到杨洵离开御书房之后,德庆皇帝终于把目光转向了七皇子朱和坚。
见到朱和坚此时已经恢复了冷静与耐心,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面现焦急,德庆皇帝满意点头。
然后,德庆皇帝从手边挑出了几份奏疏,示意太监张德转交给朱和坚查看,并且缓缓说道:“这几份奏疏,都是最近从湖广那边送来的……太子他刻意躲着新钦差,在湖广境内闹出了好大一场动静,就连襄阳王世子都被他给抓了!
说实话,朕并不喜欢太子的这般做法,太莽撞、太胡来了,可谓是后患无穷!但也确实是成效不菲,让他迅速掌握了藩宗的大量确凿罪证……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与藩宗的这场冲突,也算是赢下来了!
这样一来,朕与百官就算再是如何不喜欢他的莽撞与独断,也无法借口藩宗的事情废黜于他,反而是体现了他敢作为、有担当的一面!与此同时,你在朝野各方的心中形象,则是变成了没担当、无作为……以你来看,这般情况下,百官们的态度将会如何?”
朱和坚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稍稍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轻声道:“这般情况下,百官们必然会更加倾向于儿臣、也会愈发疏远于太子三哥!
毕竟,百官们都不喜欢圣心独断的皇帝,他们只希望皇帝放手放权,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事。”
德庆皇帝再次点头表示赞许,缓缓道:“正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人心!……你能看明白这一点,但太子他总是看不清这一点,完全不懂得进退与取舍,所以朕才会下定决心、行废立之事。”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又说道:“不过,正所谓过犹不及,你的形象若是过于软弱,也同样不好,只会让臣子们忘记尊卑、得意忘形,皆是以直谏犯上为荣!杨洵刚才所言有道理,为人君者,敬、畏二字皆是不可或缺!
朕作为你的父亲,自然是明白你胸中自有沟壑,也一向是极有主见,但若是天下人皆是认定你就是一个性格软弱之辈,百官们也一个个皆是魏征附体、勇于上谏,那你从今往后也就很难态度强硬了!
哈!唐朝门阀林立、皇权不盛,再加上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才会闹出‘唐太宗畏魏征’的典故,百官们总是乐于谈论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只希望所有皇帝都能效仿唐太宗,却不知在朕的眼里,唐太宗的这般表现就是一个笑话!而且朕也不认为唐太宗当年就是心甘情愿的高居深拱、从谏如流!”
对唐太宗李世民进行了一番讥讽之后,德庆皇帝表情变得阴沉,又说道:“朕想了一下,近段时间以来,与你有关的那些舆情、以及朝廷邸报的别有用心,十有八九就是周尚景那只老狗的暗中搞鬼,朕与他明争暗斗了几十年,太熟悉他的这些手段了!
接下来,朕将会立刻召见周尚景,严厉警告于他,也会安排厂卫紧盯此事,相信民间舆情很快就会有所缓解,朝廷邸报也不敢继续兴风作浪……
不过,终究是后知后觉、耽误了时机,周尚景为你所塑造的形象,如今已是逐渐深入人心,所以你今后若是想要坐稳位置,就必须要做些事情,设法扭转世人印象!”
朱和坚小心翼翼的问道:“父皇您是说……”
德庆皇帝一向是善于趋利避害、占尽好处。
这些年来,若是遇到好事,德庆皇帝就一定会把功劳尽数揽到自己身上,若是遇到坏事,德庆皇帝也一定会把责任全部推到臣子身上。
所以,仅仅是片刻之间,德庆皇帝就已经为朱和坚寻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建功之策!
