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小马!!!(2 / 2)

但是这仿品也不少,只不过是过去地人防的。

幸亏这年头的老物件也不值钱,马伟都条件好,还承受的起。

直到有一天,马伟都又来了潘家园附近淘宝。

看到东北角的土坡上非常热闹,一看原来大家有人在这交易古玩。

马伟都好奇,就问为什么在这交易,一名小眼睛的老大爷笑着回答他道:“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跑得快呗。”

马伟都见这大爷说的幽默,很是对他胃口,就跟这大爷攀谈起来。

原来这大爷姓候,也爱好收藏老物件儿,而且这位学识渊博。

这年头,爱好收藏的人不多。能找到兴趣相投的人,让候大爷跟马伟都一见如故。

于是,这一老一少就结伴逛了起来。

这时,马伟都眼睛突然瞟见一件北宋汝窑洗,让他心中一振。

候大爷见马伟都神色有异,就顺着他的目光瞧去。

“嗯,这件东西不错,好小子挺有眼力见!”候大爷心中赞叹,却不动声色的跟了上去。

马伟都停下脚步,蹲在摊位前,拿起一个玉烟嘴问摆摊老板,“老板!这个什么价?”

老板摆了半天摊儿,一件也没成交,这会儿看来了生意,于是热情招呼道:“爷们您看上了?不贵,十块钱就成!”

马伟都直接砍价,“老板,实在点儿,一块钱怎么样?”

这老板一听眉头一皱说:“这价我连本都赚不到啊,你在给我加点儿!”

马伟都摇摇头说:“我也就抽烟正好缺个烟嘴,不然我也不买。

这样吧,您再搭给我一个烟灰缸,一共算三块钱怎么样?”

说罢,马伟未都拿过那个北宋汝窑洗和玉烟嘴放一块。

老板心有不甘说:“两件五块钱,你不能让我赔钱啊!”

马伟都一听,装作肉疼的道:“五块就五块吧!谁让我喜欢呢!”说完掏出五块钱递给了老板,拿着东西赶紧走了。

等远离了摊位,马伟都还得瑟向候大爷显耀道:“怎么着,候大爷您老给我掌掌眼?”

“破烂候”笑着接过那北宋汝窑洗,仔细端量一下,口里夸赞了马伟都一句:“是件好东西,这汝窑是北宋瓷器中的皇冠,存世量少之又少,你这件北宋汝窑洗更是其中的极品。”

闻言,马伟都彻底得瑟起来了。

“破烂候”挺喜欢这个年轻人,见马伟都翘尾巴,就有心敲打他一下。

“小子,先别得意,需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这点微末道行根本不值一提。”

马伟都正在兴头上,被“破烂候”泼了一盆冷水,顿时有些不高兴地道:“这么说,您老肯定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喽?不知能否也让我开开眼?”

“破烂候”闻言哑言失笑,“好小子,还不服气,成,你大爷我今儿个心情高兴,就带你开开眼。走着……”

就这么着,马伟都跟“破烂候”就来到了刘之野在地安门内大街的那处宅子。

还没进门,马伟都就被这处宅子的气派震惊了。

当初这宅子刘之野到手后,让“样式雷”给好好的收拾了一下,里里外外焕是然一新。

跟旁边的那些宅子一对比,明显的鹤立鸡群。

“呦,侯爷,您老祖辈上也阔过?”等马伟都听说,这座二进院子只有候大爷跟他的一个远房亲戚住着,顿时误以为,候大爷也是那些遗老遗少中的一员。

别的不说,能在皇城根儿,有这么一座保存完好,面积还不少的二进院子,不是一般的家庭能拥有的。

等俩人进了院子,见到“破烂候”那一件件收藏品时,彻底让初出茅庐的马伟都开了眼界。

“破烂候”给马伟都拿了一个青花罐,他告诉马未都一句话,让马未位都印象特别深刻。

“破烂候”告诉他说这个青花,可以分出历史朝代。

马伟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在他看来,青花不就是一个白瓷上画着蓝色的花,这怎么能看出700年以来的变化?

