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搜捡时那些兵卒的反应,人为的可能性就极大。
果然如他所料,给他分的号舍不好。
号舍除了
沈逾白拿出块灰布,用带来的木钉子和锤子将其钉在屋顶。
这块布是苏锦特意买给他的,能挡风防水。
苏锦查了不少古代科举的资料,知道贡院里的号舍条件有多艰苦。
已经入了秋,昼夜温差大,沈逾白身体又弱,要是晚上被寒风一吹,病倒了,那就没法再考试。
苏锦原意是想给沈逾白弄个防风帐篷,再搞个睡袋,这样就能万无一失。
可惜这些东西都无法带进贡院,只能选了能挡风防水的布给他带上,真要有风,就往身上一裹。
为了能让沈逾白带进去,她特意选了个表面看起来与麻布极像的布料,此刻正好被沈逾白用来修屋顶。
屋顶修好,风就吹不进来,号舍顿时舒服了不少。
沈逾白也不闲着,拿出馋了土的米出来,用纱布过滤。
虽然米被碾碎,主要还是只断成两截,在纱布上漏不下去,而灰土的颗粒小,用纱布很快就能分开。
只是带来的纱布不大,这么操作费了一番力气,好在很顺利就将米给弄干净了。
用带来的水一洗,丢进陶锅里。
贡院不能带刀,肉是沈逾白昨天就切好的,如今被捣烂了,更容易煮。
盖上陶盖,接下来便是生火。
木炭虽都被砸碎了,炭沫还是能烧,生火时比完整的木炭还容易些,只是没完整木炭经烧。
左右无事,沈逾白将洗了肉与菜的水倒进炭粉里,搅合一番,将炭粉捏成一个个炭球,整齐地摆放在脚边,等着自然晾干,便又禁烧了。
做完这下,下午就没什么事,只等着半夜放题。
沈逾白将号舍当桌子的那块木板取下来,与当凳子的那块木板并排放在一起躺下去,盖上薄被睡觉。
虽烧着炭,号舍并不封闭,光是门就有极大的缝隙,也不用担心中毒。
一门之外,兵卒在沈逾白的门口来回徘徊。
到交班时,新来的兵卒往门口使了个眼色,问原先在这儿的招风耳兵卒:“怎么样?”
招风耳兵卒道:“刚进去时里面动静不小,后来就没了动静,已经快两个时辰没声响了。”
新来的兵卒压低声音:“不会已经病倒了吧?”
招风耳兵卒道:“才进去,不至于这么快吧?”
每年都有考生病倒在号舍,那也是熬到心力交瘁,疲倦难当时才病倒的,还没听说才进号舍就病倒的。
顿了下,他又追加道:“若真病倒了,咱们也省事了。”
话音刚落,里面飘来一阵混杂着肉味的米香。
两人均是一愣,下意识趴在地上透过门底的缝隙看向号舍,就见沈逾白正揭开锅盖往里放菜叶子,放完还用勺子搅拌着陶锅里的粥。
陶锅源源不断冒着热气,好像将整个号舍都笼罩起来。
两人面面相觑,又站起身,默默完成交班。
号舍里的沈逾白往粥里放了些盐和苏锦给的专门煮粥用的调料,再盖上锅盖。
这才起身活动了下身子。
这一年他虽在考试,却因痨病渐好,又有苏锦的投喂,再加上自己运动,窜高不少。
县试时,他在考棚里还能勉强躺下,如今在与考棚一样大的号舍里睡觉便只能蜷曲着腿。
睡一个下午,精神虽养好了,身子倒是有些僵。
将身子活动开,正好粥也煮好了。
盛了一碗,坐在木板上慢慢品尝起来。
这粥加了调料后更香了许多,味道也极好,半碗吃完,整个身子都在微微发热。
沈逾白知道这主要是那调料的功劳。
入秋之后,白日仍旧闷热,傍晚之后渐渐转凉,而这粥便驱散了体内的寒气。
一碗粥吃完,沈逾白洗干净锅,天已经黑了。
借着火炉里的亮光,沈逾白察看了炭球。
沈逾白买的是上好的炭,便是炭粉烧着也没多少烟。
下午他时不时便要醒来加炭粉,实在睡不踏实。
还是炭球经烧。
因着下午太阳大,放在地上的炭球都干得差不多了,再经过一晚上,明天应该差不多能用。
坐了片刻,他又躺了下来。
下午虽经常醒,他睡得倒还好,这会儿倒是不太能睡得着。
不过沈逾白就闭目养神,直到一阵低沉的鼓声响起,外面响起匆忙的脚步声。
沈逾白听到附近号舍“窸窸窣窣”的声音,显然是都起来了。
他坐起身子等了会儿,外面响起大声呼喊:“考生接卷!”
声音由远及近,最终在沈逾白的号舍前站定。
号门被打开,门外站着一队号军。
正中间之人捧着考卷、呈文纸以及草纸,两旁各有一人举着火把。
三人之后,还跟了不少人。
待沈逾白上前接过考卷,确认呈文纸与草纸张数无误后,号舍门再次被落锁。
此次之后,这门便要一直到交卷才可再打开。
隔壁两边号舍已然在倒水磨墨,大抵要挑灯夜战。
沈逾白将试卷等装进袋子里,将一床褥子铺在木板上,又拿了苏锦给他买的毯子盖上,吹了油灯,才沉沉睡去。
守在门口的兵卒就这么瞧见号舍又黑了下去,便忍不住扭头去看四周。
号军所过之处,号舍无不亮着灯。
瞧这光景,必定亮到天明。
唯独沈逾白这间号舍熄了灯,仿佛没人一般。
监考的兵卒猜想他又闹什么幺蛾子,眼睛不错开地盯着号舍。
前半夜倒还好,后半夜风渐渐凉了,净往人脖子里钻,冻得一众兵卒直哆嗦。
布政使董洪涛此刻也正在瞭望楼吹风。
瞭望楼坐落于贡院四角,用于监督,防止有考生私自出号舍进行舞弊。
从瞭望楼看去,各个宿舍灯光点点,犹如暗夜繁星,将整个贡院点亮。
这些灯火背后是一个个考生,也对应着一个个满怀期待,急需科举改门庭的家庭。
一排排烛火中,有一间号舍是黑的,便极抢眼。
董洪涛指着那处问身后之人:“那是何人的号舍?”
身后之人恭敬道:“是淮安县考生沈逾白的号舍。”
董洪涛一顿,状似不在意问道:“可都安排好了?”
“已交代下去,让兵卒们好好伺候他,再加上在那号舍里吹一晚上的风,极容易受凉。”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