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姑姑别忘了,这皇宫姓赵,不姓沈(1 / 2)

第二日焦家被盗了个精光,沈家藏在京郊庄子的军粮,被一把火烧的十里飘香。

春风楼的牌匾掉落,砸伤了去见焦姨娘的焦俊,龚先养的伶人被沈璎的马车撞落胎,沈括的夫人龚氏拿银子去娘家为沈璎平事,在喧闹的大街被一群叫花子打劫了。

焦家失窃告到万年县衙,沈家派系的万年县令对此十分重视,将焦家居住的坊市闹的鸡飞狗跳。

焦姨娘在春风楼闹着让梁家赔偿焦俊,引来无数客人围观,龚先养的伶人当街大闹,纠缠着沈璎不放,龚氏当街被抢,沈家和龚家带侍卫和衙役,沿街逮捕叫花子。

御史金石茂疯狂弹劾沈家和龚家。

“二位大人如此兴师动众,占用公共交通,罔顾礼法国规,大摆官威造成百姓恐慌,降低百姓对朝廷信赖,简直是道德沦丧!”

赵瑾瑜被金石茂气的大发雷霆,沉声道:“罢免焦俊所有官职,焦俊族人一律不再准入府衙任职,万年县交由……绥安郡王代管。”

“并未有皇室宗亲管理京县的先例,不如先将万年县交由郑清之代管。”礼部左侍郎解释,“郑世子过了礼部的考核,还未派官。”

“郑清之朕已有安排,万年县就先交由绥安郡王。”

宣平县公看了眼郑国公,只觉得哪里怪怪的,郑家是陈家的姻亲,皇帝将万年县交给郑清之,就能平了皇后的怨气,交给绥安郡王是什么意思?

兵郎中甄泯出列:“微臣弹劾咸阳王因私怠公,给镇西军的粮草以次充好,让浴血奋战的将士吃沙土。”

刑部员外郎甄义然道:“微臣弹劾弹劾龚先长子在山南西道不作为,任山匪抢掠商人无偿赠予镇西军的御寒物品,造成不良影响。”

咸阳王直呼冤枉,“微臣冤枉啊,京都发出的粮草都是户部调拨给兵部的上等粮,运出前都是查验过的。”

郑国公道:“微臣听闻,去岁十一月国丈以凉州为中心,四处筹集粮草,又诬陷兵部调拨次等粮,意图骗取朝廷粮草,所图为何?”

宣平县公错愕的看向郑国公,他弹劾陈家,是想转投沈家?

金石茂:“微臣听说沈国公在京郊的庄子起了火,烧熟的饭香飘出数十里,沈国公囤积这么多粮食,是准备开粮行吗?”

穆大人反驳,“有庄子的人家,谁家没有存粮,难道金御史家庄子的粮仓是空的?”

“穆大人家的存粮能飘出十里饭香吗?”金石茂板着脸反驳,“微臣家中的存粮定然是烧不了那么香的。”

赵瑾瑜抚摸手背上因怒火鼓起的青筋,他竟不知陈琬琰什么时候和甄家人勾搭到一起了。

她难道看不出沈家人送沈琢进宫是攻心计,为的就是逼她出头。

带着怒气下了朝,回延福宫也没找到陈琬琰,心里烦闷的不行,莫名其妙又想起沈琢,还有她泡的茶。

如姑姑欲言又止的立在一旁,纠结了半晌才道:“奴婢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瑾瑜气闷的道:“有话就说。”

“皇后娘娘昨日送走李老夫人后,就去见了兖王,方才奴婢去给娘娘送发簪,看到娘娘匆匆去了外朝的方向,就追了过去。”

赵瑾瑜睨了她一眼,不悦的问:“姑姑什么时候也学会故弄玄虚了?”

如姑姑神色一凛,再不敢卖弄小聪明,直言道:“奴婢瞧见娘娘见了金御史。”

赵瑾瑜似笑非笑的问道:“姑姑还记得自己是吃哪家的饭吗?”