而每个朝代都能分出来?“破烂候”却说:“你只要认真地看,就能看出来。”

后来马伟都就买了一个,拿回家搁在床上,床头有一个台灯,他专门去买了100瓦的电灯泡,特亮,不亮看不清楚,天天抱着看。

这样做一是养眼,享受“和古人神交的滋味”;二是琢磨,熟悉不同年代、不同窑址、不同工艺的瓷器。

一个人如果热爱一些东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它。

为了弄清各个历史时期陶瓷的特征,有一段时间,马伟都几乎天天去故宫的陶瓷馆。

常常是陶瓷馆两个大院除了几个工作人员,就他一个参观者,空空荡荡,阒然无声……

马伟都看东西和别人不一样,他要把每个细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展室的光线不好,他每次去都带着手电筒,对每一件瓷器照着看。

展室里就他一个参观者,他拿着手电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这让工作人员起了疑心。

后来,他们真以为马伟都是个“踩道儿的”,简直开了个大玩笑。

一遇到不明白的马伟都就跑出请教“破烂候”。

这一来二去的,他就就跟“破烂候”混熟了。

后来,“破烂候”见马伟都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就把他收为关门弟子。

马伟都自打成了“破烂候”的关门弟子,也跟闫解成等师兄弟有了交情。

他经常顿守在国营文物收购点,每天早晨门没开,就有许多农民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老瓷器在那等着,排队的人足有500米长。

有些人家中“不值钱”的老玩艺儿卖掉、甚至扔掉的时候,小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时普通人觉得收藏瓷器、字画基本属于封建遗老遗少的玩物丧志,而马伟都却悄悄开始了他收藏老玩艺儿的生涯。

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要10块钱。

马伟都每天上班前总要先去那儿转一转,见着什么喜爱的,就省包烟钱买下来。

随着他的收藏越来越丰富,但是这钱包是越来越瘪。

搞收藏古董得有钱,马伟都单靠自己的那点工资,和家里给的补助,那是杯水车薪。

这时候正好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闲暇之余的马伟都就和发小们们去做了药材生意。

药材生意当然是他师傅“破烂候”给介绍的关系。

马伟都他们合伙从刘家庄倒腾中药材。

通过一顿操作,每个人都赚了七八万,这才为马伟都的收藏爱好奠定了经济基础。

马伟都不仅自己收藏,还帮着师傅“破烂候”收,做个“中间商”赚差价。

一开始,“破烂候”给他加价,马伟都还拒绝的,等他弄明白了师傅也是替别人收东西的时候,才心安理得起来。

有了经济基础,马伟都玩古董才有底气,再加上名师教导,自身精准的眼力,很快让他在古玩这行当过了个“捡漏王”的美号。

有了钱,马伟都做事还非常“豪橫”。

马伟都富贵了也没忘了他的那些小兄弟们,就经常带着王嗍、海宴等人一起下馆子。

这一天,他们一行人到了“东来顺”去吃涮羊肉。

一进门马伟都先喊服务员来20斤羊肉,把服务员都听楞了。

这服务员以为他在开玩笑,不说他们几个吃不吃得完,这二十斤羊肉价格可不便宜。

别说这是80年代初,就是后世的人出去吃火锅,一顿饭整20斤羊肉也是少有。

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土豪人设啊。

马伟都他们作为京城人最喜欢在冬天吃涮羊肉火锅。

一到冬天,那些专门的铜锅涮羊肉店都特别火爆。

服务员当场就愣了,问领头的马伟都:“这,你们吃得完吗?”

马卫都说别问那么多了,就这样点吧,服务员这才去安排了。

羊肉就在旁边当场切,半软的羊肉片切得薄厚均匀,是自己在家做不出的水平。

等羊肉片上了桌,火锅也煮开了,一筷子夹10片肉进去,在锅中稍微过一下水就迫不及待地撩起来放入口中,那个过瘾劲就甭提了。

(本章完)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