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嬷嬷自幼便是王荇的丫鬟,她入宫为妃,秦嬷嬷也是陪嫁。
她受过的一切苦楚,秦嬷嬷也都看在眼里,她的血泪,秦嬷嬷也都感同身受。
她只是没有想到,王荇所有图谋并不只是为了复仇,而是拨乱反正,将这皇朝扭曲的一切都拨回正轨。
“太后要如何做?”
王荇道:“既然他们不愿归顺哀家,那哀家只能大开杀戒,让所有异己之人全都去死吧!”
第二日早朝,王荇照常垂帘听政,以沈重为首的群臣竟然直接站出来,谏言王荇弃皇嗣而不顾,执意垂帘听政,不合乎祖宗礼法,悖逆纲常。
珠帘后,王荇保养得宜的双手气得直簌簌发抖。
好啊,怪不得沈熹微宁可顶着‘大不孝’的罪名也要大义灭亲,原来沈重就是个两面三刀,背信弃义的小人!
前脚为了与她合作,还舌灿莲花地捧着兵权与一份藏宝图低声下气的求她。
如今才得了萧煜这个乘龙快婿,便立即翻脸。
朝堂之上,她本不好拿皇室的丑闻出来说道,可如今却被气的失了理智,当下便怒道:“那丞相可曾听人说起过,煜王出生时与生月对不上,八成是个野种的传闻?”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煜王的身世本就是个谜,如今从王荇嘴里说出来,岂不是验证了萧煜并非皇室子嗣?
沈重却不慌不忙地说道:“太后此言差矣,当初煜王殿下才出生,谣言甚嚣尘上时,礼部便勘验过煜王殿下的血脉,经过滴血验证,煜王殿下确是皇室血脉无疑。”
他一口咬定关于萧煜的身世传闻全都是谣言,幸而当时勘验的礼部官员也还在朝,当即便站出来力证沈重所言,句句属实。
王荇冷笑道:“即便他是皇室血脉又如何?”
“试问煜王殿下自幼便被先皇遗弃在冷宫,便足以说明,此子德行不佳,早被先皇视为弃子。”
“况且,未曾有帝师传授过他帝王心术,习得如何治国治天下,一个胸无点墨,也于朝政黎民半点建树没有的人,凭什么登上帝位?”
“难不成前一位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帝王,给你带来的教训还不够吗?”
楚淮之出列,目光清正地拱手行礼,“太后此言差矣,煜王殿下未曾有机会得帝师传授课业,并非是不学,而是无教。”
“至于朝堂建树,臣认为,应当给予煜王殿下建功立业,开创盛世的机会,以证明,他的确是我东周不可多得的明君。”
沈重听闻他前半段,本还以为楚淮之这书呆子开窍了,难得知道谄媚他这个权臣,不想下半段他竟然直接将萧煜发配战场了!
沈重当即便吓得六神无主:“太后万万不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若是煜王殿下有个三长两短,江山无主,我东周国祚危矣!”
紧随沈重步伐,数位朝臣也纷纷出列,反驳楚淮之的提议。
王荇却硬是将楚淮之给看顺眼了。
她前脚才谋划着将萧煜丢到战场上,任他自生自灭,后脚楚淮之便递上了台阶。
如今的东周皇室千疮百孔,朝政也是沉疴积弊,莫说军饷,便是粮草都不能按时接济得上。
民间却是对于北狄开战的呼声水涨船高,百姓只看他们何时收复失地,却不管他们拿什么去收复。
此时,她若将这烂摊子全都丢给萧煜,百姓的视线也会随之转移,全都盯着萧煜的一举一动。
若是顺利,她还可以在军中安插眼线,趁其不备要了萧煜的命。
即便行动不顺利,没能除掉萧煜,注定失败的战役,萧煜这个主将也将会成为朝臣与百姓的眼中钉、肉中刺。
众矢之的的萧煜,再也没有与她的谨儿角逐皇位的资格。
“楚爱卿所言甚是,我萧氏皇族历朝历代的皇子皆是能文能武,煜王殿下若能收复失地,再来继承大统,自然名正言顺,哀家也说不得半个不字。”
至此,萧煜率兵出征,收复被北狄占据的失地一事,正式定下了。
消息传到沈熹微耳朵里时,她倒是不觉得新奇。
出征收复失地,只是萧煜一统四国的第一步,无论多难,多危险,这第一步迟早都要跨出。
沈熹微专心布置宴会,虽然今日的宴会只有萧煜一人,她也将其视作与开府宴一样的规格,精心布置。
萧煜这一出征,还不知何时才能返回,也许再见已是数年后。
今日的宴会,也当是为他践行,祝他所行皆坦途,早日凯旋而归,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正午时分,萧煜准时赶赴沈府。
大堂里,并无闲杂人等,只有沈氏兄妹俩端坐,静待他到来。
大堂正中央只摆了一桌酒席,席面上都是萧煜喜欢吃的菜品与酒水。
沈熹微算是怕了小心眼儿的萧煜,免得被他再挑剔说自己对他不上心,便对这次的菜品尤其上心。
萧煜瞧见桌上的珍馐,果然露出笑容,那些菜肴多是他出宫建府后,惯常让府中厨子做的,沈熹微竟然有样学样的都做了出来,想必是特地问过他府中厨子了。
自诩成年人的萧煜并不贪口腹之欲,他要的只是有人肯为他用的这份心。
“煜王殿下如今接下收复失地的烂摊子,虽然有林煮雨将军从旁相助,也并不是明智之举。”
想当初沈熹微与林煮雨占据易守难攻的城池,险象环生才大败北狄,如今国库空虚,军饷与粮草都拿不出不说,就连好些文臣的俸禄,如今都停发了。
朝廷难以为继,竟然还要穷兵黩武的去收复北狄?
荒天下之大谬,王荇这老太婆压根没想过他会得胜还朝,只盼着他死在战场上,尸骨无存不说,还背负千秋万载的骂名才满意。
萧煜饮尽杯中酒,慨然道:“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若是坦途,王荇才不会给我走,她要我走的便是条绝路。”
“我若不踏上这条绝路,闯出一片生天,继续留在这屁大点的京都,才是陷入死局,再难转圜。”
记住暖酒小说地址:nnnXS.com