“奴婢只有陛下一位主子,只是看到娘娘近日一直在传召各府的夫人,绝无搬弄是非的意思!”

“朕有眼睛,不需要耳报神谎报虚情。”

如姑姑吓的匍匐在地,眼珠子四处乱飘,慌乱的打着圆谎的腹稿。

“陛下,沈国公在殿外求见。”汪海生在殿外禀报。

赵瑾瑜起身,路过如姑姑身边,冷冰冰的警告,“姑姑别忘了,这皇宫姓赵,不姓沈。”

“是,奴婢记住!”

陈琬琰站在延福宫不远处的游廊,死死的盯着等候在延福宫门口的沈国公,问彤霞:“郑凝露送到行宫了?”

彤霞抬了抬眼皮,“已经送进去了,先安排她在那边做粗使宫人。”

陈琬琰满意的靠着廊柱,张若华想和她耍心眼子,也得看看自己的影子正不正。

这次就给郑家一个小小的警告,若是郑家还敢跟着张若华胡来,她会让郑凝露这辈子都在泥潭里出不来。

沈国公在延福宫外站了一个多时辰,汪海生才将他请进去。

“娘娘,咱们回吧,午膳的点儿都过了。”

陈琬琰摇了摇头,坐在游廊下回想与赵瑾瑜北征时的甜蜜。

汪海生带着沈国公去了延福宫的书房,赵瑾瑜穿着骚包的红色长袍,站在一副画像前发呆。

沈国公抬眼看去,画像上落了好几枚红印,最显眼的就是画中人向上抬起的右手,掌心盖了八个玉玺,像是把这天下都握在手中。

“舅舅看得出这画里的人是谁吗?”

沈国公被他这一声舅舅叫的心慌,忙沉下心回道:“是皇后娘娘。”

赵瑾瑜伸手摸了摸画中人的脸,“智善大师曾与朕说过,真龙抓着凤星不撒手,先前朕想不明白,如今却是领会了其中深意。”

“微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朕带皇后北征前和舅舅说的很清楚,不会纳妃嫔进宫,皇后监国是局势所迫,朕也给了舅舅监国的机会,朕对沈家不比陈家差,舅舅为何执意干涉朕的后宫。”

沈国公叹道:“皇后八年无所出,陛下就不想想将来,林家霍乱皆因陛下膝下空虚引起,难道陛下不该引以为戒吗?”

逼宫的事出了后,沈家一致认为必须让赵瑾瑜和沈家有个后,陈琬琰这人太难控制,若没有人牵制她,她就是头横冲直撞的野牛,沈家早晚被她拱死。

赵瑾瑜悄无声息的带着陈琬琰北征,就是因为他们一直要求他留个后,把他逼急了。

“子嗣的事朕自有定论,老夫人那里舅舅去说吧。”

当初他同意沈家染指江东,就提了一个要求,不许插手他的后宫事。

自他回宫,沈琢就开始撩拨他,老夫人也私下拿他母后压他,沈家一系到处散播皇后的负面消息,他拿回江东只是给他们一个教训。

沈国公还想再劝,却听赵瑾瑜又道:“今日之事朕替舅舅压下了,朕对舅舅的偏袒有目共睹,包括郑家在内,朝堂半数都是舅舅的人,就连朕的身边也有沈家的眼,舅舅还想如何?”

沈国公听他提到郑家,下意识想去看他的脸,却只看到了一个后脑勺,狡辩道:“金石茂等人,明显是受人指使,污蔑微臣与咸阳王……”

赵瑾瑜抬手制止了他,“别动陈家和皇后,否则朕也救不了你们。”

“是,微臣知道了。”

沈国公虽然嘴上答应了,心里却并不以为意。

他监国时大动朝堂,李家一系就像被拔了毛的鹰,根本翻不起浪,戴家、刘家、彭家即便拉拢不了,他们忠的也是陛下,陈家就一个软耳根的陈明玄。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