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仇旧恨挨三棍(1 / 1)

李随风懵了,随即反应过来,那对母女虽然穿得体面,但却是下人衣装,便叫道:

“姜远,你为了一个下人奴仆,就对我下这么重的手?!别以为你是侯爷就了不起,我有功名在身,我是太子的人!”

李随风不敢抬出他爹来,他爹那点小官在姜远面前不够看,但太子是储君,那就不一样了。

姜远冷笑着也不说话,手中的扁担狠狠的朝李随风膝盖上砸去。

“啊…”

李随风的左腿便以一种奇怪的姿势摆着,嚎叫不止。

姜远脸色阴冷,手中的扁担再次高高举起。

“这第二棍,是告诉你,鹤留湾是劳资的封地!敢让人去闹事,你当劳资不发威是吧!这就是下场!”姜远又是一扁担,砸在李随风的右腿之上。

李随风剧疼钻心,在地上翻滚着嚎叫着。

“这第三棍,是替太子打的!你好大的胆,竟敢打着太子的名头,欺压我这个小小侯爵!太子仁孝谦和,怎会与你有交集,坏了太子的名声,该打!”

姜远第三扁担往李随风的腰上狠狠一砸,李随风不叫喊了,头一偏晕了过去。

这三棍下来,估计李随风这辈子都只能躺床上了。

围观的百姓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姜远还是那个姜远,纨绔还是那个纨绔,下起狠手来一点不留情。

围观的百姓并不同情李随风,若不是看着李随风穿着不俗,估摸着惹不起,这些百姓早一涌而上,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了。

姜远三扁担打下去,围观的百姓反倒觉得解气。

也怪李随风自己,仗着酒劲踹一个几岁的小孩童,差点将孩子踹死,还口口声声骂着贱民。

这些围观的路人大多都是平民百姓,其中不少人的儿女都在富贵人家中当差为奴为仆。

李随风口中骂的贱民,也将这些人骂了进去,谁会同情于他?

反倒是姜远赢得了一众百姓的好感,当街惩治嚣张的富家公子,这种事只有在戏文里才见过,今日却是见着真的了。

“你打我家的孩子,我打你,现在两清了。医药费什么的咱各付各的就好。”

姜远拍拍手,扔了手中的扁担,也不管疼晕过去的李随风,施施然的走了。

但这事不可能就这么完了,李随风被姜远打成残废一事瞬间传开。

当李勉行看得李随风的惨状时,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一口老牙咬得咯咯作响,可他又不敢上梁国公府讨说法。

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唯一的儿子被打废了,岂能就这般算了。

李勉行一边请来最好的大夫给李随风医治,一边穿了官袍,直奔东宫而去。

东宫太子被鸿帝罚禁足思过,自然不会见李勉行。

东宫中一个幕僚替赵弘安接待了李勉行。

“李大人,太子殿下身体有恙,不便见客。你有什么话,尽可对老夫说,老夫可代为转告。”幕僚倒还挺客气。

“胡老先生,小儿被那丰邑侯打伤致残,还请太子殿下替下官做主啊!”李逸行老泪纵,声泪俱下,控诉着姜远的凶残。

胡幕僚沉思了一下道:“居然有这事?老夫定会转告太子殿下,这丰邑侯的确是过了。不过此事老夫倒是有一计,你需如此如此……太子这边也会替你说话。”

李勉行辞过东宫幕僚后,又匆匆赶往礼部尚书颜其文府中,声泪俱下的对着颜其文控诉姜远是如何当街逞凶,将他的宝儿子打成了残废。

颜其文闻言此事大怒,当即表示要上奏圣上,参丰邑侯一个无故殴打仕子目无君纪王法。

李勉行出了颜其文府中后,又到吏部尚书府中求见自己的老大——吏部尚书洪泽。

洪泽听得李勉行的控诉,态度却是模棱两可,建议李勉行去大理寺与京兆府报官,实在不行就进宫直接面圣。

“李大人,要相信大周律嘛。倘若大理寺判丰邑侯有罪,自会给你一个公道。”

洪泽扔下这么一句话,便端起茶杯送客了。

李勉行心中暗骂洪泽老狐狸,任何时候都不会将自身置于危墙之下。

洪泽也对李勉行很不满,他堂堂一个吏部尚书都未急着站队,李勉行一个小小侍郎便急着往太子那一方倒,这置他这个尚书于何地?

再者,李随风被丰邑侯当街打废,这事就牵扯到了梁国公府。

梁国公府一门两爵,再加上一个镇国公家中也是一门两爵外加一个乡主,洪泽还没傻到会为了李勉行的儿子去出头。

这般出头,得罪一大票人不说,即便这吏部之中,都有许多姜守业的学生,若真要闹起来,他这个尚书也是两难。

上次姜远在大街上闹事被发配,那是得罪了大周第一武将,这才被发配了。

如今上官云冲反倒成了姜远的泰山大人,世事难料,莫过如此。

李勉行在洪泽这里碰了个软钉子,转头又去找监察御史唐勇毅。

上回参劾姜守业恃宠而骄、教子无方等罪名就这唐勇毅联合其他言官写的奏章,在姜远被发配一事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言官嘛,干的不就是这种活么,专抓文武百官的小辫子,若不敢直言,岂不有负皇恩?

御史们发起狠来,连皇帝都敢骂,岂会怕了梁国公?

大周不以言获罪,想说啥就说啥,看谁不爽就找机会参谁,参错了没关系,不参才是罪。

姜远刚从边关回来,又当街犯下殴打仕子致残的罪行,这不事儿又来了么。

唐勇毅听得李勉行的控诉,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当即拍桌而起,定要为李随风讨个公道。

这姜远眼里还有王法吗!还有大周律吗!

李勉行随后又分别去拜访了一些重功臣后,这才回到家让人去通知国子监的学子们。

由于都到了大年二十九,国子监早就休学回家了,上哪找人去。

但这难不倒李勉行,他知道国子监的学们平日里,都喜欢扎堆游玩吟诗作对。

找到一个就能找到一堆,虽然很多学子回家过年了,但留在燕安的也不少,找百十个人为他所用并不难。

就在李勉行上窜下跳之时,姜远早已回了府中,正带着小娟儿在后院砍竹子,给这小娃娃做竹蜻蜓。

浑然不知一场针对他而来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