只见德庆皇帝微笑道:“到了明天,朕会传旨,派你前往南京祭祖。”
听到德庆皇帝此言,朱和坚当即是大吃一惊,连忙道:“父皇,您是说南京六部的事情?但这件事情……”
然而,朱和坚话到一半,德庆皇帝已是摆手打断,道:“记得一个月前,周尚景与程远道见面谈话之际,曾是有过表态,认为你缺乏担当与魄力,所以就希望你前往南京、协助太子太师王保仁,处理朝廷中枢从南京六部收权之事!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种种变故,应该就是周尚景的胁迫手段。
关于这件事情,你很快就告知于朕了,但朕当时思来想去,认为南京六部之事关系重大、情况复杂,并不适合你去趟浑水,所以就没有答应。
但时至今日,为了扭转世人印象,朕认为你还是应该去一趟,抵达了南京之后,你就协助太子太师王保仁一同收拾南京六部,朝廷从南京六部收权的计划已经布局了大半年之久,成功机会很大,正是你展现自身魄力与手段的好机会。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你前往南京的时候,名义上只是为了祭祖,表面上依然是由太子太师王保仁负责一切,你并没有参与其中……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若是朝廷顺利从南京六部收权,王保仁一向是聪慧机敏,他向朝廷请功之际,必然会把你列为首功,朕也会当众表示,安排你前往南京祭祖就是为了暗中协助王保仁做事,到了那个时候,你自然就证明了自己的魄力与手段;
但若是朝廷的收权计划失败,那一切责任就由王保仁独自承担,你名义上只是去南京祭祖罢了,这件事情自然是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朱和坚先是一愣,然后也不得不承认,德庆皇帝的这般计划可谓是万全之策。
自从一个月之前,收到周尚景的提议之后,朱和坚就一直都很犹豫,深怕是中了周尚景的陷阱,德庆皇帝也是相同态度,并不希望朱和坚去南京趟浑水。
所以,这件事情就一直拖延着,朱和坚也一直都没有给予周尚景明确答复。
到了今天,朱和坚也知道民间舆情与朝廷邸报的情况,必然是周尚景在逼迫自己做出决定,但他依然不想去南京趟浑水,所以才会觐见德庆皇帝,原本只是希望德庆皇帝能为自己做主、亲口警告周尚景不要暗中搞鬼。
谁曾想,德庆皇帝竟是想到了这样一个万无一失的妙计,可谓是把趋利避害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朱和坚自然也就心动了。
在朱和坚的心中,对于德庆皇帝一向是并无太多的敬重之意,总是认为德庆皇帝顾忌太多、行事软弱,德庆皇帝刚才曾是讥讽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就是一个笑话,其实在朱和坚心里,德庆皇帝也是差不多的形象。
但这一次,听到德庆皇帝的提议之后,朱和坚却是少有的心生敬佩,只觉得德庆皇帝还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朱和坚心动之后,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德庆皇帝面现表现得太过虚伪,否则只会引来德庆皇帝的不喜,很快就表态道:“既如此,儿臣当然是愿意前往南京协助王太师……只不过,这般做法虽是万无一失,但就是有些对不住王太师。”
德庆皇帝则是浑不在意,挥手道:“他是太子太师,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你考虑!更何况,他就算是把大部分功劳让给你,朕也不会亏待他,依然会遵守承诺、让他入阁辅政,他又有何不满意的?”
在德庆皇帝看来,臣子为皇帝牺牲不仅是应该的,更还是一项荣耀。
*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又陆续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大儒杨洵重返庙堂,再次担任大理寺卿之职,而现任的大理寺卿方世文,则是升任为山东巡抚。
其二,是德庆皇帝传旨让七皇子朱和坚代表自己前往南京祭祖,立刻就要启程出发。
对于这两件事情,绝大多数朝廷官员皆是没有提出异议。
毕竟,以杨洵的声望与资历,足以担当大理寺卿的重任,只要他愿意重返官场,就没有任何人能与他相争;
而七皇子朱和坚代表德庆皇帝前往南京祭祖之事,虽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毕竟这种事情理应是由储君太子出面负责,但太子朱和堉目前并不在京城之中,而且已是地位岌岌可危,七皇子朱和坚则是公认的下任储君,所以也没人会冒头反对、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赵俊臣对于这两件事情,却皆是抱有一些不同意见。
……
……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