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齐王作揖(2 / 2)

“你想想,漏报的那些盐去了哪里?克扣的工钱又进了谁的口袋?”姜远冷笑道:

“盐铁乱象丛生,所以他们才会烧了账本。这个经不起查,一查下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少爷。”

在盐场晃悠了一圈的胖四走了过来,道:“打听出一些门道,但那些盐工有监工看着,也不敢多说,只问了些皮毛。”

“你且说说。”姜远道。

“小的按您的吩咐,找了几个盐工打听了,这些盐工盐匠都是世袭的,就像官匠铺的官籍匠人,不得随意脱籍,终身都得干这采盐的活…每个月到手的钱不到两百文。”

“盐场管事还各种克扣,什么工具损耗钱,人头钱,油灯钱,杂七杂八的扣下来,到手也就没几个子儿了。且每天还需干七到八个时辰的活。”

胖四连说带比划,啧啧有声:“这里的监工也是狠人,盐工干得稍慢一点的还要挨鞭子。与您以前在燕安打人时不相上下!”

姜远抬腿一脚踹在胖四的屁股上,骂道:“我以前有那么凶残吗!”

胖四摸着屁股闪到一旁,满脸横肉的脸上带着讪笑,心中却是腹诽不已,凶残不凶残你自己不知道吗?

赵祈佑的脸色阴沉无比,道:“这盐铁监的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岂有此理,本王定要向父皇奏请严查!”

姜远笑道:“这事肯定要上奏圣上的,但不是现在。咱们现在拿下了三座矿,先把盐制出来,稳定住局面再说。”

“以此三座矿为起始,有了成绩才好说话,否则就算你现在去上奏,也起不到作用。反倒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祈佑点点头,也知姜远说得有道理,此时的确不宜去弹劾盐铁监,只有盐业总司做出成效来,他才有在朝堂、在鸿帝面前说话的底气。

“明渊兄,那依你之见,这三座盐矿如何操持。”赵祈佑一介皇子,哪懂企业管理之道。

姜远看着盐场,缓声道:“靖轩兄,天下之大,若是区区几个盐场就难倒你了,不如咱们还是回闻香楼喝酒去吧。”

赵祈佑闻言浑身一震,姜远这话怕不只是在说这盐场了。

“请明渊兄教我!”赵祈佑正了正身,又抖了抖袍服,双手抱拳向姜远一揖而下,神态严肃无比。

“哎呀,靖轩兄你别搞这套,我受不起。”姜远连忙往边上一闪,避开赵祈佑的大礼。

赵祈佑不管不顾,姜远往哪个方向跳,他就往哪边作揖。

胖四看得心惊胆战,转身就往一边跑,他怕赵祈佑东南西北的乱作揖,给他来一揖就惨了。

姜远被赵祈佑弄得无法,这货比他还不要脸,只得扶住赵祈佑:“靖轩兄,你若是这般,莫怪兄弟跑路了。”

“明渊兄,本王只是让你教我这盐场管理之法。”赵祈佑被姜远扶了起来,一脸得逞后的奸笑。

“算我怕了你了!”姜远叹了口气,从袖袍里拿出一叠管理方案来,道:“说好的,只是这盐场管理之法。”

“那自然是!明渊兄难得还有其他之法?”赵祈佑像看美女一般,盯着姜远。

姜远被他看得寒毛直竖,暗骂自己嘴欠,说盐场就说盐场,说什么天下二字,这不是给自己招灾么!

“靖轩兄,你开府这么久了,不要跟我说你没请幕僚。”姜远将那一叠纸塞进赵祈佑的手里:“这些东西,你让府上幕僚帮你操持即可。制盐之法,我也已写在上面了。”

“多谢明渊兄帮我。”赵祈佑笑嘻嘻的将那叠纸贴身收好。

“我可不是帮你,这盐业还有我半成利!”姜远连忙纠正。

赵祈佑哈哈笑道:“那可不还有你的半成利么。”

“明渊兄,眼下如何做?”赵祈佑收了收笑意,问道。

姜远想也没想,便答道:“将这三座盐场中的盐铁监的官员全部清退掉,无论是管事,还是监工、账房,全部赶走!盐工甄别后,选取老实本份的盐匠学习提炼精盐之法。”

“最重要的是提炼之法的保密,要严格控制,至少五年内不能泄露!”

“还有其他诸多事项,比如盐工的月钱,每日干多少时辰的活,以及多少人护卫盐场,进出盐场的盐工有什么身份识别等,我都一一写在那些纸上了,你只需要让手下人严格照办便行!”

姜远说得很郑重,赵祈佑也听得很认真,这盐业一事关乎赵祈佑崭露头角的一战,自然不能出任何差池。

赵祈佑唤过几个侍卫,让他们立即返回燕安,将府中的几个幕僚接来,并在燕安招幕的账房与掌柜等人一并叫来。

原本是打算立即试产出一些精盐的,但此时盐场诸多繁杂之事,要开始试产,恐怕还得等上几天了。

“待得我烧出水泥来,便将那村道修一修。”

姜远想起盐村那条烂泥道来,以后要频繁运盐,路不行终归是个问题。

赵祈佑也很有办事效率,掌灯时分便有几个幕僚、与数名账房先生、掌柜,以及数百禁军赶了过来,彻底将盐场接收,将盐铁监派来的官员、账房监工等赶了出去。

本以为还能在盐场混饭吃的钟武哭丧着脸,带着账房监工出了盐场。

钟武在盐场干了十来年,虽是芝麻绿豆都不如的小官,但油水却是吃得饱饱的,不但娶了四房小妾,还在肃南府城买了一个大宅子。

如今被赵祈佑赶出了源头乡盐场,一脸的苦楚。

盐场的盐官是个肥差,钟武丢了源头村盐场的差事,只能回盐铁监候职,以等待空缺。

但这一等谁知道要等得猴年马月去,家中四个小妾花钱如流水,一天捞不到油水就得花老本,这如何受得了。

钟武咬咬牙,转头就向肃南白府而去,白家不也有盐矿么,大不了这小官儿不干了,在白府盐矿谋个管事,还不是一样捞银子。

第二日,赵祈佑与姜远又赶往大泽河的下游,将河泽乡的盐场如法炮制,彻底接收了。

从燕安赶来的齐王府幕僚也来不及休息,紧急加入工作中。

就在赵祈佑与姜远在肃宁县忙忙碌碌的鼓捣时,肃南府下辖五个县的盐行商号宣布,由于产量不足,开始涨价,而且一涨就是五倍。

上等盐从原来的六十文一斗,涨至三百文一斗,下等盐,从三十文一斗涨到一百五十文。

与此同时,燕安的一部分盐行也开始涨价。

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谣言,说是齐王与丰邑侯接管了盐矿,但却产不出盐来。

因为盐少,以后可能还会涨。

一时间民间百姓恐慌起来,饭可以少吃,但没盐怎么活?

燕安城中那些没涨价的盐行,遭到了哄抢,买盐的百姓乱作一团。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